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颁奖词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
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
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颁奖词的特点(一)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二、(三)简洁性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
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三、颁奖词的写法(一)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写意是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在这里,引申为一种叙事方法,是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
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
在新闻传媒非常发达的时代,人物事迹点到为止,人们自然心领神会。
例如: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魏青刚的颁奖词: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
从人群中一跃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是侠之大者。
这段文字对魏青刚下海救人的事迹介绍,就是简洁的“他在滔天巨浪中三进三出”,至于具体的过程,没有去详细交代。
但是英雄的侠义之举如在眉睫之前。
这种大笔写意的手法,笔法简洁、描人绘物非常传神,显得气势宏大、撼人心魄。
(二)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
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
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等。
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
例如: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获奖者徐本禹的颁奖词: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泪流满面。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也许一个人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被期待着。
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们的眼睛。
这段文字对徐本禹的精神与责任感提炼得很到位。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个富有的人”,徐本禹以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感动,这种感动源自于我们对他人格精神的钦敬。
物质上不富有的他,以其义举获得了全社会的尊重,这比物质上的财富更有价值。
这句话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他“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
”他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取向,因而通过这段文字,我们看到了徐本禹崇高的品质、闪光的心灵、忘我的人生境界。
(三)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议论、抒情。
这三种表达方式要求综合运用。
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水乳交融,自然成趣。
例如: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邰丽华的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展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节目《千手观音》堪称“绝美的舞蹈”,以邰丽华为代表的演员,将生命之美演绎得让人惊叹。
这段颁奖词将叙述、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融在一起,浑然天成。
(四)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音韵美。
颁奖词一般很简短。
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
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
同时还要求语言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
(五)抓住特征:生理特征和职业特征丁晓兵: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
黄舸:……一个四肢无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赛跑……李丽: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练习:周星驰,从不起眼的小小龙套到举世闻名的喜剧之王。
史铁生,从20岁失去双腿到用手中的钢笔写出一片天,请结合他们的姓名和生理职业特征,写一小段话,50字以内。
(二者任选一)参考答案:描摹小人物的辛酸悲喜,挖掘最底层的正邪善恶。
用离奇和夸张揭示缘与劫的真谛,用荒诞和诙谐演绎笑与泪的人生。
本是群星中最不起眼的小角色,他却努力发光让自己照彻整个天空,他是一颗驰过香港影坛的神奇彗星!注意:表达生理缺陷,不可太过直接,要运用修辞使之含蓄。
(六)化用诗句名言和歌词阅读下面几段颁奖辞,总结其规律。
孟祥斌: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谢延信: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霍英东: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
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林秀贞: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练习2:盲人歌者杨光,请结合他的姓名和生理职业特点,再运用化用名句的方法(现代诗歌古诗不限)写一段颁奖辞,50字以内。
颁奖词的写法:(一)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二)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三)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四)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音韵美。
(五)抓住特征:生理特征和职业特征。
(六)化用诗句名言和歌词。
四、颁奖辞的常用手法对偶和对称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
小结:所谓对称句,就是两两对举出现,字数大致相同,句式大致整齐。
比如”如果人生是一首歌曲,童年就是轻灵跳跃的前奏;如果人生是一个故事,童年就是充满悬念的开头;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
对字数、词性、平仄都有要求。
而在具体操作时,我们只要做到句式整齐、词性相对,字数相等就可以了,平仄可以不加考虑。
比喻的技巧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博喻式)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
(喻体扩展式)五、注意格调,以赞扬精神,褒奖贡献为主要精神。
烟花陨落,满地尘埃,绽开时绝地妖娆,消失处了无声息。
没有人知道你倒下时的巨痛会不会变成春天的草叶,只听见山海关的风里有诗坛寂寞的叹息……你沿着铁轨以梦为马去寻找永远,你以告别的方式去周游世界,你扑倒的姿势不叫诀别而叫做涅槃。
你这海的儿子是那个时代真正的神话:你用诗歌诠释了真理、圣洁和温暖的真谛。
小结:点化姓名成奇句,抓住特征是必须,名句歌词适当引,修辞主题要牢记。
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题目。
(6分)2011年春运期间,宁波北仑64岁的陈杏娣老人,推着三轮车,为春运中数千名排队买票者递上一碗碗白米粥。
一名受助者用手机拍下送粥场面,发到网上,引发网络热议。
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上百家网站纷纷转载相关新闻,陈杏娣老人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送粥奶奶”。
请根据以上材料,撰写一段文字,赞颂陈奶奶的行为。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含标点不超过50字。
【生动、鲜明、简明】(6分)示例一:凛冽的寒风,滚烫的米粥,温馨的笑容。
陈奶奶送来的只是热粥吗?不,是满满的爱心!示例二:寒风中,一碗碗热粥,就是一股股暖流。
陈奶奶送来的不只是热粥,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真情。
示例三:“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奶奶送粥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彰显着人性的光辉,传递着人间的大爱。
【6分。
内容3分,其中行为2分,赞颂1分;形式3分,其中语言生动2 分,修辞1分。
超过字数扣1分。
】学习最美教师张丽莉感人事迹心得张丽莉,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一夜之间响遍祖国各地,她用行动向人民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与大美5月8日20时38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第四中学门前突然发生四车连撞车祸,在威胁逼向放学的学生的危急时刻,第十九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猛地推开2名学生,自己却被压在到车轮下,双腿被截肢,尚未脱离危险。
张老师目前还躺在病床上,生死未卜,她英勇而无私的行为,令人感佩这位叫张丽莉的年轻女教师,年方不过20多岁,她是千千万万女性中一个很平凡的女人,一位教师,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她是一名非常敬业的老师。
学生家长贾红杰说:“为了带好这个班,张丽莉老师推迟要孩子,孩子怀上后又打掉了。
”她虽然没有闭月羞花的容貌,在几年的三尺讲台上,只知道埋头教学,没有十分感人的业绩。
但5月8日这天,她用被碾压在车轮下、双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贵代价,换来了两个孩子的安然无恙和他们家庭的幸福,这是何等的英雄壮举呀?这就足够了,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行为,足以说明她不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不是一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怀是人生真正意义的诠释!当那关乎个人生死命运的危急关头,她能挺身而出保护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仅这件事,便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感动的落泪。
据说在场的家长和学生都为女老师的英雄壮举热泪滚滚。
一个人一生只要做出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他的价值无疑得到了升华,他的人格魅力在一瞬间得到了体现。
张丽莉的事迹是实打实的,无半点造假成分,她人品好,心灵美。
试想,一个缺乏道德和社会公德、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而痛苦之上的人,会做好事吗?会有抛弃自我得失的崇高境界吗?在关键时刻作出英雄壮举吗?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曾经舍生忘死拦惊马救群众的英雄战士欧阳海、在洪水中打捞电杆的蔡永祥、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用身体堵住敌人吐着火舌的枪口,为部队开辟道路的黄继光等英烈的事迹,被一代代中国人广为传颂,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他们建起的烈士陵园,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丽莉倒下了,但她同样用一个弱女子的躯体竖起一座永恒的丰碑!2012年5月,张丽莉事件和沈星事件深深感染着人们,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下面请看张丽莉事迹、张丽莉颁奖词;沈星救人事迹、沈星颁奖词等,他们的感人事迹纷纷被人们学习,并写成了文章,而且也有人预测,张丽莉事迹、沈星事迹很有可能会做为高考作文素材,下面请看题材:2012最新高考作文题材(1)张丽莉事迹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而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