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石生产工艺指标控制

电石生产工艺指标控制

生产工艺指标
电炉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产品产量:150T—235T
质量>305L/Kg(热样)
炉料配比:石灰:碳素=100:62±2
焦炭粒度:3—20mm
石灰粒度:5—35mm
石灰生过烧≤7%
焦炭水份<1%
电极压放1—16次/班
出炉次数6—8次/班
电极最大行程1200mm
电极工作长度1.6—1.8m
冷却水压力0.25—0.35Mpa
冷却水回水温度≤45℃
炉压10—50pa
电极糊工艺控制指标:原料粒度:50-150mm≥90%
炉气净化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电石炉炉气压力 10-50Pa
炉气量最大4800NM3/h
炉气温度 450-600℃
除尘器入口温度 220-260℃
净气管温度 220-260℃
氮气压力 0.40MPa
冷却水压力 0.40MPa
压缩空气压力 0.60MPa
一氧化碳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2.5%氢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4.15%炉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1-12%
除尘器室正常压力 1500-2500Pa
除尘器室安全阀开启压力 0.4MPa
进净化系统的含尘量: <150g/NM3
出除尘器含尘量: <50mg/NM3
炉气泄漏率: <0.05%
烟尘堆积密度: 0.45t/m3
主要设备的操作指标及技术参数
除尘器入口温度 220-260℃
净气管温度 220-260℃
除尘器室正常压力 1500-2500Pa
除尘器室安全阀开启压力 0.4MPa
原材料或其他材料的质量要求
在操作炉气净化到气混烧窑时,必须保持电石炉操作正常,进行氮气置换,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炉气使用。

中间品或成品的质量指标控制范围及分析
一氧化碳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2.5%
氢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4.15%
炉气爆炸区间(含5%氧时)上限75%下限11-12%
2.5 排放物及指标要求
一氧化碳排放标准0~62.5mg/m3
干燥工艺控制指标
生产工艺指标见表1。

表1 工艺制指标
主要设备的操作指标及技术参数。

主要设备操作指标。

主要设备操作指标见表2。

表2 主要设备操作指标
石灰窑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料位:距料尺零位1米;
助燃风机流量:9000~11000m3/h,风压:14~15Kpa,风温30~50℃
冷却风机流量:6000~7000 m3/h,风压:14~15Kpa,风温30~50℃
增压风机流量:3600~4800 m3/h,风压:14~15Kpa,风温220~250℃
焙烧带温度:900℃~1100℃
废气支管温度:270℃~350℃
窑顶中心废气温度:250℃~350℃
废气总管温度:250℃~300℃
压缩空气压力:0.4~0.8Mpa
氮气压力:0.3~0.5Mpa
冷却水温度:≤20℃,压力:0.3~0.5Mpa
主要设备的操作指标及技术参数
风机轴承座温度≤60℃
电机温度≤70℃
原材料或其他材料的质量要求
石灰石质量指标:
说明:A、来料粒度小于40mm的<5%,大于80mm的<5% ,大于100mm的为0。

B、含泥量<2%。

碳素质量指标
电石炉尾气参数
说明:A、电石炉尾气热值:2500~2800kcal/Nm3。

B、电石炉尾气温度:200~250℃(保证炉气中的焦油不析出)。

C、正常生产状态下到达石灰窑车间总管末端时电石炉尾气压力≥14Kpa。

中间品或成品的质量指标控制范围及分析
石灰窑顶废气经除尘净化后含尘浓度≤50mg/m3
循环水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一体化净水器工艺控制指标:
原水水质:浑浊度≤10000度,PH值为6.5~8.5;进水总管直径DN200mm,进水总管压力为0.2~0.5MPa。

出水量及水质:
装置出水总量≥200 m3/h。

原水浑浊度<3000度时,出水浊度:≤5度。

原水浊度3000~5000度时,出水浊度:≤8度。

凉水塔工艺控制指标:
有效处理量:3300 m3/h,出水温≤33℃,水飘率≤0.002%,噪音:≤75Db,运行电流≤65A,进水温度≤50℃,出水温度≤33℃,进出水温差△t≥17℃。

最高湿球温度29℃。

蜗壳式离心水泵工艺控制指标
热水泵:进口压力为常压,出口压力0.2MPa,流量1450 m3/h。

循环水泵:进口压力为常压,出口压力0.58MPa,流量950 m3/h。

冷却水泵:进口压力为常压,出口压力0.5MPa,流量180 m3/h。

生活水泵:进口压力为常压,出口压力1.05MPa,流量25 m3/h。

造气站生产工艺指标
工艺控制指标.
氮气流量≥540Nm3/min,纯度≥98.5%(V/V),压力≥0.6MPa。

冷却水量≤8 m3/h,进水压力0.2~0.4MPa,进水口温度1~32℃。

氮气露点≤-40℃,压缩空气供气温度≤45℃,压缩空气消耗量≤1300 Nm3/min。

空气流量≥14Nm3/min(20℃,101.325KPa),含油量≤3ppm,排气压力≥0.75MPa(表压),噪声≤75dB,冷却水量≤7 m3/h,进水口压力0.2~0.4MPa,进水口温度1~32℃·
原料指标密闭电石炉的原料指标指的是石灰石的原料指标和还原剂--炭的指标
石灰石
1)质量要求如下:
CaCO3 ≥96%
SiO2 ≤1.0%
Al2O3 ≤1.0%
MgO ≤1.0%
粒度20~60mm
2)炭材质量要求如下:
含固定碳≥82%
灰分<15%
挥发分<1.5%
水分<15%
粒度3~25mm
[导读]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

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

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

能导电,纯
关键词:
碳化钙(CaC2)俗称电石。

工业品呈灰色、黄褐色或黑色,含碳化钙较高的呈紫色。

其新创断面有光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呈灰色或灰白色。

能导电,纯度愈高,导电性愈好。

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

加水分解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与氮气作用生成氰氨化钙。

电石是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之一。

是乙炔化工的重要原料。

由电石制取的乙炔广泛应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生产方法有氧热法和电热法。

一般多采用电热法生产电石,即生石灰和含碳原料(焦炭、无烟煤或石油焦)在电石炉内,依靠电弧高温熔化反应而生成电石。

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主要生产过程是:原料加工;配料;通过电炉上端的入口或管道将混合料加入电炉内,在开放或密闭的电炉中加热至2000℃左右,依下式反应生成电石:GaO+3C→CaC2+CO。

熔化了的碳化钙从炉底取出后,经冷却、破碎后作为成品包装。

反应中生成的一氧化碳则依电石炉的类型以不同方式排出:在开放炉中,一氧化碳在料面上燃烧,产生的火焰随同粉尘—起向外四散;在半密闭炉中,一氧化碳的一部分被安置于炉上的吸气罩抽出,剩余的部分仍在料面燃烧;在密闭炉中,全部一氧化碳被抽出。

图电石生产工艺流程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