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

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在市场化的今天,产业化和特色化已成为成熟农产品产业的发展趋势。

本课题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对江山猕猴桃产业进行实地调查,基于获得的相关详实数据,结合产业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及一些经济学原理,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及面临的威胁,进而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江山猕猴桃产业;产业化发展;swot分析一、引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必须把解决”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条具体道路之一。

在该政策背景下,衢州市也先后发布了《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衢州市”345”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的通知》和《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若干意见》,为衢州市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和特色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猕猴桃作为”水果之王”①,消费潜力巨大。

近年来,猕猴桃的消费量每年以20%的比例递增,市场发展和需求潜力在不断扩大。

猕猴桃产业是江山市的果品支柱产业,同时也是江山特色农产品的代表。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猕猴桃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分散化经营的困境仍然存在,江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还有一些瓶颈尚未突破,江山市没能把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二、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概况江山市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门,也是华东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长三角”和”珠三角”辐射内陆的”桥头堡”。

境内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显著,自然资源丰富。

江山市至今已有25年的猕猴桃栽培历史。

经”九五”期间大发展后,猕猴桃种植面积曾达41716亩,产量最高时达8500多吨,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五大猕猴桃基地之一,更被称为”中国猕猴桃之乡”。

据调查,现有的产业整体效益有所显著。

猕猴桃平均单产提高到840公斤,鲜果商品果率达80%以上,中华系列品种价格从一般1.2元/公斤左右提高到2.0元/公斤,美味系列品种从一般3.4元/公斤左右提高到6.0元/公斤,种植效益大幅提高,2009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

但由于江山猕猴桃尚未形成完全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存在着特色未突出、技术推广不到位、采后处理加工能力薄弱等问题,加上近几年实施的”下山脱贫”工程和平原地区由于气候不适宜造成原有园地荒废等原因,产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三、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swot分析法是基于对分析主体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竞争中的机会、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将资源和行动聚集在分析主体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为制定提升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清晰思路的一种分析方法。

本文利用swot分析模型,着手从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对江山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探究适合江山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优势分析(s)1、自然条件优越江山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毗邻江西、福建;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无霜期250天左右,年降雨量1650-1850毫米,日照时数2000多小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猕猴桃种植。

2、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扎实,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经过江山人民26年的不懈努力,为今天的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也为江山猕猴桃打响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3、交通便利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处,境内浙赣铁路、黄衢南、杭金衢高速公路、205国道横贯而过。

境内建有浙西最大的铁路货运场,与上海、杭州、宁波、温州等经济发达城市的时空距离在5小时以内,为猕猴桃鲜果的运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运输条件与基础保证。

4、基地规模较大,产量较高江山市现有基地面积1.5万亩,产量达1.2万吨。

栽种基地主要分布在塘源口乡、双溪口乡、廿八都镇、峡口镇大峦口片。

猕猴桃已成为江山市山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5、栽培技术日益成熟自猕猴桃商品生产基地建立以来,先后与国内多家科研单位建立起较为密切的技术攻关、引进、协作关系。

江山市于1998年制订了《江山猕猴桃》省级地方系列标准(db/t226-1998)②,2003年,为适应市场需求,修订成《无公害猕猴桃》省级地方系列标准(db33/226-2004),发布实施了无公害猕猴桃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使江山猕猴桃的生产和管理逐步走上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6、销售已形成一定的渠道江山市现有100多猕猴桃贩销户,队伍比较稳定,同时周边的玉山、广丰、上绕、义乌等地客商纷纷上门收购鲜果,产品销往上海、宁波、杭州等我国大中城市及金华、义乌及江西等地。

7、拥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江山猕猴桃曾荣获全国第二届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全国第八届农产品展销会金奖、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会银奖、浙江省首届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产品奖、二次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浙江省精品水果展示会一等奖、一次国家名牌产品、二次省名牌产品,先后被认定为绿色食品、浙江省森林食品和浙江省绿色农产品。

2011年1月19日经核查审定,江山市被评为”中国猕猴桃无公害科技创新示范市”。

8、有机肥资源优势江山市是中国白菇之乡、浙江省畜牧大市,发展中的食用菌产业平均每年可产2.5万吨菌渣,发达的畜牧业平均每年可产畜禽粪便70万吨以上,为猕猴桃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保障。

(二)劣势分析(w)1、江山市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未突出地方特色江山市现有特色农产品有蜜蜂、白菇、生猪、蔬菜、水果等。

水果产业是传统特色产业,多年来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2008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82333亩,产量68740吨,总产值近亿元,在全市种植业中占有较大比重。

其中,柑桔面积5.2万亩,产量4.5万吨;猕猴桃面积1.5万亩,产量8000吨。

表1 2008年江山市水果种植情况一览表资料来源:江山市农业局文件水果生产以柑桔为主,面积和产量占水果面积产量的63.2%和65.5%,2008产值达3720万元,在干鲜果生产中居于老大地位。

此外,还有其他水果种类。

猕猴桃作为江山市的特色产业,面积和产量却仅占水果面积产量的13.3%和13.6%,而其产值达到了3200万元,占水果当年产值的1/3。

由此可见,江山市特色农产品的产业结构呈现不合理状,作为特色的果品,猕猴桃具有极大的产值和经济效益,而特色农产品产业结构分布的不合理限制了其种植规模,严重阻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

2、从猕猴桃本身来看,主导品种不明显,品种种植比例欠合理产销矛盾突出其一,江山猕猴桃主要有软毛中华猕猴桃、毛花猕猴桃(硬毛)两大类。

其中软毛中华猕猴桃又有四个变种。

各种变种在当地均有种植,主导品种不明显。

其二,中华系列品种以”早鲜”(79-5)、”金丰”(79-3)为主,种植面积有870亩,占实际总面积的73%。

美味系列品种以”海伍德”、”徐香”为主,种植面积为312亩,占实际总面积的26%。

由于中华系列品种(特别是中熟品种金丰)不适应市场需求,而美味系列品种在种植比例上远低于软毛品种,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效益得不到显现。

3、未形成规模化经营,大多为农户分散经营一家一户的栽培模式,使得技术传播慢、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经营成本高、产品规格千差万别、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同时,对农药残留检测与质量监控缺乏有效的办法,给产品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林业局果业办科技人员告诉我们,江山市猕猴桃产业基地仍属分户经营、粗放管理,其科技含量低,缺乏良种,导致种植面积明显萎缩,品质下降。

4、生产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猕猴桃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在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施肥方法、适期采摘等方面,管理尚不能全部按标准实施,导致产量、品质、效益与预期目标有差距。

另外,由于技术干部短缺、农民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猕猴桃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5、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农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品牌推广等环节欠缺,且产后加工和销售的龙头带动作用不够强从现今产业发展看来,鲜果采摘后直接由贩销户从果农处收购,大部分经装袋装箱后,直接运往上海、杭州等我国大中城市,只有小部分进入加工企业。

由于目前仅有两家小规模的蜜饯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江山猕猴桃产业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其深加工和销售非常欠缺,且并未将其品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6、农户素质较低,基础设施较差江山市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均相对落后。

且江山市山地面积较广,山区人口占有一定比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推广。

据调查,农户大多为四、五十岁的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早摘、摘青现象严重。

另外,由于猕猴桃大多种植在山地,受自然条件限制,水、电、路、沟渠等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而猕猴桃还存在未搭架或搭架不科学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猕猴桃的正常管理工作。

7、资金欠缺,投入不足江山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现有资金主要由农户自筹,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

基本没有信贷资金。

据了解,2009年全市猕猴桃产业的扶助资金,仅靠林业部门发放了12万元,这对亟需产业升级的猕猴桃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

(三)发展机遇分析(o)1、全国猕猴桃产量及人均占有量极少,发展空间及市场潜力巨大据有关资料反映,到2001年底,全国猕猴桃总面积为5.6万公顷,年总产量为50万吨,仅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0.5%。

且据市场分析:猕猴桃消费量每年以20%的比例递增,市场发展和需求潜力巨大。

从国际市场看,意大利、新西兰等国家消费量大,日本、希腊等国每年需大量进口,东南亚和中东各国基本不产猕猴桃,全部依赖进口,出口市场潜力也很大。

2、猕猴桃产业培育相对难度较大,不易”跟风”猕猴桃的产、运、销、加等产业体系建设要求严密,建设难度较大,不易”跟风”生产。

而一旦产业建成,又有其它水果无与伦比的独特优势。

3、政策优惠措施逐步推广江山市为鼓励果农种好猕猴桃,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发展1亩猕猴桃基地补助100元;新搭猕猴桃水泥架1亩补助200元;凡是运输猕猴桃在开通绿色通道之后,进城车辆不收进城费等。

(四)面临的威胁分析(t)1、基地面积锐减,总产量不足,市场占有率低由于白水坑水库淹没了原先最大的周村乡、定村乡猕猴桃基地,加上近几年政府实施的”下山脱贫”工程和原有园地荒废等原因,2005年全市猕猴桃普查实际面积为1192公顷,仅占累计面积的40.6%,猕猴桃产业受到很大影响。

至2009年止,全市猕猴桃面积仅保留1005公顷,产量5000多吨。

另一方面,由于果农对园地的管理水平较低,部分园地失管,导致产量相对不足。

全市的1005公顷园地,常年产量只能以5000吨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