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三个:(1)数数的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

(2)数位的意义。

(3)探索例4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

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的诸多抽象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经历每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

为此,老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为学生提供如下服务:①选取、提供每次活动的素材。

②制订人人参与的、高效的活动规则。

③应及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活动抽象为相应的数学概念。

如“比大小”的教学,通过应用实物——计数器——抽象的数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过程,引导学生概括出比大小的基本方法。

为后面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打下坚实的基础。

④对学生进行爱护学习资源的教育。

2.突出基本原理的教学。

100以内数的认识,尽管还处在认数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但它的基本原理始终是十进制计数法。

十进制计数法的核心就是“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位置制,这是引领本单元内容的两个概念。

其他的概念如计数单位“一”“十”“百”,数的组成、数的读写、比较大小等都是由这两个概念来确定它们的含义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突
出“满十进一”的进位制和数位意义的教学,使学生理解:①一个一个地数,每满十个,就应向十位进一;一十一十地数,每满十个,就应向百位进一,由此引出计数单位“一(个)”“十”和“百”。

②每个数的大小是由本身的数字和它所在数中的位置决定的,掌握数位的这个基本内涵,并能根据位置的意义正确读数和写数。

3.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本单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主要体现在:①结合现实素材,感受100以内的数,并能进行估计。

②体会100以内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③会用100以内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此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培养学生建立数感的活动。

如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举实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制订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带领学生做“抢100”的游戏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