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威集团董事长:林庆得林庆得,现年42岁,祖籍潮阳。
1989年,刚刚20出头的林庆得从商人之乡潮阳来到惠州,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从做建筑工程包工头起家,后涉足房产开发。
现任德威集团董事长、惠州市政协委员。
上世纪90年代初,席卷惠州的房地产泡沫让他损失了几千万,但也积累了应对市场变化的宝贵经验。
先后开发金碧花苑、数码工业园、南山诗意、德威大厦、摩卡小镇、朗琴湾等楼盘。
除了开发商的身份,林庆得还身兼惠州市青联副主席、惠州市潮人文化经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
本期走进我们“高端访谈”里的是林庆得,德威集团董事长,选择他做专访,是因为他有两个不同,一、他是上一轮房地产泡沫的惨痛经历者———在上世纪90年代惠州的房地产泡沫中,他亏得一干二净,他一定有很多故事与我们分享。
二、他只做项目,不做规模,不寻求大量的土地储备,这很明显与上一轮的惨痛经历有关,那让他学会了赚钱是第二位的,不亏钱是第一位的。
对业界来说,他的这两个不同,在目前房地产史无前例的大调控中,显得更有意义。
德威集团董事长林庆得上轮泡沫净亏380万那一轮泡沫的破裂,在我思想上烙下一个很深的烙印,一定要稳健。
南方都市报:你很年轻,竟然经历过上一轮楼市泡沫?林庆得:我那个时候做建筑,通俗点说就是包工头。
我接触房地产最初是因为我合作的开发商还不起工程款,让我卖房子抵债。
那个时候我的事业刚起步,他欠了我1000多万。
那时候1000多万是很大很大的一个数目了。
那个开发商还不起钱,就给我一些房子让我去卖。
卖完了房,最后他还欠我380多万。
那个开发商,到现在都没有起来。
那一轮泡沫的破裂,在我思想上烙下了一个很深的烙印,就是一定要稳健。
我们公司到现在也不是不想去扩大经营,也不是不想走出去,关键是这个烙印去不掉。
南都:当年房地产最火的时候狂热到什么程度?林庆得:那个时候个个头脑膨胀,连银行都主动找人贷款,主动提供资金给开发商去做项目。
所以造成了很多人思想膨胀,全国各地的钱用麻袋装的、用汽车运的集中到惠州。
资金充裕,市场又没那么规范,图纸出来就可以卖钱。
开发商收了钱之后就乱用,搞来搞去做不下去了,就烂尾了,留下好多问题。
南都:你什么时候走出那个漩涡的?林庆得:直到1998年才把各种债务关系结算清楚,我净亏了380多万。
每平方米售价里400元给银行我认为一线城市肯定是有泡沫,二、三线城市泡沫不大。
南都:你怎么看现在的市场,很多人说中国楼市有泡沫?林庆得:我认为一线城市肯定是有泡沫,二、三线城市泡沫不大。
现在一线城市动不动就卖两万三万(元/平方米),利润非常高。
二、三线城市,以惠州为例,去年年底最高卖到6100多元/平方米。
你看看成本,就知道这里面没啥空间了。
南都:为什么?对开发商的成本论很多人质疑。
林庆得:我给你分析你就不会质疑了,成本主要有几方面:土地、建安、税收、资金。
土地方面,现在都很透明了,通过招拍挂拿地,楼面地价都1500元左右一平方米。
建安成本包括土建园林配套,加起来要2500元左右一平方米,材料和人工今年比去年都涨了20%。
另外,我们从拿地到售罄差不多要3年,这期间还要还银行利息,我粗略算过,我公司在自有资金很充足的情况下,(售价里)每平方米要给银行400多元,正常贷款的利息都要这么高,那从其它渠道融资的,资金成本就更不用说了。
南都:建安成本有那么高吗?林庆得:这就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之前开发商也提得不多。
开发商建1万平方米的项目,最终可销售的只有8000多平方米。
为什么?人防车位、架空层、配套设施不能卖,还要代建居委会、警务室之类的公共配套,这些配套政府不仅不补偿成本,反而还要计入容积率,要开发商出钱。
所以,最终的建造成本,按照可销售率80%来讲,大概还要再乘以1 .2倍,所以,2500元/平方米是很正常的。
南都:这种情况你是不是特例?林庆得:不,全惠州都是这样。
工程没推迟反而都在加快把工程尽快建好,越早达到可销售的状态,你就越早能掌握主动权。
南都:你今年同时开发两个项目,体量很大,压力大不?林庆得:你说没有压力那是不可能的,但压力不是来自资金方面。
我一向是比较胆小的,压力主要在于对政策摸不透,现在的政策今天这个样,明天那个样,作为开发商来讲,很难去把握。
南都:摩卡小镇和朗琴湾工程推迟了吗?林庆得:不但没有推迟,反而还在加快。
可能一些公司减少了自己的开工量,但我需要加快。
比如我的摩卡小镇,现在部分已经建到了地面7层了。
整个工程投入最大的是做前期,也就是说我的成本大头已经投进去了,所以只能继续建。
为什么要加快呢?我有个观点,就是把工程尽快建好,越早达到可销售的状态,你就越早能掌握主动权。
对我们来讲,拖着不切合企业实际。
达到了预售条件,我就主动了,因为销售节奏我可以控制,我自信我的房子是很好的,始终是会有人买的。
南都:这两个项目,你想卖多少钱?林庆得:嗯,可能后期就是价位问题。
朗琴湾也一样,我们工程比原来计划得都要快。
我天天早上七点多都要到两个工地去兜一圈,看看工程的情况。
南都:这两个项目有多大的利润?林庆得:这些我看谁也预测不到,因为市场在不断地变化,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定比较科学稳妥。
谁都想赚多点钱,但要赚得到才行。
产品定位瞄准刚需和首改项目都以100至130多平方米这种户型为主,最符合刚需和首改。
南都:你对未来德威产品线定位是怎样的?林庆得:摩卡小镇和朗琴湾是我们倾注了很多心血在做的。
前期拿地的时候就确定了这个项目的档次。
我未来的产品定位,从朗琴湾这个项目也看得出来,都是以100至130多平方米这种户型为主,很少有160、170平米那么大的。
我们认为,这个面积区间,最符合刚需和首次改善型需求的需要。
南都:那你对今年这两个项目的销售有信心吗?林庆得:很有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户型和产品定位,是契合市场真正有居住需要的这部分人的,不管怎么调控刚性需求永远都存在。
第二是两个项目的地段,都是在惠州这几年的热点发展片区,江北和东江新城是惠州现在前景最好的新兴片区。
南都:德威在产品研发方面有怎样的计划?林庆得:我们是个小公司,目前还没有考虑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
产品线这块,始终都建适合老百姓住的房子,面积定位100-130平方米。
我不说我是做高端的,高不高端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朗琴湾一期近20万平方米,我投入10个亿。
两期做好,要20个亿。
南山诗意封盘是想完整展示既然买家对产品还有疑问,我就把所有的东西完整呈现出来。
南都:现在回头看南山诗意这个项目,是你的得意之作吗,有没有遗憾?林庆得:南山诗意肯定不是我的得意之作,这个项目当时设计时没有做很详尽的前期论证,所以面积比较大,这是我的遗憾。
南都:南山诗意2008年逆市封盘,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林庆得:封盘当时是不得已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你画一个蓝图给人家,说服力肯定没有做出来好。
就想把整个园林都做好了,再来卖。
南都:你封的时候别人也卖不掉,解封又刚好赶上市场复苏,怎么这么巧?林庆得:封盘节奏和市场节奏很契合,这是个巧合,不是我有什么先见之明。
当时的想法就是,既然卖不动了,买家对我的产品有很多疑问,那我就把所有的东西完整呈现出来,给客户看到底值不值。
刚好很巧的是,我把这些都做好了,市场就转暖了,就顺利卖了。
我不是会算,我会算我就去算命了(笑)。
南都:你判断市场有没有自己独到的参考依据?林庆得:做开发,国际国内的重要经济指数肯定是要看的,但我们是本土企业,主要还是看惠州的发展形势。
我主要的参考依据还是惠州的G D P,看这个城市的发展动力怎么样。
近两年不会走出惠州土地在洽谈的还是有几块,但起码近两年不会去惠州以外拿地。
南都:你觉得跟光耀等本土企业相比,德威的优势在哪里?林庆得:我们完全没优势,光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南都:可有人说光耀步子迈得太大了,但你们稳健。
林庆得: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计划,只要适合自己就好了。
南都:德威现在的土地储备怎样?林庆得:我们现在还是做一个成一个,走一步看一步。
没有计划去做大规模的扩张。
土地洽谈的还是有几块,但起码近两年不会去惠州以外拿地。
南都:什么条件下你才会走出去?林庆得: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第一是人脉,在中国做企业,没有人脉怎么发展呢?要走出去的地方要有人脉关系;第二是人才;第三是资本。
这三个方面如果哪一个欠缺,就算走出去了最后也要倒回来的,惠州不乏走出去又倒回来的例子。
现在我们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不考虑走出去。
德威大厦卖了6成没亏没赚没亏没赚,剩下的40%我想要赚钱了。
南都:你很谦虚,但敢碰商业地产,做德威大厦压力大吗?林庆得:德威大厦这个项目不错,但投入不是很大。
首先这个项目对提升我们德威的品牌知名度有很大贡献,在市政府旁边,金色外立面又是惠州独一无二的,也是惠州唯一做这么大的写字楼,现在都停满车了。
虽然我们在商业运营方面没有大的经验,但我认为惠州企业的意识正在发生改变,他们更看好写字楼的发展空间。
南都:德威大厦现在的销售率有多少?林庆得:6成,还有4成没有卖,我考虑将来可能留一部分只租不售。
南都:这个项目也捂了几年了,是不是过程也很痛苦?林庆得:也没有捂很久,2006年开工,2007年卖,我们的目标就是卖一半留一半。
刚好现在完成了这个目标。
困扰我的最大问题就是前期销售,产品很好,但市场的认知没有达到现在的水平,所以销售过程拉得比较长。
南都:卖的部分是不是利润低于你的预期?林庆得:是。
主要是惠州企业的观念问题。
之前我们卖的价格不高,5000-6000元/平方米也有,基本都是在6000元左右一平方米。
南都:卖出去的赚钱了吗?林庆得:这6成没有仔细算过,但我估计是平了,没亏没赚,剩下的40%我想要赚钱了。
南都:你认为江北写字楼的春天什么时候能到来?林庆得:就这三两年吧,华贸中心开业后,整个江北的配套上来了。
跟龙光竞拍不为哄抬地价龙光那块地我们确实是想要拿下来,不是要哄抬地价。
南都:德威一直低调,但去年却高调跟深圳龙光抢地,有传言说你是为了哄抬朗琴湾的价值。
林庆得:这没道理吧。
德威的低调是因为我们是成长中的中小企业,高调不起来。
龙光那块地我们确实很想拿,不是要哄抬地价。
在拍卖现场我和我的拿地团队列了几条价格红线,我们很认真地论证了参与竞拍的五家企业的实力,哪家会出到什么价位,我们自己的底线是怎样的。
当时我们的叫价已经突破红线了,确实是想把它拿下来。
到最后,这块地从2.3个亿一直搞到了4.01个亿,我们看到太高了,就放弃了。
南都:你最后的底线是多少?林庆得:我们到3.5个亿还想要,这个价格换算成楼面地价是多少?我现在来推算一下哈(打计算器),1400多元/平方米,也很高了。
最终拍出来的楼面价是1695元/平方米,我们的红线是不超过1500(元/平方米)。
拍卖现场当时是很不理性的,我们设了三条红线,都冲破了,最终还是没有拿到,有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