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第一部分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一、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一)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24人,占20.2%,基层84人,占70.6%(二)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三)高层队伍结构分析◆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四)中层队伍结构分析◆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1、优势是:中青年30-40岁偏多,既有一定工作经历,同时渴望突破成长,有一定工作执行力和指导力。

2、劣势是:40岁以上人员偏多,使整体结构略显老成,因为中层是公司高层梯队人才的来源,是公司各项工作具体指导和推进的一个层级,对人才的创新力、执行力学习力及进取精神都有一定要求。

员◆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

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46%,中专以及下占25%。

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硕士学历。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

资质上有8位(33%)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

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基层队伍结构分析◆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注:1)年龄大于40岁的主要体现在后勤岗位、及检测岗位,均是公司改制前在职的老员工◆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基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目前公司总部84名基层员工中只有3人有国有中级工程师,有14人是助工,其它人无任何职称,资质方面只有1人持一级建造师证,大部分基层员工都无建造师证(部分老员工所持二级临时按国家政策在具体经营方面无太大用处),这意味着这部分员工将是未来公司一级建造师新增的空间和来源。

二、 事业部及各办事处、分公司经营体系人力资源结构分析1. 公司的业务量和收入取决于公司经营体系的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公司经营类人员共计71人,包括6大事业部(江西、成都、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其中事业部总经理、副经理有9人,办事处经营代表32人,分公司业务代表24人,江西事业部经营岗6人。

2. 经营体系人员平均年龄30.6岁,其中30岁以下占61%,年龄结构相对是比较合理的,具体如下:3. 现有经营人员第一学历专业是工民建25岁以下23%25-3038%30-4025%40岁以上14%分析: 1. 公司这样的年龄结构在市场开拓与发展进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出了年轻人的冲劲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稳重,管理重点是“老带青”,发挥各自特长的占40%,其余60%主要是管理类和综合类,没有市场营销类。

4.经营体系人员的学历结构分析: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0%,大专学历占50%,本科学历占10%,相对学历普遍偏低,有待提升体系人员的整体素质。

5.经营人员的司龄结构分析:分析:4、作为公司最重视的市场体系,人员在每个年度的补充相对是较平均的5、经营体系人员随着成长年度不同,显现出的业务长短板各有不同,可以进行素质和6.经营人员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目前在71名经营人员中只有7人有国有工程师,5人为助工,其余均无职称,资质方面只有3人有一级建造师。

鼓励经营人员也参与一建培训,带证招投标,更方便工作。

三、自营项目人员结构分析1、目前公司有四大自营项目:即富源花园项目、青山湖公租房项目、方大上上城项目、九江皮草城、永修农贸市场。

共有163人,其中实、见习人员36人。

2、自营项目人员的年龄结构:平均年龄在34岁注:1.自营项目人员的年龄结构是“二头大,中间小”,从人员培养和管理角度来讲不是很合理2.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营项目人员有较多内部推荐和关系人员,而这二类人主要来源于就是过去项目工地上接触过的有经验的人员,以3、人员司龄结构95%都是1年以内,因为自营项目为2012年才开始发展,除少部分管理人员是从公司老员工中选取外,其余均为公司或项目新招人员,各项目的团队还在初期建设中,也不是很稳定。

4、人员学历结构:注:1.项目人员学历相对偏低,主要集中在年龄较大的水电工、现场管理岗位人员,另外劳务公司安排到项目上的现场管理实习人员大部分是5、自营项目人员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目前项目上人员的职称情况和资质情况都不是很理想,前面也分析了项目上年龄层是二头大、中间小,年龄超过40岁的而未持证的人员,现在要重新通过考试取证,十分有困难,主要是实践经验丰富而理论知识欠缺,年龄小于25岁的,可能书本知识能背下,但又欠缺实践经验,所以同样难以通过。

只能先着手完善年龄小于25岁员工的五大员证和二级证,同时对中间那部分25-35岁的员工鼓励他们去参加一建培训和取证。

四、联营项目人员结构分析(包括鹰潭BT、半山半城、赣州国光)1、联营项目:所有非自营项目,不论哪种承包模式,均计为联营项目,目前共计107人。

2、联营项目人员年龄结构:平均年龄34岁分析:1.外派联营项目人员相对要求要年富力强,即有一定项目工作经验,又相对稳定,所以年龄层在25-40间比较合3、人员司龄结构:分析:1.现有人员司龄结构中3年以下的占了76%2.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以前公司对外派项目人员的培育、留用工作未重视,造成流失率较大,所以短期员工多3.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最近二年项目新增良4、学历结构:联营项目人员本科学历只占10%,大专学历占28%,其余均为中专及以下学历,普遍学历偏低。

5、职称和资质结构:普遍只有五大员类证书,16人有中级职称,一级建造师只有1人,二级建造师17人,其它均是无职称无建造师证的。

这类人员将是2015年必须参与一建培训和取证的人员。

但通过电话访谈,大部分外派人员担心的是考试时因工作等原因无法参与,需要总部统筹规划安排。

第二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诊断总体上,公司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企业文化、体制等企业自身的原因,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着观念滞后、结构不全、功能不到位、职能未充分发挥的问题,且已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公司未来的发展。

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一)公司对人力资源没有足够的认识公司管理层缺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观,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尚处于事务性结合阶段,尚未起到为企业高层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充当助手的作用。

(二)公司管理层还未完全树立人力资本投资观表现为常在投资观与费用、成本观之间徘徊,常常犹豫不定,口头支持多,实践行为表现少。

(三)公司管理层未形成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所有中高层的一项日常性工作,但目前公司管理层对此认识不足。

公司管理层除人力资源部的必须有外,其他部门经理少有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难能主动将部门经理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考虑问题。

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公司部门经理也很少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贯彻于日常管理之中。

当然高层中也同样存在这些问题二、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1、目前还未形成动态和发展形态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持续的、动态的工作,随着公司战略目标的改变,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平衡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使企业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更具有竞争力。

但从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尚未进行人力资源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依据职位空缺或临时紧急任务招人、聘人,缺乏发展观和动态观。

2、缺乏人才市场观、竞争观对于公司所需要的经营、生产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在人事政策规划、薪酬福利政策规划方面未按人才市场竞争规律奉行倾斜性政策,致使公司在相关人才的获取、保留方面缺乏竞争力。

3、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招聘、培训员工的标准基础,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是工作评价和薪酬设计的依据。

目前公司在工作分析上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公司在理论上不清楚工作分析的基础性作用,实践上未利用(也无法利用)工作分析的信息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在2011年攀成德虽然在企业内部做了工作分析问卷调查,但因前期未做沟通宣讲,后期未汇总跟进、公示并运用结果,所以等于没有对企业产生任何帮助。

2)缺乏对部门职责的科学界定。

在过去二年,公司通过请来的几家咨询公司对几个部门制定了一些看似很漂亮的三级职能表,但这些很学术,缺乏实用性。

可见,公司应重新科学地界定部门职责,才能制定出客观、合理的岗位职责。

3)工作分析:通过人力资源调查问卷反映出员工对职责,工作挑战、成就等方面的意见和想法:A.工作职责:认为很清楚的只占28.5%,基本清楚的占54.2%,比较模糊的占14.2%,认为自己完全不清楚的占2.8%,关于这方面员工的想法是上级在分工时能客观、科学,不是能者多劳,一概而论。

同时也反映出部门分员工觉得上级临时安排的任务太多,甚至有些和岗位本职工作不关联,造成认识不清,也养成了等待指示工作的习惯。

B.工作紧迫性:认为很紧迫的占31.4%,较紧迫的占60%,一般的占8.5%,认为较轻松和很轻松为0;关于这方面还未收集到具体的想法或建议C.工作忙闲不均的情况:在31.4%的员工身上存在,关注这部门员工的时间管理和工作分配。

D.工作饱和度:17.1%的员工认为自己是超负荷,60%的员工认为自己工作很饱满,22.8%认为自己基本饱满。

这样的结果只能分二方面来操作:一确实是超负荷的一定要调整并给予关注,二不是工作量真的达到了,而是员工工作效率问题产生的就要培训和优化了E.工作挑战性:认为很有挑战性的占14.2%,较挑战的占57.1%,一般的占25.7%,认为没有挑战性的为0;关于这方面还未收集到具体的想法或建议F.工作环境:认为很好的占17.1%,较好的占57.1%,一般的占22.8%,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占2.8%,关于这方面员工提的建议是希望在环境布局,比如办公室内部环境中更多的体现企业文化和现场职场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