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根据--------------------------------------------------------1 一、工程概况--------------------------------------------------------1
三、抗震重要部位及规定--------------------------------------1
四、抗震设防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流程--------------------4
五、施工图纸中规定抗震设防详细办法--------------------4
六、抗震设防部位质量检查制度-----------------------------6
七、安全注意事项--------------------------------------------------8
工程抗震设防施工方案
一、编制根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原则 GB50223-
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概况:
1、重要概况
本工程位于毕节市赫章县城内,构造形式为框支剪力墙构造,建筑层数为地下一层,地上三十一层。
4#楼建筑面积48029.56平方米,建筑长107.22米,宽30.51
米。
2、构造概况
建筑设防抗震类别为丙类;建筑构造安全级别为二级;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框支框架二级;框支柱及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一级:底部加强部位以上剪力墙为三级。
三、抗震重要部位及规定:
四川德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贵州赫章县新天地二期4、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承载地基持力层为粉土,地基采用素砼桩复合地基解决。
解决后地基承载力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关于规定。
2.框架梁
①梁截面尺寸,符合下列各项规定:截面宽度不不大于 200mm;截面高宽比不不不大于 4;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不大于 4。
②梁钢筋配备,符合下列各项规定: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不不不大于 2.5%,且计入受压钢筋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不不不大于 0.35。
梁端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比值,除按计算拟定外,不不大于 0.3。
③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按下表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不不大于 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 2mm。
④梁纵向钢筋配备,符合下列各项规定: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配筋,不少于 2φ14 且分别不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 1/4,框架梁内贯通中柱每根纵向钢筋直径,不不不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 1/20;
⑤梁端加密区箍筋肢距,不不不大于 250mm 和 20 倍箍筋直径较大值。
3抗震墙
①抗震墙厚度不不大于 160mm 且不不大于层高 1/20,底部加强部位抗震墙厚度不不大于 200mm 且不应不大于层高 1/16,底部加强层为1-3层,暗柱箍筋间距为
150mm,抗震墙体双排钢筋之间梅花形拉筋间距为400mm;别的楼层,暗柱箍筋间距为200mm,拉筋为600mm。
②抗震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不大于 0.25%,并双排布置,拉筋间距不不不大于 600mm,直径不不大于 6mm。
③抗震墙约束边沿构件涉及暗柱、端柱和翼墙。
④顶层连梁纵向钢筋锚固长度范畴内,应设立箍筋。
四、抗震设防施工准备工作及施工流程:
1、原材料控制:进场合有施工材料,必要有生产厂家材质证明,合格证,销售单位资质等资料证明。
材料进场后进行外观检测,材料与所附资料相符并没有问题再送检测机构复试,待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工艺报验制度:每道工序完毕后,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员与施工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后提交监理和甲方进行工程验收,监理验收合格并进行签字后可进行下道工序。
但基槽、基本钢筋及接地预埋、主体中间验收等重要分某些项必要经设计院、质监站、抗震办参加隐蔽验收。
五、施工图纸中规定抗震设防详细办法:
为了更好抵抗突发地震灾害,施工严格按施工图中抗震设防办法进行施工。
依照设计规定,基本部位筏板采用《筏形基本》04G101-3,基本墙体、主体墙体及梁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梁-剪力墙、框支剪力墙构造》03G101-1修订版,现浇楼板采用《现浇混
凝土楼面与屋面板》04G101-4及相应建筑设计、验收规范。
1.地基与基本
(1)依照四川德圆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贵州赫章县新天地二期4、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承载地基持力层为粉土,地基采用素砼桩复合地基解决。
解决后地基承载力为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关于规定。
(2)本工程基坑较深,开槽深度为-3m,开槽时依照勘察报告提供参数放坡。
按照勘探成果,基底原土层承载力局限性以作为持力层,依照设计规定对持力层进行加强,加固办法是钻孔现浇素混凝土桩、铺200mm厚碎石褥垫层互相结合做为持力层。
本场地地下水位较低、
并且水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性。
(3)依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关于规定,本场地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
(4)依照涿州市地质资料和本场地土层承载力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关于规定,拟定拟建工程场地覆盖层厚度不不大于50米,20米深度内底地层剪切波速普通为210-220m/s,建筑场地类别为三类。
(5)基本为钻孔桩基本每个设计空洞800-;每个桩均嵌入持力层内,混凝土浇筑迅速持续有良好整体性和抗转动能力。
2.地上主体为全现浇剪力墙构造。
自首层至顶层剪力墙(涉及电梯井剪力墙)与框架梁形成整体抗震构造体系。
(1)框架梁
①与混凝土墙连接梁,箍筋在距支座1.5倍梁高范畴内加密间距100mm;
②梁上开洞均以构造为准,禁止随意留或凿洞,预留洞附加筋按大样图设立;(2)剪力墙
①剪力墙各种构造规定按照03G101-1执行。
②墙上孔洞必要预留,不得后凿。
除按施工图纸预留孔洞外,还应由各种施工人员依照各工种施工图纸认真核对,拟定无漏掉后才干灌溉混凝土。
(3)楼面、屋面板楼板构造详图集04G101-4。
六、抗震设防部位质量检查制度
1.为了更有效控制抗震构造工程质量,必要设立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每道工序完毕后,先进行自我检查,依照规范详细规定,着重检查如下项目:(1)弯起钢筋弯起部位、弯起高度;
(2)钢筋受拉筋接头位置,钢筋规格及根数;(3)洞口加筋位置、大小、布置状况;(4)拐角处附加钢筋长度、位置及布置状况;(5)梁柱箍筋加密状况;(6)梁、柱变截面及交接处工艺做法与否符合规范规定。
合格后再由其她班组检查,互检合格后,交给下一班组做交接检查,待合格后再报验监理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重要分某些项工程验收
(1)基槽验收。
必要有地勘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参加验收通过,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阶段性验收,也必要有质监单位监督,方可验收。
(2)地下某些验收。
按设计意图施工完每步工序并自检合格后,均向监理项目部、质监单位、市建设局抗震办申请验收。
待完毕地下某些施工后,必要有地勘单位,设计单位,质监单位参加验收通过,才可进行地上构造施工。
(3)主体验收。
为了更好控制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进度,在构造施工中项目部筹划主体分二次验收,即九层、十八层。
每次验收均在自检合格并经项目监理部确认后,向质监单位、市建设局抗震办、设计院申请验收。
通过后才可进行二次构造施工。
(4)竣工验收。
工程按设计文献规定施工完毕,达到并满足使用效果后。
自检合格,并通过项目监理部组织初验;向质监单位、市建设局抗震办、设计院及有关单位申请验收。
待参加验收各方一致承认该工程,在构造和使用功能上符合设计规定,并予以签认,该工程才可交付使用。
七、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中应严格注意脚手架稳定性、脚手板安全性。
(2)高空作业时应挂安全带,并且要高挂低用。
(3)使用工具应放入工具袋里,禁止随手置于脚手板上。
(4)脚手板必要保证在3块以上,在使用前应逐块检查脚手板质量,如有裂缝或结疤应慎用或不用。
(5)上脚手前应检查脚手架与否有探头板,保证脚手板置于3根横杆上,并与横杆绑接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