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织造布性能测试复习内容第一章绪论一、非织造布的特点1.非织造布是纺织、化工、塑料、造纸工业的交错边缘产品;2.非织造布产品外观、结构多样化;3.非织造布使用范围广二、非织造布的结构(一)非织造布与机织物、针织物的结构区别机织物、针织物是以纱线或者化纤为基本原料,按一定的几何结构经过交织或编织而成;而大多数非织造布则是靠纤网与加固系统形成其基本结构(二)非织造布的几种典型结构非织造布结构就纤网形式而言,可分为:纤维平行(纵向)排列、(纤维交叉排列)、纤维横向排列和纤维杂乱排列的纤网。
1.纤网由部分纤维得到加固结构:1)由纤维的缠结得到加固——针刺、水刺;2)由纤维形成线圈结构得到加固2.纤网由外加纱线得到加固的结构3.纤网由黏合作用得到加固的结构1)由黏合剂加固:分为点黏合结构(使用的黏合剂最少,黏合效果和非织造布机械性能最好)、片膜状黏合(最常见,浸渍法、喷洒法多为此结构)、团块状黏合以及局部黏合(多用印花的方式,可控制)。
2)由热黏合作用加固分为点黏合、团块状黏合以及局部黏合。
注意:没有片膜状黏合,因为:热熔纤维即使在熔融状态时也不像液状黏合剂那样具有流动性。
三、非织造布测试的意义1.保证产品质量;2.降低消耗(简述题自行适当补充)正规仲裁测试是在标准状态下进行是为了便于比较在不同状态下的相对值。
标准状态(二级标准)是指:温度 20+2℃,相对湿度RH 65 ±3﹪另:一级标准:温度 20+2℃,相对湿度RH 65 ±2﹪三级标准:温度 20+2℃,相对湿度RH 65 ±5﹪取样的原则:①不去布边、布头;②避开孔洞、残次、污渍;③避免连续取样第二章非织造布用纤维原料及性能测试一、纤维性能对非布性能的影响1.长度:一般而言,长度越长,则非布强力↑2.纤度:一般说,在纤网定量相同条件下,线密度越小,纤维根数越多,纤维之间接触面积增加,则纤维间黏合面积增加,且纤维间的相对滑移阻力增加,故非织造布强力↑。
但纤维过细时,则梳理成网有困难。
3.卷曲度:卷曲度不足的纤维成网困难,且纤网均匀度不佳;高卷曲度的纤维,纤网变形少,可改善成品的手感弹性,提高成品的强力;但过高时梳理困难。
4.截面形状:对成品性能有显著影响,表现在:①硬挺度不同;②截面形状不同时,同样纤度纤维的表面积不同;③反射光线、吸收光线的能力不同5.摩擦系数:较大时,纤维间的阻力增加,非织造布强力增加,但过大时,针刺时易造成断针。
6.强力: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纤维强力大,则非织造布产品强力就大。
二、非织造布用纤维及其主要性能原料分为三大类:天然纤维(棉、麻、毛、丝、椰壳纤维)、化学纤维(黏胶、涤、锦、丙、腈、维及高性能纤维)、无机纤维(玻璃、陶瓷等)(一)天然纤维1.棉纤维:纵向扁平带状,天然转曲;横向腰圆形,有中腔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手感柔软,吸湿性好(公定W11.1,标准W7~8)主要用于水刺卫材2.麻纤维:纵向较平直,有横节、竖纹;横向(苎麻)腰圆形,有中腔,胞壁有裂纹(亚麻)多角形,有中腔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耐碱不耐酸不同品种的麻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范围苎麻生产抛轮布黄麻一般制造针刺地毯、簇绒地毯基布亚麻可生产缝编、针刺非布3.毛纤维:纵向呈鳞片状覆盖的圆柱体横向(近似)圆形主要组成为角朊细胞(一种不溶性蛋白质),弹性好,吸湿性强(W15~17),保暖性好,有缩绒性用于生产毛毯及保暖材料4.丝:分为桑蚕丝和野蚕丝(分为柞蚕丝和蓖麻蚕丝)一根蚕丝由两根丝素外覆丝胶组成。
纵向平滑;横向未脱胶的单根蚕丝截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除去丝胶的单根丝素截面呈圆的三角形良好的伸长,弹性和吸湿性,光泽好,价格贵。
仅用下脚料生产一些湿法及水刺非材5.椰壳纤维:刚度大,弹性好,采用针刺工艺加工成沙发等得填料6.废纤维主要用于填料(二)常规化纤1.黏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吸湿性好(回潮率12~14)用于卫材及服装衬里材料,湿强大大低于干强2.聚酯:强度高,耐冲击强度好,初始模量高,回潮率为0.4~0.5。
广泛应用于干湿法及纺黏法非布3.聚丙烯:回潮率为0,吸油性好,低熔点,用途广,多用于土工合成材料,吸油材料4.聚酰胺:耐磨性最好,主要用于服装衬基布,造纸毛毯、地毯、合成革基布等5.聚乙烯醇:水溶性(三)其他可降解纤维1.木浆纤维:用于卫生产品,吸湿性和成本较低;2.聚乳酸纤维PLA:应用广泛,如农林渔业,医疗等;3.甲壳质纤维:医用四、非织造布纤维的鉴别步骤:先确定大类,再分出具体品种,最后做验证。
混合产品要做定性及定量分析。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药品着色法、溶解法、熔点法、密度法及仪器分析法。
其中,目测法最为简单,适用于鉴别加工前的散纤维;燃烧法通过观察燃烧时特征,适用于鉴别散纤维与布;药品着色法适宜于鉴别未染色的纤维、纱线或织物,常用的着色剂是HI纤维着色剂;溶解法适于各种形式的纤维、纱线、非织布、混合制品,特别适合于分析混纺产品的纤维定量分析五、纤维基本性能指标的测试1.长度测试方法:中段称重——用手扯法将纤维梳理整齐,切取一定长度的中段纤维,在过短纤维极少的情况下,总重量与中段重量之比愈大,纤维的平均长度愈大2.线密度测试方法:中段称重法、气流仪测平均线密度。
对圆形截面纤维可直接测量纤维直径。
多用中段称重法。
评定指标有:特数、分特数、公支数、旦数3.卷曲度评定卷曲性能的指标有:单位长度的卷曲个数、卷曲的深度和耐久牢度。
一般测定单位长度的卷曲个数、卷曲率、剩余卷曲率、卷曲弹性率、弹性恢复率。
4.密度测试方法:多用密度梯度法。
将两种密度不同而又不能相互混合的液体适当混合,以不同的混比制成密度由大到小的密度梯度管。
在用标准的比重秋放入梯度管内,以标定出不同部位混合液体的密度,将试样投入管内,根据纤维试样稳定后所在位置与标准球位置比较,通过计算求得纤维的比重。
5.纤维的吸湿性指标:回潮率和含水率公定回潮率、标准回潮率、标准重量回潮率的测定多用烘箱法6.纤维的热学、电力学性能导热性能用导热系数来表示。
导热系数小,热绝缘性强,保暖性好。
大多数合纤受热后,随温度变化,可处于玻璃态、高弹态、黏流态,最后软化,熔融。
纤维的电力学性能主要包括纤维的电阻、静电现象和介电性等。
其中电阻包括表面比电阻、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
一般采用质量比电阻。
表面比电阻Ω:电流通过物体1㎝×1㎝表面时的电阻,表示物体表面的导电性能体积比电阻Ω*cm:电流通过截面积1㎝2,长1㎝的物体内部时的电阻,表示物体内部导电性能质量比电阻:长1cm,质量为1g时电阻的值,单位是Ω*g/㎝ 2六、非织造布用纤维的选配1.要进行选配的原因纤维是非织布产品的基础,原料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性能和用途。
因此,在产品设计和加工中,首先应选择合适的原料。
纺织纤维都可当做非织造布的原料,但必须进行合理的选择,不同的原料适合制作不同的产品,什么原料能够达到产品用途的要求,故原料的选用有重要的意义。
2.选择原料的基本依据①首先根据原料的性质和产品的使用要求来选择;②在满足使用性能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价廉、易于购买的纤维原料。
3.非织造布加工技术对纤维主要物理机械特性的要求⑴成网及加固对纤维原料的要求干湿法主要考虑纤维的长细度、比重、摩擦系数、卷曲度、耐热性、导电性、均一性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度和线密度。
机械加固主要考虑纤维的机械强度、伸长,纤维的表面形状,纤维的表面摩擦系数,静电特性。
化学加固主要考虑纤维的表面形状、吸湿性或膨润度,与黏合剂的黏合效果及烘燥、焙烘阶段纤维的耐热性等要求热黏合加固中,对作为黏合介质的纤维,主要应当考虑其热熔特性;对作为主体结构的纤维,则应当考虑其耐热性,热收缩性,受热后机械性能的变化。
4.非织造布的用途对纤维原料的要求①土工布:土工布埋在地下要求耐酸碱,根据不同要求承受各种力的作用,通常选用丙纶和涤纶为原料,加工方法可用干法或纺黏长丝法;专用于过滤的土工布要求效率高、滤速快,所选用的纤维以及成品结构都要有合适的强度、弹性、硬挺度、孔隙率、透气性以及耐化学性和热性能。
所用纤维为丙纶、涤纶和黏胶纤维。
②建筑用屋顶毡基材主要选用涤纶,以黏法长丝法最佳,③抛磨材料要求纤维具有高蓬松性,且具有较高强度和韧性。
多用锦纶、涤纶,卷曲好的纤维。
④电气类用布要求纤维能少吸潮或不吸潮,耐高温,介电性好,一般使用涤纶,高级的可用芳纶⑤保暖絮片多采用硅整理的中空或多孔三维卷曲PET、PA。
要求质轻、尺寸稳定,保暖性和弹性回复性好。
⑥造纸毛毯主要用羊毛、锦纶,要求尺寸稳定,耐磨性、耐化学性好。
⑦丰收布原料以丙纶、涤纶最多。
七、名词解释1. 回潮率:纤维中水分重量与纤维干重的百分比值。
2. 公定回潮率:在进行贸易和成本核算中,为了对纺织纤维的回潮率做了统一的规定,这个回潮率称为公定回潮率。
3. 标准重量:纺织材料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称为公定重量,又称标准重量。
4. 质量比电阻:表示长1CM重1g的纤维束两端间的电阻值。
6. 导热系数:材料厚度为1M、表面之间的温差为1℃时,1H内通过1m2的纤维材料传导的热量的焦耳数。
单位为J/(m*℃*h)7. 初始模量:纤维伸长1%时所需的应力。
反映纤维受拉力很小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8. 蠕变:纤维非织造布在一恒定拉伸外力的作用下,其变形随受力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的现象。
9. 断裂强度:单位纤维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10. 断裂强力:纤维拉伸到断裂时所测得的最大的力。
11. 断裂伸长:纤维受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量与原长的百分比。
第三章非织造布特征指标及测试非织造布最基本的性能指标有定量、厚度、均匀度和回潮率。
一、定量1.定量是指单位面积的质量,g/㎡,又称面密度。
要求不严格,一般根据产品的用途要求而定。
一般土工布为150~750 g/㎡(铁路用250-700 g/㎡,水力用100-500 g/㎡);衬布为25-70 g/㎡;絮片类为100-600 g/㎡;汽车过滤材料140-160 g/㎡,过滤毡800-1000 g/㎡,超纤滤料10-100 g/㎡。
2.测试调湿(不影响实验结果时可省略)后,取10×10cm或20×20cm的正方形(一般针刺地毯采用)或用圆刀取样器切样面积为100cm2,3~5块,也有10块的,取样时最好沿非布的对角线方向进行。
然后称重,计算平均单位质量面积(结果取整数)、变异系数。
二、厚度厚度是指在承受规定的压力下的布两表面之间的距离。
范围0.06mm-10n(n+)mm测定用厚度仪。
通过测定厚度来测定纤网不匀的测定原理是当纤网从短棍与长棍之间通过时,随着纤网厚度的改变,短棍可做上下位移。
这个位移被短棍上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所探知,将位移值转化成电信号输出,经过一套放大线路,可得到与厚度呈线性变化的电压值,再经过笔式或光线记录器记录下来,或同时显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