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课程下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下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开题报告
2. 研究高中学段物理新教材的教法和学法,探索衔 接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完成初、高中学生 学习物理的思维、心理、情感上的差异研究,完成初、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习惯的差异研究,并加以实践, 总结衔接手段。主要在高一学生中展开。分别对高一 实验班和普通班调研和问卷调查,特别是女生中做好 调研。分析对比。(8 月中旬完成初高中知识对比,
ofrualdinkgwtesc,pbyhm
9 月底做好高一调查问卷,10 月中旬整理并形成书面 材料)
1.课程标准和内容的衔接状况。初中物理相关内容 与高中物理必修 1 的知识对比表。( 8 月 15 日左右完 成)
2.初中物理课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思维障碍(思维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 错误)。问卷调查表及分析结果。(7 月 15 日左右完成) 现
尽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进 行了改革,设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必修模块,但是 这并没有彻底解决这一坡度。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 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 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 求。
教学衔接:衔接,事物相连接。教学衔接是一个需要初 高中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需要同一教学区域内初中与 高中双方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连续性的教学连接 活动。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衔接,教学要求、教学方 式的衔接,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衔接,心理过程的衔 接,数学工具的衔接。
ofrualdinkgwtesc,pbyhm
初中物理教学: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要让学生
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
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 然科学基础课程。课标要求:1)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
ofrualdinkgwtesc,pbyhm
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 年 5 月 15---2011 年 6 月 15 日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广泛查阅资料,阅读新教材,研究新课标以及 研究相关教育理论。认真研究初、高中物理课程 标准及教材对知识要求的差异做到研究目的明 确,研究依据可靠,研究方法恰当。6 月中旬整理 读书笔记和随笔。
新课程下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衔 接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下初中、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开题报告)
(2011-05-17 08:55:21) 转载▼
标签:
杂谈
立项 号
2011XKT-ZXWL115
课题名称
负责 人
成依青
所在单位
新课程下 初中、高 中物理教 学衔接研 究 西安市东 城第一中 学
ofrualdinkgwtesc,pbyhm
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一物理教学内容的衔接的研究 有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新学段的学习,有利于教师把握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难度,有利于消除以往高一学 生在物理学习中畏难、成绩大面积滑坡的情况。具体意 义为:
1.明确高中物理的教学现状,高中生具备的前科学 概念及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方法等。
2.提出初中物理课与高中物理课衔接教学的一些 策略,避免因教学难度把握不当而致使学生厌学,能够 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充分注重初高中知识的台阶,做到 引领和铺垫,使学生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 学质量。
读
奇,初步邻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2)具有对科
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
道理。3)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
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4)
能
ofrualdinkgwtesc,pbyhm
在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提出问 题的能力。
ofrualdinkgwtesc,pbyhm
ofrualdinkgwtesc,pbyhm
习新的知识、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同化与顺应 这一对矛盾促使人们学习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并在大 脑中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 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 达到知识的迁移。高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 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 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 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问的 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 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2)教学实践意义
3.高中物理课的教学现状及学习困难成因。问卷调 查表及分析结果。(10 月 15 日左右完成)
4.探索出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对策。具体的案例或 形成的论文。(12 月初完成)
ofrualdinkgwtesc,pbyhm
高中物理教学: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 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现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 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 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 化、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 和科学价值观大下基础。课程总目标:1)学习终身发 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 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 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 问题。3)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 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 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4) 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 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第二阶段:2011 年 6 月 16---2011 年 10 月 15 日
主要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比较研究 法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 措
1.通过查阅、调查以及实践,收集素材。完成物理 初、高中教材差异,知识要求差异的研究。以调查问 卷等方式广泛了解初中学生物理学习思维方式和学 习方法,了解学生物理学习现状,查阅初中学生学习 成长袋,了解学生在初中各科学习情况及探究其他学 科学习对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等。主要在初三学生和 现高一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 2 次,对比表 1 份。(6 月底完成调查问卷,7 月中旬分析原因,形成书面材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