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工作总结
幼儿园管理工作总结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眨眼间我们迎来了20xx年来,在机构领导的关心、帮助、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
努力下,我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卓
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健全和完善我们的内部管理,实施
奉献社会,取信家长,注重科学,开创未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努力形成“敬业、团结、务实、创新”的园风。
使得我们的保教质量更趋完善,社会声誉稳步提高。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园所日常工作的开展
在20xx年初为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我们小能人幼教
机构经过讨论,特提出“创新”和“品质提升”两大工作,其中以“品质提升”为重。
我们在管理方面也做了一系列的
工作。
如人才梯队建设、招生计划的提前制定。
每个月、周
的工作重点的计划、营销口碑计划、园所亮点、品质提升计划、团队绩效考核的实施等。
使管理人员及所有教职员工思
路更清晰,各项工作目标更明确,能力上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我们在加强教师
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也有序的进行中层的工作,从而带动着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老师们也能很好的参与到园所营销招生工作中来,积极出谋划策,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共同开展好园内各项工作。
二、园所工作成效
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作中,我园成功举办了济源市安全和谐
校园交流大会,并得到教体局领导的一致好评。
五月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小能人首届亲子运动会。
9月份在济源市组织的自制玩教具的评比中,我园教师的三
件自制玩教具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好成绩,并代表
济源市参加河南省的评比;
园所在10月份进行了星级评定工作的验收,同样得到教体
局及教办领导对我园的高度评价;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在此也感谢所有老师的辛苦付出,我想在
这几次的活动中我们的老师也有了难忘的经历与锻炼!
三、园所品质提升工作的开展
为了让品质提升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王总首先对园长及
中层进行了“小能人幼教园所经营管理”的培训和学习,让我切实的感受到园所经营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培训使园长在
管理上有了更好地提高。
结合机构品质提升计划,将我园所的品质提升重点设定为“孩子好”学期初我们围绕“孩子好”制定了相应的品质提升计划。
孩子好:主要分为家有趣事的开展和孩子的礼貌用语;生
活课程化、分析幼儿的优势,培养和锻炼幼儿能力的发展。
给孩子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
我们将提升目标逐一分解,根
据各年龄段的不同每个月都会有重点体现。
例如:小班先进
行自我介绍,然后进行节目的表演,(儿歌、手指操、歌曲等);中班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并且对自己有个描述,另加
节目的表演;大班自我介绍、家里都有谁及工作单位、最后
与同伴分享自己身边发生的有趣故事。
并且我园会利用每周
的一、三、五入离园时间让孩子进行“家有趣事”的练习,在月底针对各班级制定的计划进行摸底,了解达标率并提出
下个月的改进措施。
“家有趣事”不仅在入离园时间进行,我们也会利用活动让孩子展现,比如:圣诞节活动、班级期
末展示活动等。
在家有趣事开展期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并且孩子们能够突破自己,大胆进行展示,更进一步加
大了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针对内容还是有点局限,并且孩子的逻辑思维也不是很清晰,只是想到哪说到哪,教师和家长沟通不够,在展现上还是不
突出,所以针对不足会进行改进。
四、园所安全工作的开展
通过品质提升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一直
好评,面对成绩,我们有欣喜和自豪,但面对工作的失误,所有的伙伴也在反思、整改,期望在失败中引以为戒。
但更
多的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不断的监督引导,坚持把“安全”
放在首位,每一个月组织老师进行安全案例的分析和学习,随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及常规教育,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安全卫生的好习惯及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但是由于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疏于安全细节,导致上半年我园发生两次重大安全事故。
所以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扎实做好安全巡检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同时在20xx年11月9日进行了消防演练活动;20xx年11月22日邀请家长入园参与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提高全体师幼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巧。
总体来说,这一年的工作中,所有的伙伴们一起同舟共济,能正确理解和解读机构部署的各项工作,坚决执行共同完成经营的战略目标,充分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较好地完成园所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但是,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团队不是很稳定,园所伙伴的营销意识不够,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2、针对园所教师沟通方面的欠缺,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让教师掌握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和家长作深度的沟通并能引领家长的观念。
3、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中层的锻炼,依据人才梯队建设具体实施,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园所的工作,培养人才。
4、教育教学的扎实开展,扩充骨干教师的力量,特色课程的效果彰显还需要更大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