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软件盗版的原因及对策

计算机软件盗版的原因及对策

计算机软件盗版的原因及对策第八组负责人:李德和小组成员(按姓氏笔画):叶其雄刘博威陈杰陈凯李德和杨延峰周好冲赵路明唐晓谢京京2011年5月1日注:李德和为演讲者及PPT制作者,刘博威为论文撰写人,陈杰为评委人,其他人为资料搜集人并作辅助工作。

计算机软件盗版的原因及对策摘要:软件盗版--已成为危害国家、社会、扰乱正常经济秩序的重大问题。

它严重干扰了社会的正常发展,。

在国家三令五申中"打击盗版,支持正版"的情况下,软件盗版仍屡禁不止。

本文联系实际,通过对软件为何被盗版的研究来提出一些有效预防这种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盗版现状盗版原因对策正文:人们的生活也许因为计算机的问世而变得快捷化,高效化。

但如今计算机也给人们带来一些烦恼,那就是盗版软件的猖獗,严重损害了国民形象并影响了软件行业的发展。

何为软件盗版呢?任何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对软件进行复制、传播的行为,或以其它方式超出许可范围传播、销售和使用软件的行为,都是软件盗版行为。

我们来看一下近几年软件盗版的现状。

(单位:%)年度中国全球全球最高(越南)全球最低(美国)200392369222200490359221200586359021200682358821200782389320200880419520全球软件盗版率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软件盗版率呈下降趋势,但所占的比重依旧很高,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那么为什么计算机软件盗版现象屡禁不止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正版与盗版的巨大的价格差(下图就能说明这一原因)。

MicrosoftWindows 7(旗舰版) 产品单用户价格3660元,盗版的却只有几块钱甚至免费。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差距呢?人力资源成本的巨大差异是造成盗版软件和正版软件价格上有巨大差异的原因。

美国的计算机软件人员通常从事的具有原创性的软件开发工作,而中国的软件技术人员通常所从事的工作包括以下两项:第一就是汉化已经由美国软件人员编写出来的英文程序;第二就是破译已经开发出来软件的密码或者“后门程序”,从而为下一步软件大规模的生产做工序上的准备工作。

由此可以看到正版软件和盗版软件在价格上有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相同工作的不同性质而造成的,也就是说一方面是具有原创性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则是机械的,重复的劳安装盗版的原因调查图动。

在美国计算机软件的大本营“加州硅谷”,一个普通的计算机专业的员工的工资水平已经达到138,000USD,而在中国,一个类似的普通计算机专业人员已经属于社会中收入比较高的人群,他们的年收入不过是在60,000-80,000 元人民币之间(7,000-9,000USD)。

这是中美两国计算机软件人员人力资源上的巨大差异。

巨大的盗版软件市场需求量是也是盗版软件市场价格十分低廉的一个因素。

有了价格的优势,盗版软件能够有顽强的生命力,似乎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二,计算机商家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软件与硬件是相互呼应的,在经济学中属于“互补”产品,软件的降价和供应量的增加已经大幅度地促进了硬件的销售,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下表看出很多用户的盗版系统都是由提供。

通过提供盗版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来降低用户使用一台电脑的成本,这样便可吸引更大学生安装盗版系统的多的消费者来购买电脑,从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这样无形中就支持了盗版软件的扩散。

第三,在用户眼中危害的严重性并不大。

请问受害者受到多大伤害?受害者应该说就是那些软件开发商,一个个体的盗版,对于一个开发商来说似乎不算什么;一个群体的盗版却是致命的打击。

然而别人盗版干我什么事?这不像是杀人放火,会使人有很大的负罪感。

只要我个人的行为造成的损害不大也就心安理得了。

这就像是爱护环境一样,一个人乱扔一个口香糖可能不要紧,他个人也可能没有太大的愧疚感。

但每个人都仍一个,那可能就是一个口香糖山了。

第四,软件效果的集中度,即持续时间太短。

现在软件的版本更新异常迅猛,大型软件一年一次,小型的甚至一个月一次了。

这样快的更新速度对消费者不利,刚刚花了大价钱买的软件,就落后了,而盗版有那么便宜,谁还会再买正版呢?第五,盗版传播方式的隐蔽性。

计算机软件是程序代码,由于他很容易保存,一个小小的优盘就可以存很多软件的安装程序。

另外,现在已不再是买光盘来传播盗版软件,而改为网络下载或邮寄这给打击盗版的工作带来不便。

第六,打击盗版的法律还不够完善。

其中从盗版这种侵权行为来说,最重要的缺憾就是以下两个方面:1 就是法律责任中的损害赔偿不明确。

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著作权法》中我们只是笼统地说了对于盗版行为,有行政罚款,民事赔偿制度,但是具体地赔偿方式,赔偿数额等等方面都没有作出具体地表述,虽然有相关司法解释出台,但是造成了各地,各个部门在执法和司法实践中的巨大差别,不利于开展我们的反盗版事业。

2 就是在我们侵权损害的关于“合理注意义务”的不明确规定。

在我们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著作权法》相关法律中只是对“合理注意义务”做了定性上的规定,例如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得使用等等,但是由于赔偿责任的缺失,法律责任的不明确,定量上的不足,使得我们的法律规定不是完善的。

第七,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还不够强烈。

知识产权是西方国家提出来的,我们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得不立法的。

由于时间较短,国民还不是很注重知识产权。

因而也就无所谓正版与盗版了。

有了上述原因,那么盗版软件的存在似乎是必然的。

这样的必然也存在他的弊端。

首先,我们可以明确的一点是“盗版”降低了我们整个民族的创造力。

其次,“盗版”增加了人们的惰性。

另外,盗版这种违法现象扰乱了整个社会完整而有序的阶层排列,使得各个阶层在经济,文化,思想的构成上都形成一定程度的扭曲,而很多直接从事盗版行业的人也因此形成一个新的“既得利益小团体”。

最后,盗版违法现象使得有序得社会经济秩序,法律秩序在知识产权方面变得比较混乱,使得有独特地位人群位置感的失落。

面对这样的现状,难道我们就只有袖手旁观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可以有效地去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

首先。

降低正版软件的价格。

国产软件价格低、服务方便,并在应用软件领域占主导地位,盗版情况整体上要远低于国外软件。

国产软件品牌的稳定发展和规范服务,对于减少盗版行为有积极影响。

因此,扶持国产软件企业、改进国产软件的结构性缺陷、打破软件垄断,是解决软件盗版问题的根本出路。

例如微软在2010年的“校园先锋”计划专项活动中为中国大学生准备了全球最低价的windows7专业版升级密钥及Office2010专业版,均仅售149元。

从下图中也反映了我们的降价目标,即100元以内。

大学生所接受的正版软件价格其次是进行行业转型。

软件行业的的发展不会受制于盗版行为,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对于市场变化的迅速适应。

引导和鼓励软件企业建立产品和经营方式的创新机制,适应软件免费共享模式、向网络增值服务和行业应用软件转型,是更为重要的任务。

比如联合慈善事业,让慈善机构或个人来承担软件的开发成本和推广成本,来免费或低价向用户提供正版软件。

另外,打击盗版厂商、切断盗版渠道是遏制盗版行为的重要策略。

获取盗版软件非常简单方便,购买正版相对麻烦得多,是导致盗版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打击盗版厂商和切断盗版渠道,加大盗版软件获取难度,对于遏制盗版行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有,政府服务要跟上。

反盗版工作涉及版权局、工商局、公安部门、物价局等许多部门,如果单靠一个部门来打击软件盗版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我们能搞个联合执法大队,哪怕它不是专门做这个事情,只是做个协调,可能也好一些。

因为对于企业来说,投诉是比较麻烦的一件事情。

投诉到版权局、工商部门都管不了,只能往公安部门走,但公安部门不了解的,又不接受。

因此,有这个部门,哪怕能接受企业的投诉,企业以后对打击盗版也会比较有信心,因为对于企业来说,大部分还不会走到法院,因为时间实在太漫长了。

对于企业来说只要能把盗版阻止住,他们也就满意了。

再者,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定。

立法应做到有法可依,对于一些违法现象争取做到处罚措施法律化,而不是抽象的规定为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

从保护计算机软件的角度出发,建议在有关这类盗版诉讼中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盗版纠纷由于未经授权的计算机软件删除非常方便,证据不利于收集、提取,对于原告方是不利的。

如果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将举证的责任交给被告,有被控实施盗版侵权行为一方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才能免除自己的责任。

最后,在持续开展年度软件盗版率研究的同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以澄清错误概念、提高群众对知识产权的的认识水平。

最终用户是盗版存在的脊梁骨,只要失去这根脊梁骨,那么,盗版软件就会烟消云散。

也就是说,如果人们都不在使用盗版软件,那么盗版软件提供商就不会获得利益,它自然也就不再生产了。

当然实现往往是有困难的,有太多的因素需要考虑。

但是我想,只要我们自己不给这一工作带来阻力,这也算是一种变相支持。

这样,慢慢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支持这件事,到时候,使用盗版软件的人自然会下降。

参考文献:1《软件盗版为何屡禁不止》案例分析胡慧平2计算机软件盗版分析孙麒3计算机软件盗版的法学分析与法律规制孙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