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休祲.(jìng)苟.得(gǒu)唐雎.(jū)负箧曳屣.(xǐ)B.蹴.尔(cù)徒跣.(xiǎn)皲.裂(jūn)缊.袍敝衣(yùn)C.缟.素(gǎo)耄.老(mào)豆羹.(gēng)冻馁.之患(lěi)D.的.卢(dì)叱咄.(duō)烨.然(yè)燕然未勒.(lè)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B. 援疑质.理(询问)C. 寡人谕.矣(明白,懂得)D.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遣)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B.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C. 仓鹰击于殿上D. 四支僵劲不能动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 分)A.休.祲降于天B. 或.遇其叱咄C. 余幼时即嗜.学D.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5.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2 分)A.贤者能勿丧.耳B. 腰.白玉之环C. 天下缟.素.D. 手.自笔录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A.序,文体名,一般陈述创作主旨、创作经过等;赠序一般是亲友远行时所作,内容多是一些安慰、勉励的话。

B.《孟子》记录春秋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 33 篇,分国编次。

D.《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7.古诗文默写填空。

(6 分)(1)。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2)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漫ft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词句是:,。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8.名著阅读。

(5 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合家大口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1)这段文字节选自讽刺小说《》,作者是。

(1 分)(2)文段中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是什么描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 分)(3)严监生临死之时,作者写众人询问两个指头的意思有什么作用?(2 分)9.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学校要组织“节气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7 分)(1)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 分)①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

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②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2)下面的图片,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2 分)(3)在活动中,需要设计展板介绍二十四节气,下面是对“清明”的描述,请补充完整。

(3 元)清明含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诗意描述:二、阅读理解(40 分)(一)满江红(4 分)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0.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2 分)1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2 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 分)(1)走.送之()(2)礼愈至.()(3)穷.冬烈风()(4)媵人持汤.沃灌()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益慕圣贤之.道马之.千里者B.或遇其.叱咄安陵君其.许寡人C.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D.足肤皲裂而.不知人不知而.不愠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15.文中作者写自己求学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2 分)1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选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学习的勤勉,目的是勉励马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B.虽然作者幼时“无从致书以观”,但“不敢稍逾约”的守信和“弗之怠” 的坚持,使他得以“遍观群书”。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 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凸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三)(12 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范文正公仲淹贫悴①,依睢阳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③游。

会术者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⑤文正怀中。

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范仲淹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⑥我收之。

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⑦。

(选自《东轩笔录》)【注释】①悴:困苦。

②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③术者:术士。

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

④病笃:病重。

⑤内:同“纳”,放入。

⑥俾(bǐ):使。

⑦宛然:依然如故。

1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所恶.有甚于死者()(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会.术者病笃()(4)今汝成.立.()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19.【甲】文中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3 分)20.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

(3 分)(四)季布(12 分)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释】①嫚(màn):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2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B. 欲/以为御史大夫C. 上默/然惭D. 故/特召君耳2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 分)(1)是.时殿上皆恐()(2)人有言其贤.者()()(3)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23.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4 分)(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24.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3 分)三、作文(50 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细品香茗,享受一苦、二甜、三回甘的茶趣;细品六月,欣赏夏日的浓墨重彩;细品唐诗宋词,感叹古韵的典雅;细品身边小事,感悟生活的真谛……请以“细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 600 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