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二、影响临检结果的药物
(1)影响血常规试验的药物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避孕药 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避孕药 )、 等可造成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偏低, 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偏低 等可造成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偏低,出现假 性贫血。 性贫血。 烟酸、可的松等能使白细胞数量增高, 白细胞数量增高 烟酸、可的松等能使白细胞数量增高,出 现有炎症的假象。 现有炎症的假象。
(4)影响心肌酶谱检验结果的药物
维生素C: 维生素 : 为正向干扰, 为负向干扰, 对 AST为正向干扰 , 对 LDH, CK为负向干扰 , 为正向干扰 , 为负向干扰 且随维生素C浓度增多干扰就越大 浓度增多干扰就越大。 且随维生素 浓度增多干扰就越大。 安乃近: 安乃近: 有负干扰, 对CK有负干扰,且安乃近浓度愈高其干扰作用 有负干扰 愈强, 愈强,对LDH有正干扰作用 有正干扰作用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的分类
主要分为分析干扰 体外影响 主要分为分析学影响(体 内影响) 两大类。 内影响 两大类。 药物和(或 药物和 或) 其代谢产物对分析物的体外分析干 扰占文献报道的药物影响的大部分。 扰占文献报道的药物影响的大部分。在临床生化 分析干扰”常用来表示药物影响的这个方面。 “分析干扰”常用来表示药物影响的这个方面。 Kroll 等定义“干扰”为:存在于样品中能改变 等定义“干扰” 存在于样品中能改变 结果的正确值的某物质的影响, 结果的正确值的某物质的影响,对一个分析物来 表现为影响浓度或活性。 说,表现为影响浓度或活性。
(7)影响血尿酸检验结果的药物
利尿酸、双氢克尿噻、速尿、安体舒通、 乙酰脞胺、心得安、维生素C、烟酸等可 使血尿酸检验值升高。 丙磺舒、别嘌呤醇、氯丙臻、强的松等可 使尿酸检验值降低。
(8)影响血糖试验的药物
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 除外)、利血平、甲基多巴、扑热息痛、 维生素C、大剂量鱼油等可使血糖升高。 胍乙啶、保泰松、谷维素可使血糖降低。
(2)影响肾功能检验结果的药物
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使血Cr比色测定时的最 头孢菌素类药物可使血Cr比色测定时的最 Cr 大吸收峰由505nm变为 变为535nm从而干扰肌 大吸收峰由 变为 从而干扰肌 酐测定, 酐测定,且药物的量与肌酐的正误差呈正 相关。 相关。 安乃近对Cr有正干扰作用 有正干扰作用, 安乃近对 有正干扰作用,浓度愈高其干 扰作用愈强。 扰作用愈强。
(3)影响血脂检验结果的药物
维生素A 维生素A、D,口服避孕药、睾丸素、蛋白同化激 口服避孕药、睾丸素、 糖皮质激素、吩噻臻类、速尿等,可使CHO 素、糖皮质激素、吩噻臻类、速尿等,可使CHO 检验值升高;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 检验值升高;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妇女,由于肝酶 的诱导合成增加,可致使TG升高。 TG升高 的诱导合成增加,可致使TG升高。 而甲状腺素、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 而甲状腺素、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维生素 则可使胆固醇检验值降低; C则可使胆固醇检验值降低; 硝酸甘油等可使TG升高,止血敏可使血清TG TG升高 TG假性 硝酸甘油等可使TG升高,止血敏可使血清TG假性 减低,且随止血敏量的增高而显著。 减低,且随止血敏量的增高而显著。
镇痛消炎药物比如吗啡、可待因、杜冷丁、 镇痛消炎药物比如吗啡、可待因、杜冷丁、 消炎痛, 消炎痛,能使胆总管开口处奥狄氏括约肌 痉挛,导致血、尿中AMY含量明显升高, AMY含量明显升高 痉挛,导致血、尿中AMY含量明显升高,在 用药后3~4小时影响最大 24小时后才 小时影响最大, 用药后3~4小时影响最大,24小时后才 能消失。 能消失。
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药物主要类别
(一)抗生素药物 (二)镇痛消炎药物 (三)抗癌药物 (四)激素类药物 (五)利尿药物 (六)抗糖尿病药 (七)抗癫痫药 (八)使检验标本着色的药物
一、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的药物
(1)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药物
利福平、异烟肼、水杨酸类、消炎痛、安乃近、 利福平、异烟肼、水杨酸类、消炎痛、安乃近、保 泰松、四环素、红霉素、 泰松、四环素、红霉素、吩噻臻咦类等可使肝功检 血胆红素、尿胆素、磺溴肽钠BSP试验)值增 试验) 验(血胆红素、尿胆素、磺溴肽钠 试验 高。 有人报告,卡那霉素、 有人报告,卡那霉素、黄体酮等可使转氨酶检查结 果出现误差。 果出现误差。 右旋糖酐、呋喃坦啶、维生素K等可使胆红素测定 右旋糖酐、呋喃坦啶、维生素 等可使胆红素测定 值偏高。咖啡因、茶碱等可使胆红素检查结果偏低。 值偏高。咖啡因、茶碱等可使胆红素检查结果偏低。 非那西酊可引起ALP ALP、 GT活性升高 活性升高。 非那西酊可引起ALP、r-GT活性升高。
干扰机制
一些药物与被分析测定的物质有相似的结构, 一些药物与被分析测定的物质有相似的结构,因而 相似的结构 干扰被分析物的测定, 干扰被分析物的测定,如甲基多巴干扰总儿茶酚胺 的测定。 的测定。 多种药物可以产生与分析物相似的成色反应 相似的成色反应, 多种药物可以产生与分析物相似的成色反应,或药 物本身即为有色物质,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查结果, 物本身即为有色物质,影响分光光度法检查结果, 如水杨酸盐与Folin 试剂的反应方式与尿酸和该试 如水杨酸盐与 剂的反应方式相同,故水杨酸盐可干扰尿酸的测定。 剂的反应方式相同,故水杨酸盐可干扰尿酸的测定。 某些药物可以产生荧光 药物可以产生荧光, 某些药物可以产生荧光,可以抑制和淬灭由分析物 产生的荧光,因此对荧光分析法产生干扰 因此对荧光分析法产生干扰。 产生的荧光 因此对荧光分析法产生干扰。 药物还可以引起浊度或形成沉淀 引起浊度或形成沉淀, 药物还可以引起浊度或形成沉淀,对各种光度法均 可产生干扰。 可产生干扰。
干扰机制
有的药物可以改变反应混合物的理化条件, 有的药物可以改变反应混合物的理化条件,特 改变反应混合物的理化条件 别是pH 值,维生素 通过降低 维生素C 通过降低pH 值,干扰 别是 Jaffe 反应测定肌酐。 反应测定肌酐。 药物通过其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药物通过其化学性质,特别是药物或其代谢产 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对检验结果可产生很大的 干扰。维生素C、多巴胺、左旋多巴、 干扰。维生素 、多巴胺、左旋多巴、去甲肾 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上腺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对酶偶联Trinder 反应测定尿酸、葡萄糖、胆 反应测定尿酸、葡萄糖、 对酶偶联 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明显的负干扰。 固醇和甘油三酯有明显的负干扰。
(2)影响尿液检验结果的药物
尿蛋白:注射240万单位青霉素时,给药两小时之内有大 尿蛋白:注射240万单位青霉素时,给药两小时之内有大 240万单位青霉素时 两小时之内 量青霉素从尿液排出,使化学法尿蛋白检测出现假阴性; 量青霉素从尿液排出,使化学法尿蛋白检测出现假阴性; 而注射360万单位、480万单位则分别在给药 小时、 360万单位 万单位则分别在给药3 而注射360万单位、480万单位则分别在给药3小时、5小 时后取尿才能不受干扰。另外,有人报告,利血平、 时后取尿才能不受干扰。另外,有人报告,利血平、核 黄素、左旋多巴等也可以使结果呈假阴性,庆大霉素、 黄素、左旋多巴等也可以使结果呈假阴性,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氨胩青霉素、磺胺类、呋喃胆碇等, 卡那霉素、氨胩青霉素、磺胺类、呋喃胆碇等,使尿蛋 白出现阳性。 白出现阳性。 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阿司匹林、氨苄青霉素、 青霉素、链霉素、头孢菌素、阿司匹林、氨苄青霉素、 磺胺类、维生素C等 可造成尿糖检验假阳性( 磺胺类、维生素 等,可造成尿糖检验假阳性(还原法检 而维生素C等可使结果呈假阴性 等可使结果呈假阴性。 验) ,而维生素 等可使结果呈假阴性
(4)影响凝血检测的药物
国内学者报告,抗生素(注射用)中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 国内学者报告,抗生素(注射用)中青霉素钠、头孢唑啉钠、磷 霉素钠、克林霉素磷酸酯对凝血测定结果的干扰。 霉素钠、克林霉素磷酸酯对凝血测定结果的干扰。当大量使用时 可干扰凝血时间的测定,造成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 )、 )、活 可干扰凝血时间的测定,造成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 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延长,但干 )及凝血酶时间( )延长, 扰的程度不同,磷霉素钠影响最大,青霉素钠次之, 扰的程度不同,磷霉素钠影响最大,青霉素钠次之,头孢啉唑影 响最小。 响最小。 由于抗血栓及止血剂在临床上应用很广, 由于抗血栓及止血剂在临床上应用很广,凝血的检测成为临床上 应用很广的项目, 应用很广的项目,其检测准确率直接影响到某些疾病的治疗和预 甚至危及生命。所以, 后,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凝血检测时不能使用三通管抽血或刚 输完液4小时内抽血。应用上述4种抗生素静滴时,8小时后再抽 输完液 小时内抽血。应用上述 种抗生素静滴时, 小时后再抽 小时内抽血 种抗生素静滴时 血检测最为适宜。 血检测最为适宜。 保泰松片与蛋白质结合的抗凝物质通过换置, 保泰松片与蛋白质结合的抗凝物质通过换置,导致凝血酶原时间 缩短。 缩短。
干扰机制
螯合剂通过络合需金属离子为辅基的金属离 螯合剂通过络合需金属离子为辅基的金属离 子而干扰酶活力的测定, 子而干扰酶活力的测定,如青霉素胺通过形 成Zn2+青霉素胺复合物而降低碱性磷酸酶 青霉素胺复合物而降低碱性磷酸酶 的活性。 的活性。 一些药物也可作用于酶和蛋白质 作用于酶和蛋白质, 一些药物也可作用于酶和蛋白质,封闭或改 变其活性中心而产生干扰。 变其活性中心而产生干扰。最熟悉的例子是 茶碱抑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茶碱抑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状况
1962 年,Garaway 首先提出某些治疗药物可以影响 体液中多种成分浓度的检测,这个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生 体液中多种成分浓度的检测 这个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生 化学家、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化学家、检验工作者及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Munzenberger 研究了门诊病人服用药物对临床检验 项目的影响,发现用一种药时 发现用一种药时,受药物干扰的实验所占有的 项目的影响 发现用一种药时 受药物干扰的实验所占有的 百分比为7 服用两种药时,百分比为 百分比为 %;服用两种药时 百分比为 服用两种药时 百分比为16.17 %;服用 服用 三种或四种药时,百分比为 百分比为66.17 %;当病人服用 种药 当病人服用5 三种或四种药时 百分比为 当病人服用 受干扰的实验所占的百分比为100 %。 时,受干扰的实验所占的百分比为 受干扰的实验所占的百分比为 。 随着病人服用药物和进行的检验项目的增加,这个问题日 随着病人服用药物和进行的检验项目的增加 这个问题日 益突出。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目前已达40 000 益突出。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药物,目前已达 多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不仅导致对检验结果的错 多种。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不仅导致对检验结果的错 误解释、误诊,而且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增 误解释、误诊,而且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 增 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应引起临床检验工作者和医师的重 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 应引起临床检验工作者和医师的重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