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责任》PPT课件

《法律责任》PPT课件

②附加刑(从刑)是既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 用的刑罚方法。即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之 后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 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 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 立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二、违反会计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违法行为(经常有多选题)p50-p53
。( ) [答案]×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答案:对
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方式。()答案:对
单选题
例题1·单选题】某职工到北京出差,实际支付住宿费 1100元,却开出2400元的发票到单位报销,后被查 出。应给这一职工的处罚是通报,并处( A ) A.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B.5000元以上100000元以下的罚款 C.3000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D.5000元以上100000以下的罚款
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 种不利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对违法者的制裁。 《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两种责任形式:一是行政责 任;二是刑事责任。
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责令限期改正;罚款;行政处 分;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追究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是因违反行政法或行政法规定而应承 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主要有行政处罚和行政处 分两种方式。
(4)国家工作人员——行政处分
(5)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020/11/6
11
• 2、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 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注意5项惩罚 方式)
隐匿,是指故意转移、隐藏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 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销毁,是指故意将
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 告予以毁灭的行为。 (1)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的——通报(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3)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4)国家工作人员——行政处分 (5)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某企业为一客户虚开销货发票一张,并按票面金额的20% 收取好处费
C.企业某现金出纳将一张报销凭证上的金额6000元涂改为80 00元
D.购货部门转来一张购货发票,原金额计算有误,出票单位 已作更正并加盖出票单位公章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 于违法会计行为的有( ABCD)。
8项违反会计核算、1项违反会计监督、1项违反 会计人员。
(二)处罚方式(谁来罚)
(1)责令限期改正――(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2)罚款。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同上)
(3)给予行政处分。(本单位)
(4)吊销从业资格证书。(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比较
不同项目 追究的违 追究责任 法律后果
法行为不 机关不同 不同
形式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一般违法 行政机关 一般严厉 行为
犯罪行为 司法机关 相当严厉
2020/11/6
5
2、刑事责任包括两种:刑罚和犯罪。
(1)刑罚
①主刑。对犯罪分子只能判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 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院)
2020/11/6
7
2020/11/6
8
二、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的法律责任
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包括: (1)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2)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3)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 (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中的会计处(科)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中的财政监察处
【例题4·单选题】行政处分的对象仅限于(C )。
A.公民 B.法人 C.国家工作人员 D.其他组织
【例题5·单选题】财政部门可以依法对违反《中华
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作出行政处罚, 该财政部门是指( B ).
情节恶劣的,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根据《刑法 》规定,对犯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处3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行政责任:
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 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的补救措施:
(1)恢复其名誉。
(2)恢复原有职位、级别。
• 3、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 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造虚假财 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 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授意,是指暗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指使,是指通过 明示方式,指示他人按其意思行事。强令,是指明 知其命令是违反法律的,而强迫他人执行其命令的 行为。
三、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 1、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 务会计报告的行政责任。(注意5项惩罚方式)
(1)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的——通报(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3)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 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不同
不同 形式
对象
对象的 属性
行政处分 国家工 个人 作人员
形式
荣誉、 资格、 职位
执行机 关
内部行 为
行政处罚 各种违 个人、 法者 单位
2020/11/6
荣誉、 财产、 人身
外部行 为
3
(二)刑事责任
1、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因其犯罪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法》所必须承受的,由司法 机关代表国家所确定的否定性法律后果。 刑事责任主要包括犯罪和刑罚
【例题6·多选题】在下列行为中,尚不构成犯罪的,
可对单位处以3000元以上50000以下罚款的违法行为有
(ABCD )。
A.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
D.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感谢下 载
判断题
任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 答案:对 对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除对单位负责人依法进行处罚外,还应当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如恢复会计人员名誉、原有职位、级别。( )答案:对 伪造会计凭证,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的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
多选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的有(ABD A.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的行为 B.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C.未在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 D.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行为
)。
3.下列( )属于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 (AC)
A.某业务员将购货发票上的金额50万元修改为80万元报账
(6)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7)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行为。 (8)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 (9)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
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 (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行为。
A.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B.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C.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D.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例题7·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故意 转移会计凭证的会计人员应处以(B)。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C.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D.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例题2·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对随意变 更会计处理方法的会计人员应处以(A)。 A.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C.3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D.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例题3·单选题】对违反《会计法》行为实施行政
处罚的主体只能是( B)。
(1)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的——罚款: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 下的罚款,
(3)国家工作人员——行政处分
• 4、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 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 以及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的补救措施
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的刑事责任:
A.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B.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C.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D.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
【例题5·多选题】以下项目属于违法行为其责任人应
承担的法律责任(AB )。
A.私设会计账薄
B.毁损灭失会
计资料
C.隔夜登记会计账簿
D.未将取得的原始凭证送交会计机构
A.乡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县级以
C.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D.省级以
【例题6·单选题】某单位违反《会计法》的规定, 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余某担任本单位会计机 构负责人。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可以对该违法行为直 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