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竞赛试题及答案(决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1.李白《行路难》是一首诗歌,作者抒发了____、悲愤却仍然执着于理想的强烈自信。
2.杜甫《登高》诗8句字,联联对仗,意境高绝,被后人誉为____之冠。
3.柳永是宋代专业词人,其词风格____,其《雨霖铃》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小说中常用的____表现手法。
4.晚唐杜牧与李商隐被合称为____;前者写的“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____指被烧得灰飞烟灭。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5.白居易《琵琶行》的诗眼(核心诗句)是。
A.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6.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是指现在的。
A.北京B.南京C.扬州D.镇江7.姜夔是宋代着名词人,其号为。
A.白石道人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淮海居士8.韩愈散文《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中的“道”,正确的解释是。
A.道理B.正道C.风尚D.世俗9.苏轼《石钟山记》句子“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中有__文言现象。
A.名词作状语B.宾语前置C.意动D.使动10.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一词意思。
A.僧人B.塔C.寺庙D.禅师封号三、解释题(每题2分,共6分)11.解释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选自陆游《书愤》)12.“钩心斗角”一词出自《阿房宫赋》,请指出其原始意义。
13.语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中的“《书》”是指哪一部书(选自《伶官传序》)四.综合题(共4分)14.阅读下边文言文片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上文“庄宗”指的是王朝的帝王李存,他因重用伶人而荒废朝政以至身死国灭。
(1分)2)上文加点字“原”的正确解释是。
(1分)3)作者用“虽曰……,岂非……”的表述方式,强调的是的中心论点。
(2分)第二部分一.古代作品、作家常有合称的现象,请分别指出下列合称指代的作品或作家(每题2分,共8分)15.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三曹”,他们分别指的是__、__和曹植。
16.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与__、__并称为“三苏”。
17.北宋文学家__、__和晁补之、张耒被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18.《二十四史》中大多是后人修撰前朝历史,但其中《__》和《__》则是例外。
二.解释下列各成语中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10分)19.蹉跎岁月()20.大巧若拙()21.洞若观火()22.反唇相稽()23.飞扬跋扈()24.匪夷所思()25.负隅顽抗()26.功亏一篑()27.孤芳自赏()28.既往不咎()三.下面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每一组均有一项是错误的,请选出错项(每题2分,共6分).“熙宁”是北宋神宗皇帝的年号;“乾隆”则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年号。
B.“贯”是穿连的意思,古人把一千个铜钿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贯”。
C.《山海经》、《淮南子》和《搜神记》等都是记载了大量中国神话的古代着作。
D.“四六文”又称骈俪文,因其句式多以四、六句为主而得名。
它大约产生于魏晋后,流行至清末。
.先秦寓言有的是民间传说的故事,有的是历史传说,有的则是作者为论理而创造的故事。
B.中国历史上,“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其老师叫“太傅”或“少傅”,俗称“师傅”。
C.古时候人们夜间以击鼓敲更报时。
“三更”指的是1:00-3:00。
D.《史记》130篇中,《本纪》有12篇,它们反映的是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历史事件。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一部着作的不同名称叫法,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B.古代在中央政府之下一般设有三级行政机构,其依次是州、郡、县。
C.明末复社的主要领导人有张溥等。
该社因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曰者务为有用”而得名。
D.“察举”、“九品中正”和“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三种铨选制度。
四.请将下列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每题1分,共6分)32.上邪!我欲与君相知,___。
(《汉乐府·上邪》)3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壮心不已。
(三国曹操《龟虽寿》)34.风乍起,___。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南唐冯延巳《谒金门》)35.沙上并禽池上暝,___。
(宋张先《天仙子》)36.____,老夫和泪写胭脂。
(清赵翼《赠当筵索诗者》)37.漫云女子不英雄,____。
(近代秋瑾《曰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韵》)(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第42-45题(7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42.两首诗作者感受的都是“___”,前者是指____,后者是指____。
(2分)43.两首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完全是不同的,前者是____;后者是____。
(2分)44.解读两首诗的最关键的一个字,前者应当是“____”;后者应当是“____”。
(1分)45.下面各项涉及的文化常识和诗句解释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予以指出(2分)A.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
B.诗句“后不见来者”的“来者”是指像战国时燕昭王那样礼遇人才,招贤强国的明君。
C.王维的诗画都很有名,后人称赞他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诗句“返景入深林”是说诗人禁不住美景的诱惑,又回到树林深处细细品味静谧优美的山林景色。
第三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54.中国古代“三纲”伦理主要包括君臣、父子和()。
A.天地B.兄弟C.姐妹D.夫妻55.“难兄难弟”的本来意义是指()。
A.才能俱佳,难分高下B.患难兄弟C.共患难的朋友D.彼此处境都不妙56.郭沫若赞誉文言小说()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A.《搜神记》B.《唐人传奇》C.《聊斋志异》D.《封神演义》57.曹操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中的“当”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应当B.面对C.通“挡”D.吟诵58.庄子《秋水》篇首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中的“河”字,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
A.洞庭湖B.湖泽湖C.苏州河D.黄河59.王昌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中的“楼兰”古国故址在今()境内。
A.陕西B.内蒙古C.新疆D.甘肃60.古时候高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人是()。
A.李白B.李商隐C.苏轼D.陶渊明61.古时候缠绵吟诵“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诗人是()。
A.李煜B.秦观C.李清照D.柳永62.古时候一边雄唱“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边感喟壮志难酬的诗人是()。
A.辛弃疾B.陈亮C.陆游D.岳飞63.被苏轼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大文豪是()。
A.欧阳修B.王安石C.韩愈D.柳宗元二.解释题(每题2分,共8分)在下面文言句子后面的括号内,对加点字写出相应的文言现象(共8分)64.孟尝君怪怪之,曰:“此谁也”()65.国人莫敢言,道道路路以目。
()66.蹇叔曰:“劳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67.浩浩乎如冯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三.综合题(共18分)(一)阅读下面唐代诗歌,回答第68-71题(9分)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其一》)68.上面诗歌中“千门”是“____”的代称;“长安”就是现今的陕西__;妃子则是指唐代__。
(3分)69.诗歌第三句的正确解释是:____(2分)。
70.下列选项中最能揭示这首诗主题的词语是()(2分)A.次第开B.一骑红尘C.妃子笑D.无人知71.这是一首讽喻诗,诗人联系晚唐时唐敬宗大兴土木、沉湎声色的现实,冀望统治者能改弦更张。
有人评论说“红尘”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实写道路上尘土飞扬,一层是暗喻,联系所给提示并加以想像,可以理解那暗喻的意义是:____。
(2分)“动感地带杯”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试卷(D组)[比赛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20+2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按照要求填空。
(20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称《诗》或《诗三百》,汉始称《诗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五经”。
(1分) 。
2.《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之儒家典籍,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
与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1分)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全书130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
所记内容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被称为——。
(3分)4.刘勰,南朝文学理论家,他的代表着作____________,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巨着。
(1分)5.“王孟”指唐代诗人____________。
他们较多用五言诗描写自然风光,艺术风格相似,被称为“______”。
“高岑”指唐代诗人____________,他们风格也相似,被称为“______”。
(2分)6.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
着有优秀长篇小说____________,又名____________。
(2分)7.“二十四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旧唐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五代史》、___________、《辽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顺序依次填写)(4分,三本书1分)8.我国古代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
(按照顺序依次填写)(4分)9.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故居题联,赞其着作“___________高人一等,___________入骨三分。
”(1分)10.《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纂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1分)二、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6分,每题2分)1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B且苏洵、苏轼、苏辙c 班彪、班固、班超D 杜甫、杜牧、杜荀鹤12.下面作品、作家、朝代对应有错的一项是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