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小常识分公司工会委员会2018年8月目录一、防暑五大关注点 (2)(一)喝什么? (2)(二)吃什么? (2)(三)睡多久? (3)(四)防两邪 (3)(五)养习惯 (4)二、防暑十误区 (6)三、防暑降温食品、药品 (10)四、中暑症状与处置 (11)青岛近期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部分区域发布橙色预警信号,随后青岛将迎来“秋老虎”天气,在高温燥热的时节,如何防暑降温,成为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焦点。
那么夏季我们该如何防暑降温呢?为了增加广大内外勤员工防暑知识,避免因高温天气造成身体伤害,分公司工会制作下发“防暑降温小贴士”。
一、防暑五大关注点(一)喝什么?夏天人们特别容易口渴,需要随时喝水,应该如何喝水才是科学的呢?1.饮水莫待口渴时。
口渴时表明人体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喝水为时已晚,要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可以消耗,建议多喝白开水、淡盐开水和茶水,但应少喝饮料,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的糖精和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肠胃产生不良影响;2.大渴忌过饮。
这样喝水会使胃难以适应,造成不良后果。
前人主张:“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这是防止渴不择饮的科学方法;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
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3.用餐前和用餐时不宜喝水。
因为进餐前和进餐时喝水,会冲淡消化液,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长期如此对身体不利;4.早晨起床时先喝一些水。
可以补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促进血液循环,维持体液的正常水平。
(二)吃什么?盛夏人们的吃喝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显著变化,会导致营养消耗增加,从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营养素。
而夏天人们食欲减退,也会限制了营养的吸收。
要补充营养元素。
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鱼、肉、蛋、奶和豆类为好。
要补充维生素。
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在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维生素B含量较多。
要补充水和无机盐。
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制品、海带、蛋类等。
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
有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
(三)睡多久?一到夏天就会有种疲劳感,人们会感到犯困,无力。
这时午睡就是最好的解脱方法,然而一倒下去就不知道起来。
如果午睡的时间太长,会加深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使脑组织毛细血管闭合的时间太长,这样会减少脑的血流量,逐渐减慢人体代谢,导致醒来后更加疲倦。
但不能熬夜,要保证充分的睡眠质量。
(四)防两邪一防暑邪。
“暑”为夏季的主气,为火热所化,独发于夏季。
这时暑热之邪,可以耗散阳气津液,造成汗出过多,体液减少而伤津,唇干口燥,尿黄心烦等现象,这时就要及时救治了,这是夏季最常见的中暑现象。
防范措施—要保护好心神,具体有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虚;二是要有较好的精神修养,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只要做好这两点,精神自然会饱满,这就是夏日精神调养的基本法则。
二要防湿邪。
“湿”也为长夏之主气,尤其在青岛,天气炎热湿度大。
因为湿邪重浊向下,特别容易伤害脾胃功能,而导致夏天人们消化不良的现象;湿气也特别容易侵犯肌肤筋骨,所以,在夏天多发生皮肤疾病变和关节炎等。
三伏时,由于高温、低压、高湿度的作用,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因而会使人烦躁、疲倦、食欲不振,易发胃肠炎、痢疾等。
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范措施——中医认为,在长夏季节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
在我国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习惯,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处。
食暖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喝粥。
养生家认为,在早、晚餐时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五)养习惯不要剧烈运动夏天是人体体温最高的时候,而此时如果剧烈运动后立即停下来休息,会导致血压降低的发生,有可能还会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休克昏倒等症状。
要预防此事件的发生,就应在剧烈运动后做些小运动量的动作,使呼吸和心跳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才可停下来休息,或者尽量减少剧烈运动。
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要保持室内外的温差不要太大,5度以内最适宜,因为人体本身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如果长期待在空调下,而室内外的温差过大,骤冷骤热反差很大,会使人体调节功能紊乱。
备好防晒用具及防暑降温药品高温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随身准备防暑药品。
防暑降温的药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仁丹、清凉油等。
高温用车防护面对这种持续的高温天气,对人对车都是折磨。
细数一下,高温自燃、爆胎是直接威胁我们安全的因素,也是我们最需要提防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这些威胁呢?一、车子暴晒后必须注意通风降温;高温天气会加速线路老化,绝缘层一旦裂开或者脱落很容易发生短路,从而导致车子发生自燃;二、轮胎需要时刻关注避免爆胎,胎压不要过高,行驶之前要注意观察胎压情况并多留意轮胎的磨耗情况,定期检查和清理轮胎花纹凹槽中的异物,确保轮胎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三、放在车内的物品要当心,不要在车内放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打火机和香水。
二、防暑十误区入伏以来,全国各地气温一路攀升,多地发布高温预警。
炎炎酷暑,防暑降温很关键。
但健康专家谈到,很多人防暑降温的方式存在一些误区,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误区一、夏季洗脚用凉水无所谓误区解读说起用热水洗脚,很多朋友觉得那是冬季做的事儿,夏季用凉水洗脚最舒服。
但实际上,人体脚底的汗腺较发达,夏天出汗多,用凉水洗脚,会使已经扩张的毛孔骤然关闭阻塞,锻炼后肌肉疲劳、紧张度增加。
经常这样做,不但会使脚受凉遇寒,时间长了还会导致排汗机能障碍。
专家建议夏季的湿热季节,暑多夹湿,但是人的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
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风寒感冒,让人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误区二、化纤面料轻便又清凉夏季很多漂亮的衣服都是用化纤面料制作的。
其实,夏季人体出汗很多,而化纤布料虽然较轻较薄,但吸水性、透气性均差,皮肤很难通过汗液蒸发进行散热,因而夏天穿这类面料的衣服并不凉爽。
同时,汗液的过多滞留,还会使皮肤分泌物腐败、发酵,加之合成纤维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的单体氨、甲醇等化学成分对皮肤刺激较大,因而容易诱发过敏和多种皮炎。
棉、麻、丝等天然纤维是夏季穿衣的最好选择。
丝绸衣服亲肤性很好,重量轻、厚度薄,夏天穿上既舒适美观,还会感觉通体凉快。
棉质衣服吸汗,透气性好,而且面料柔软,不僵硬。
麻质的衣服因为其分子结构松散、质地轻、孔隙大,透气性和吸水性非常好。
布料衣服织得越薄、越稀疏,衣服越轻,穿起来越凉快。
误区三、穿颜色浅的衣服散热又凉快从衣服的颜色上,一般人都认为夏天穿白色、浅色衣服会凉快,其实白色或太浅的颜色会反射紫外线,易伤害皮肤。
红色最能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所以夏天在户外穿红色衣服最防晒。
黑色虽然是吸热最快的颜色,但散热也最快。
在室内或是阴天时穿黑色衣服,会发挥它散热快的功能,能快速排走皮肤表面的热量,让人感觉凉快不少。
误区四、太阳镜颜色越深越好?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而容易受到损伤,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镜片的颜色越深并不说明防紫外线的能力就越强,太阳镜防紫外线的功能还和镜片的材料、工艺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茶色、灰色的太阳镜较好。
灰色镜片可吸收红外线和98%的紫外线,而黄色或茶色镜片能滤除大量对眼睛伤害较大的蓝光。
其他镜片的颜色选择应以周围环境的颜色不失真、物体的边缘清晰、能有效识别不同颜色信号灯为原则。
青光眼、色盲、夜盲、低视力、视网膜炎等眼疾患者不宜佩戴太阳镜。
误区五、酷暑天待在空调房最安全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过长,也会引起浑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有时还由于鼻腔过于干燥而发生鼻出血,或者发生感冒、发烧,甚至引起支气管炎、肺炎和肠胃炎等疾病。
误区六、绿豆汤、凉茶可以多喝为了防暑降温,很多人喜欢喝绿豆汤。
绿豆汤虽好,但不要多喝,更不能当水喝。
医师介绍说,从中医的角度看,属于寒凉体质的人,例如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者,不能多喝绿豆汤,否则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误区七、高温天与冰激凌最配为了防暑降温,许多人喜欢吃喝大量的凉菜、冷食、西瓜、冰镇啤酒、冷饮等。
中医专家指出,烈日炎炎的盛夏,人体实际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如果贪吃贪喝过多易造成肠胃功能紊乱。
因此,大家不要贪凉,以免使身体健康受损。
夏季饮料还是以热饮为主。
因为热水进入人体后,虽然当时感觉热,但中枢热敏神经元反射后使得皮肤毛细血管的毛孔迅速扩张,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分泌增强,从而促进排汗,将人体内部的热量带出体外,真正使体温下降,而且这样的凉爽是持久的。
误区八、夏天应该多吃“苦”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碱具有消暑清热、舒张血管的作用,不少人觉得只要上火了,就可以吃些苦瓜、野菜,喝苦丁茶等苦味食物来下火。
实际上,这些苦味食物多适合泻肝胆、胃肠之火,如果有喉咙疼痛、口臭、眼睛发红等症状,可以适当吃点“苦”;而对于口舌生疮等心火症状则不适用。
吃“苦”也要适度,过多食用或食用苦味过重的食物,可能会损伤脾胃,引起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误区九、出汗、中暑后用冷毛巾擦已出汗的皮肤也不宜用冷水或冷毛巾擦,应该用温热水或温热毛巾擦。
因为皮肤受到冷的刺激,毛孔会紧闭,毛细血管也会收缩,体内积热散发不出来,此时人体会产生烦热的感觉。
夏季出汗不要用冰冷的水擦洗,尤其是有中暑症状的人群,这样做不但不利于散热,还可能带来健康危险。
建议用温热的水,皮肤表面受到温热的刺激,毛孔更利于张开,毛细血管随之扩张,热量就会更多更快地散发出来,人体很快就会感到凉爽舒适。
误区十、夏天多出汗能减肥人的身体分布着约300万个汗腺。
当热引起血管扩张时,血液中的水将热量传递至皮肤表面,然后随汗水蒸发,将热传到周围环境中,在高温环境下,人体的出汗量可高达每天8-12升。
夏天出汗只是身体调节温度的一种生理现象,和燃烧脂肪关系不是很大。
夏季减肥还是要饮食与运动相结合,而且要首先排除病理因素,可以尝试针灸等中医外治调理。
三、防暑降温食品、药品(一)食品1.盐开水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2.绿豆汤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
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
但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3.苦味菜苦瓜、苦菜、苦丁茶都有利于泄暑热和燥暑湿,是夏季防暑的上乘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