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2文言文阅读_议论性散文

精选江苏省2018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考点综合练2文言文阅读_议论性散文

考点综合练(二) 文言文阅读——议论性散文(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六一居士集》叙苏轼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

孔子曰:“天下之将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孟子曰:“禹抑洪水,孔子作《春秋》,而予距杨、墨。

”盖以是配禹也。

文章之得丧,何与于天?而禹之功与天地并。

孔子、孟子以空言配之,不已夸乎?自《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孟子之言行,而.杨墨之道废。

天下以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

孟子既没,有申商韩非之学,违道而趋利,残民以厚主,其说之陋也。

而士以是罔.其上,上之人,侥幸一切之功,靡然从之。

而.世无大人先生如孔子、孟子者,推其本末,权其祸福之轻重,以救其惑,故其学遂行。

秦以是丧天下,陵夷至于胜、广、刘、项之祸,死者十八九,天下萧然。

洪水之患,盖不至是也。

方秦之未得志也,使复有一孟子,则申、韩为空言,作于其心,害于其事;作于其事,害于其政者,必不至若是烈也。

使杨、墨得志于天下,其祸岂减于申、韩哉?由是言之,虽以孟子配禹可也。

太史公曰:“盖公言黄、老,贾谊、晁错明申、韩。

”错不足道也,而谊亦为之。

予以是知邪说之移.人,虽豪杰之士,有不免者,况众人乎?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

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

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

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

著礼乐仁义之实,以合于大道,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

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自欧阳子之存,世之不说者,哗而攻之,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

”宋兴七十余年,民不知其兵,富而教之。

至天圣、景祐极矣,而斯文终有愧于古,士亦因陋守旧,论卑而气弱。

自欧阳子出,天下争自濯磨,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谏为忠。

长育成就,至嘉祐末,号称多士,欧阳子之功为多。

呜呼!此岂人力也哉?非天其孰能使之?欧阳子没,十有余年,士始为新学,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真,识者忧之。

赖天子明圣,诏修取士法。

风厉学者,专治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

考论师友渊源所自,复知诵习欧阳子之书。

予得其诗文,七百六十六篇于其子棐(fěi),乃次.而论之曰:“欧阳子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此非余言也,天下之言也。

”欧阳子讳修,字永叔。

既老,自谓六一居士云。

元祐六年六月十五日叙。

(选自《宋文精选》)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士以是罔.其上罔:欺骗B.予以是知邪说之移.人移:改变C.士无.贤不肖无:没有D.乃次.而论之曰次:按照顺序编辑C[C项,无:不论。

]2.下列“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孟子之言行,而.杨墨之道废B.天下以为是固然而.不知其功C.而.世无大人先生如孔子、孟子者D.能折困其身,而.不能屈其言A[A项,表顺承。

其他三项均表转折。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

译文:(2)风厉学者,专治孔氏,黜异端,然后风俗一变。

译文:【答案】(1)求学的人认为韩愈比得上孟子,大概差不多。

(2)劝谕鼓励求学的人专门研究儒学,排斥异端邪说,这样做了以后社会风俗彻底改变。

4.概述欧阳修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答案】①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优良文学传统。

(答“欧阳修阐释儒道像韩愈,谈论事情像陆贽,记叙事件像司马迁,所作诗、赋像李白”也可)②影响并改变了宋代士人的文风。

(答“自欧阳修‘出世’,天下学士涤荡了旧习俗,以懂经术学古文为崇高,以救时弊行正道为贤能,以敢直言上谏为尽忠”也可) 【参考译文】有些话大但并不虚夸,通达事理的人相信它,众人怀疑它。

孔子说:“上天要是毁掉周礼,后死者(我)便不能掌握它了。

”孟子说:“大禹治理洪水,孔子写作《春秋》,我抵制杨朱、墨翟的学说。

”大概是拿这些(文章)来与大禹相媲美。

文章的得失,与上天有什么相干?大禹的功绩与天地一般大。

孔子、孟子凭借空洞的言辞来与大禹相媲美,不也太夸大了吗?自从《春秋》写出来,乱臣贼子就惧怕了;孟子的学说实行以后,杨朱、墨翟的主张就废弃了。

天下人认为这些事情原本就是这样,却不知道是他们的功劳。

孟子死了以后,出现了申不害、商鞅、韩非的学说,他们违背正道(孔孟之道)而追逐利益,残害百姓来取得君主的好感,他们的学说特别浅薄。

而士人却拿它们来欺骗国君,国君也庆幸侥幸得来的一切成功,风吹草伏似的听从他们的话。

而世上却没有孔子、孟子那样的大人先生,推究他们学说的来龙去脉,权衡他们学说的祸福轻重,匡正他们学说的惑乱之处,所以他们的学说就流行了。

秦因此丢掉了天下,欺凌残杀人民以致酿成陈胜、吴广、刘邦、项羽那样的祸殃,死去的人占十分之八九,天下一片萧条。

洪水的灾害也不会(凄惨)到这个地步啊。

当秦尚未得志的时候,假如再出现一个孟子这样的人,那么,申不害、韩非讲空话,作用于他们的思想,就会危害他们的事业;作用于他们的事业,就会危害他们的国政,一定不至于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假如杨朱、墨翟在天下得势,他们的危害难道比申不害、韩非小吗?由此说来,即使认为孟子与大禹相媲美也是可以的。

太史公说:“您谈黄帝、老聃的学说,贾谊、晁错明晓申不害、韩非的主张。

”晁错不值得称道,而贾谊也这样做。

我因此知道邪说能够改变人,即使是豪杰之士也有不可避免的时候,何况是普通人呢?从汉代以来,治国的方法不是从儒学那里来的,因而扰乱天下的人很多。

晋因为崇尚老聃、庄周的学说而亡国,梁也因为信佛而亡国,没有谁去匡正它们。

五百年以后出现了韩愈,求学的人认为韩愈比得上孟子,大概差不多。

韩愈以后的二百多年又出现了欧阳修,他的学说推崇韩愈、孟子的主张一直到孔子。

阐明礼乐仁义的实质,与儒家的学说相符合,他的文章语言简练而明白,诚信而畅达,引譬取喻,旁征博引,近于真理,使人心折服。

所以天下人一致像尊敬老师那样尊敬他。

自从有了欧阳修,世上一些不喜欢他的人,起哄攻击他,能使他这个人受挫折困辱,但不能使他的学说被埋没而得不到伸张,无论有才能还是没有才能的士人都不谋而合地说:“欧阳修,就是今天的韩愈。

”宋朝兴盛七十多年来,百姓不知道战争,拿(追求)富贵来教育他们。

(这种情况)到天圣、景祐时期发展到了极点,这时的文章终究有愧于古人(的文章),士人也沿袭不合理的老一套,论述卑微,没有气势。

自从欧阳修出现以后,天下的士人争相洗刷砥砺自己,以精通经学学习古文为崇高,以挽救时弊推行正道为贤能,以犯颜直谏让皇帝采纳己见为尽忠。

培养造就人才,到嘉祐末年,号称人才济济,欧阳修的功劳是很多的。

唉!这难道是人的力量吗?除了天谁又能使它这样呢?欧阳修死了,十多年后,士人开始研究新的学说,拿与佛老相似的学说,扰乱周公、孔子的真理,有见识的人为此感到忧虑。

仰仗着皇帝的圣明,下诏修改选拔人才的办法。

劝谕鼓励求学的人专门研究儒学,排斥异端邪说,这样做了以后社会风俗彻底改变。

考究推论师友们才德的渊源来自哪里,才知道诵读学习欧阳修的书。

我从他儿子欧阳棐那里得到了他的诗文七百六十六篇,就按顺序编辑起来并评论说:“欧阳修阐释儒道像韩愈,谈论事情像陆贽,记叙事件像司马迁,所作诗、赋像李白。

这不是我的话,是天下人的话。

”欧阳子名修,字永叔。

年老以后,自称六一居士。

元祐六年六月十五日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导学号:54012087】新刊欧阳文忠公全集序[明]钱溥欧阳文忠公,庐陵人也。

庐陵旧有公全集本,既而收上内府,而天下遂不复得是全集久矣。

海虞程君宗,广求之而得于胡文穆公家,盖内出本也。

亟.命工翻刻于郡横。

适予使交南至庐陵,其郡博郑钢,首进而请曰:“使庐陵文献足征而使天下复有是集者,太守功也。

愿一言序其首。

”予峻.拒之弗获,至舟不能行,乃抚然有间曰:“士非文章之难也,而以文章救世为难。

”荀、韩、黄老之术起,斯道遂亡于秦。

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

尝曰“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则亦隐然自任其传矣。

后又变而为五季衰陋之习,虽宋兴七十有余年,而学者亦未易遽复于古。

一旦欧阳子出,以文章道德为宗师。

若范仲淹之贬于饶也,一时名士目为党人。

公在谏院,为《朋党论》以献,群言遂息,不然,党锢之祸成矣。

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文体大坏,公知贡举,黜险怪而录雅正。

士初喧然腾谤,其后不五六年,文格遂变而复古,不然弊将若何而止哉?世所谓文章必以救世为难也。

虽然,当是之时,倡而和者,韩有柳宗元,欧阳有苏氏父子,其他李翱、张籍之流,曾巩、尹洙之辈,声振而气从,金舂而玉应,文非不美也,而较其救世之功,则若列星之有五行,众山之于五岳,其功化发育呈露,盖自有不侔者。

宜其崛起于千百载之前,而并耀于千百载之后,而渺焉未有能继之者,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盖唯有二公焉。

是集之行,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

使善学者诵其文而知能以身任国家安危之计,其用舍为世所重轻,进不知富贵为乐,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后学云间钱溥,谨书于螺川驿。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亟.命工翻刻于郡横亟:赶快B.予峻.拒之弗获峻:严肃C.嘉祐学者争尚.怪僻为奇尚:崇尚D.程君嘉惠.后学亦至矣惠:聪明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惠:给……恩惠。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来刊印的欧阳修全集本被内府收藏,天下好久没有欧阳修全集流传,于是海虞人程宗广泛寻求欧阳修全集,最终在胡文穆家发现内府本。

B.钱溥在赴交南的行程中收到庐陵郡博郑钢赠送的欧阳修全集刻本,郑钢请他为欧阳修全集的刻本写序,他拒绝了这个请求,但没有能够成功。

C.韩愈、欧阳修倡导文学革命都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响应,但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救世的功效也不能与韩愈、欧阳修相提并论。

D.钱溥认为读欧阳修的文章可以让人增强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肯定了欧阳修作品的思想价值,也肯定了程宗重刻欧阳修全集的社会影响。

C[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这些有识之士的文章不够精美”错误。

原文是“文非不美也”。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幸而韩愈氏出,慨然以斯道为己任,其文章足以革弊而拯弱。

译文:(2)而退不忘天下以为心,然后为无愧也,夫岂徒以文体变其所习而已。

译文:【答案】(1)幸亏有韩愈出现,(韩愈)慷慨激昂地把恢复这种道统作为自己的重任,他的文章足够用来去除弊端,拯救衰颓的文风。

(关键词:“慨然”“斯道”“拯弱”)(2)(他们)退隐却不忘天下安危,并把它作为心中挂念的事,这以后才不感到愧疚,难道只是用作品的体裁、风格改变那些所习惯的(风气)罢了?(关键词:“退”“徒”“习”) 8.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简要概括欧阳修文学复古主张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