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
2. 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3. 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
4. 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 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28、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2. 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3. 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 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5. 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29、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2. 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
3. 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0、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1.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 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 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 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 由“知识传授”向“平等和谐”转变。
6.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31、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 在评价功能方面,要淡化甄别和选拔,重视发展
2. 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
3. 在评价主体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 在评价方法方面,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32、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战?
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挑战。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
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为
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 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2.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3. 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4. 教师专业发展要体现着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三、概念辨析和观点简答: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教师侵害学生受教育权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1. 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平等的权利
2. 侵害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3. 侵犯学生上课学习的权利
4. 侵害学生受教育的选择权
5. 侵犯学生在升学、复学方面的同等权利。
28、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2. 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3. 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 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5. 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29、简述确立三维目标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2. 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
3. 课程本身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使日常的学科学习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30、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行为需要发生哪些变化?
1.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全面发展转变
2. 由“大一统”教育向“让每一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
3. 由“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4. 由“重结果”向“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
5. 由“知识传授”向“平等和谐”转变。
6.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31、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 在评价功能方面,要淡化甄别和选拔,重视发展
2. 在评价内容方面,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
3. 在评价主体方面,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 在评价方法方面,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32、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什么要求和挑战?
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挑战。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
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为
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 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
2.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3. 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4. 教师专业发展要体现着教师对育人的责任感的提升。
四、分析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可任选2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3、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
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子女疏于管教。
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
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
费某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便于2002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
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请加以分析。
这位老师的做法欠妥,
(1)停止学生上课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
(4分)
(2)分析与评论: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4分);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
术。
(4分)
34、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实际,谈谈从“知识本位”教学设计向“育人为本”教学设计转变的基本要领。
(1)从目标设计与执行的角度,要实现从“知识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
(2)从内容选择与转化的角度,要实现从“封闭、单一、确定性内容”向同时兼有“开放、多元、不确定性内容”
转变;
(3)教师要变单向学生传授固定知识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转变,要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展,要不断增加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4)设计过程中要由过去过份关注教师的教向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体验等转变;
(5)教学过程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结论、结果向同时关注过程、方法、态度等转变;
(6)教学评价中要由过去过分关注考试成绩向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培养学生丰富个性等转变。
35、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请你谈谈对这个教师成长公式的理解和体会。
这个公式反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为,经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封闭的、僵化的和有局限的。
(4分)
在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功能:(l)反思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2)反思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3)反思是充分挖掘自己专业发展资源的主要方式。
(每个要点4分)结合自己的实际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