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屏障施工方案

声屏障施工方案

声屏障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我部分线路经过王里堡、黄碾、河移村,共计5处敏感点,在敏感点设计了声屏障。

声屏障设置位置及数据路基声屏障:位置设置于接触网立柱外路肩上,采用挖孔桩基础,吸声式非金属材料,插板式,采用H钢立柱。

立柱间距4m,H钢立柱与底板焊接后,与预埋板采用螺栓联结。

桥梁声屏障:采用吸声式非金属材料,为H钢立柱,插板式声屏障。

本次设计为T型桥梁,桥梁支架人行栏杆处焊接25a槽钢作为声屏障基础,H钢立柱垂直焊接在槽钢内,H刚立柱间距2m二、编制依据(1)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和铁道部规章制度。

(2)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郑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郑铁办【2013】50号)、《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3)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改建铁路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 (图号:邯长扩能施环-01~08》;(4)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及质量验收标准;(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指南及质量验收标准;(6)施工现场调查资料;(7)邯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我单位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三、施工准备1、该段路基及桥涵以施工完毕具备进场条件;2、技术人员在施工前需认真复核图纸及现场情况,进行挖孔桩整体中线放样。

3、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图纸、相关技术规程及规范,做好施工技术准备。

4、技术交底: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技术培训,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现场指挥人员与技术人员在施工前一天将次日的施工范围、施工顺序、技术标准、检测方法及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向工班长、安全员进行交底。

并由工班长、安全员向现场施工人员做交底,保证现场每一位施工人员领会交底内容;四、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及施工安排由于声屏障安装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较为紧张,为安全、优质、按期完成声屏障的安装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项目部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实施管理,选择具有声屏障施工经验的作业队进行施工。

(一)人员配置声屏障施工期间,为确保工程施工保质按期完成,现将一个施工班组人员施工配置见下表:(二)施工主要设备配置表五、施工方案声屏障施工工艺:基础测量放线→挖孔桩施工→基础连系梁施工→型钢立柱施工→单元板施工→综合接地及其他。

(一)施工准备(1)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前首先熟悉施工设计文件,理解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底。

(2)测量工作挖空桩及连系梁坐标由测量队进行测量放样,按照基线控制网及桥墩设计坐标,用全站仪精确放出控制点,用桩固定位置;用水准仪测量桩顶、连系梁底、柱间系梁顶。

经验收后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桩位变动。

(二)工期安排声屏障施工工期安排如下:计划挖孔桩及连系梁于2013年12月19日开工,2014年04月25日完成,钢立柱及上部结构于2014年5月20日开工,2014年6月30日完成。

(三)声屏障施工工艺及方法1、挖空桩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测量: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定出挖孔桩的十字线,放出桩位。

(2)平整施工场地:开挖前,将桩基周围一切不安全的因素清除干净,桩孔的四周要设置护栏,高度0.8m,做好临时防护。

(3)安装提升设备:根据施工的需要,采用人工简易辘轳作为提升设备。

安装提升设备时,首先考虑设备不得侵入铁路建筑限界,支承桩的辘轳高度不能超过轨顶以上30cm,其次考虑出碴方便灵活,拆卸容易,还要注意到吊斗容量与起重能力的适应。

人员上下设绳梯与安全绳。

(4)布置出碴的道路:出碴临时堆放在路基以外不影响行车的地方,最后用汽车集中运往指定的弃土场。

(5)挖孔:挖孔桩采用人工挖孔,17.5cm厚C25钢筋混凝土护壁。

根据放样的桩位垂直开挖、出土,每节最后,将孔底四周挖成内高外低的斜面,便于灌注下节护壁混凝土。

由于施工范围内大部分为新黄土,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为加快工程进度,每节开挖深度均不应超过1.5m,即灌注护壁混凝土。

立模板并灌注混凝土,4-6小时后即可拆模,继续下挖。

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开挖至设计深度。

孔底有积水时,在灌注前必须抽干,不得在水泡模板的情况下灌注砼。

如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及时加以修补,以保证护壁安全。

(6)终孔检查:开挖桩孔达到设计标高后,进行终孔检查,其检查内容包括桩孔轴线、孔底标高、孔深、桩孔的垂直度和基底平整度等。

当以上内容符合设计要求后,即可安装钢筋笼及预埋螺栓。

(7)砼浇注:由于挖孔桩深度较深,混凝土浇筑采用串筒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桩顶高程根据股道标高进行测算。

2、连系梁根据实测地面标高计算出连系梁低面标高,并清除原顶面的杂物。

保证每段连系梁底面标高在同一水平面及连系梁高度为0.4m。

(1)安装钢筋钢筋原材进场时,报请监理现场见证取样原材试验,待检查合格后进行成品加工。

钢筋现场加工制作,现场焊接、绑扎。

钢筋制作绑扎施工要点:①绑扎或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要大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于最大弯矩处。

②全部钢筋交点要扎牢,绑扎时相邻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③采用砼垫块作保护层时,垫块的强度应与结构物砼强度相同。

钢筋具体检查标准见下表根据模板边线预留保护层厚度安装钢筋骨架,主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保护层采用C20混凝土垫块,梅花形布置。

连系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及时预埋立柱钢筋,若连系梁钢筋与立柱钢筋冲突时,适当挪动连系梁钢筋。

(4)安装模板连系梁模板由木模拼装组成,用φ10的拉杆加固。

在木模接口处垫以双面胶布防止漏浆。

在模板安装前,于模板内侧涂抹脱模剂,便于拆模。

模板表面保持光洁、无变形、接缝严密。

连系梁钢筋及立柱钢筋绑扎完成检查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验收之后方可开始连系梁模板的安装工作。

根据之前放出的模板边线安装模板,模板安装时需严格按图纸拼成,确保各部尺寸及螺栓位置满足要求。

模板使用前进行一次试拼,严格检查接缝处密封性能。

模板采用现场拼接成形,采用对拉螺丝紧密拼接,并加入外撑拉紧,防止模板移位。

模板安装完成并初步就位后,以垂线吊中及刻度尺量测的方法检查模板位置,然后报测量部门终检。

检查合格后报检,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认可后,进行砼浇筑工序。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5)浇筑混凝土连系梁采用C25混凝土。

试验室按照试验监理工程师审批的配合比出配料单,拌和站严格控制各类原材料掺入量,加强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浇筑前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要清理干净,并对模板表面进行二次清洗。

浇筑砼前,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查。

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始浇筑混凝土,并制作试块。

在浇筑的过程中要有人专门观察模板注意模板的加固,防止跑模或滑模。

浇筑混凝土时注意钢板及螺栓等预埋件的埋设,埋设时加强对埋设位置的复核。

混凝土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沉落且无气泡上冒为准,严防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插入时宜稍快,提出时略慢并边提边振,以免在混凝土中留有空洞。

在连系梁砼终凝前,要密切观察水位涨、跌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砼在7天内,且强度达到50%设计强度前被水浸泡。

混凝土浇筑时每道连系梁取3组试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6)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对连系梁表面进行抹面,并在收浆后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待砼初凝后撤去塑料膜,尽快覆盖麻袋和洒水养护,并保持连系梁砼表面湿润,砼养护期不少于7天。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荷载。

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除侧模。

3 型钢立柱等上部结构的安装声屏障上部结构施工主要为型钢立柱、单元板等构配件的安装。

依据设计要求对构配件进行购买,运至现场进行焊接安装,焊接时注意按设计要求将结合处焊透。

待单元板及综合接地扁钢安装完成后,再进行防锈涂装,防止涂刷后因施工对防锈层造成破坏,影响防锈效果。

(四)混凝土工程冬季施工方案1、混凝土的拌制(1)料场提前备足冬季施工用料,砂石料用棉帆布覆盖,保温防雨雪,砂石料中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以及冻裂的物质,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由骨料带入的水分以及外加剂溶液中的水分均应从拌合水中扣除。

(2)对拌和用水进行加热到60~80℃,可满足混凝土拌和需要的温度。

实际施工时用电炉丝对拌和用水加温,通过管道对拌和机供热水。

(3)当加热水不能满足要求时,骨料可用碘钨灯加热,其加热温度不应高于60℃。

注意水泥不得直接加热。

(4)拌和站要围挡覆盖,配料机计量吊杆用碘钨灯加热以保证计量准确。

为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和时间较常温时延长50% 。

(5)混凝土温度要求:砼卸出拌合机不低于15℃,入模温度不低于5℃。

2、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用砼罐车运输,罐体外包保温套;为减小混凝土温度损失,施工时要尽量缩短罐车运输时间和浇筑前等待时间,以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

当拌制的混凝土出现坍落度减小或发生速凝现象时,应进行重新调整拌和料的加热温度。

3、混凝土的浇筑(1)浇筑砼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杂物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内如有缝隙,应堵塞严密,检查防滑措施、振捣机具、工具的准备等;浇筑砼前,用热风机清除冰雪冰块,对钢筋、模板进行预热,并检查砼的坍落度、流动性、和易性。

(2)砼的灌注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低于5℃,因此混凝土浇筑尽量安排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

(3)混凝土浇筑均分层浇筑,每层不超过20cm。

为防止空洞出现,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应保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及预留孔等,对每一处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密实为止,密实标志是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4)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允许出现施工缝;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必须小于前层砼的初凝时间。

4、混凝土养护(1)养护采用简易土工布暖棚覆盖蒸气养护法(2)测温设置在冬期施工期间,由专门人员分别负责对大气温度、水泥、石子、砂、水等原材料温度、砼出盘温度、入模温度、养护温度进行测定记录,测定的次数为:1)气温的测定每天7:30,14:00,21:00时共测三次。

2)对拌合材料的温度,砼出盘温度,入模温度每工作班两次或视情况需要测定记录。

3)测定记录浇筑完毕和开始养护时的砼温度。

4)蓄热法养护期间每4小时测定记录一次。

5)测温使用玻璃酒精温度计。

六、质量保证措施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及混合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拌和站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配料单搅拌混凝土以保证施工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