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小班吹画教案

幼儿园小班吹画教案

幼儿园小班吹画教案【篇一: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吸管吹画》教学叙事】小班美术活动教学《吸管吹画》教学叙事奉化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张薇【活动背景】:早在古希腊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就已在其作品中论述艺术及艺术教育的作用。

他们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对美的认识和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日,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儿童观察能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但是,在幼儿美术教学的具体实践中,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前苏联教育思想的一些影响,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

在培养目标上,以知识技能为中心,忽视幼儿整体素质和原创性的培养;在教育内容上,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忽视幼儿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在教材选材方面,强调选材的计划性,忽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针对上述出现的不足,为此,我设计了融认知、情感、表现为一体的吸管吹画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在这次活动中,为了能给幼儿创造一个更为广阔自由感受与表达的空间,我试图摆脱具象的艺术表现方法,引导幼儿尝试用吸管蘸颜料随意吹画,感受色彩的美丽,并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表示。

【过程实录】一、活动目的:能用吸管蘸颜料在白纸上随意吹画,并在玩色中发现色彩的变化,感受色彩的美丽,同时让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能用简单的语句大胆的介绍自己的画,从中发展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每组三种颜色(红、黄、蓝)、调色盘、幼儿作画用纸、抹布、吸管、旧报纸。

三、活动过程:引题----幼儿玩色-----讲评作品引出课题师: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今天我们就用吸管来画画。

(吸管也可以画画?引起幼儿兴趣)幼儿玩色{一}提出作画要求{二}幼儿自由练习(给幼儿创作空间)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引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图画。

2、提醒幼儿别把衣服、图画弄脏。

(分析: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的参与式指导是很重要的,教师既要尊重幼儿独特的方式,又要引导幼儿有兴趣地进行各种新的尝试。

同时要提醒幼儿注意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体现了保教结合的原则)三、讲评作品1、教师找出想象力丰富的作品,引导幼儿进行想象它像什么?2、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图画,画了什么?它在干什么?幼1:我画的是我的手印。

幼2:我画的是怪兽,奥特曼打怪兽(做出奥特曼的动作)幼3:我画的是小河,还有一只青蛙在吐舌头。

……………幼6:我画的是小白兔,小白兔在吃草。

幼7:咦!绿色是怎么来的?桌上没绿色呀?幼6: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就变成了绿色。

师:是吗?请每个小朋友在自己纸上试一试,并讲讲自己的新发现。

幼7:不对!黄色和蓝色混在一起才是绿色。

幼8:我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就变成橘黄色了。

幼2:红色和黄色、蓝色混在一起变成了乱七八糟的颜色了。

………………..生成课程: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做混色实验,验证:黄色和兰色混在一起会变成绿色,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会变成橘黄色…鼓励幼儿再次操作,去发现颜色的变化。

(分析:我们常说我们的课程应是动态发展的,什么是发展?这就是发展,活动中幼儿自由讨论、辩论、联系、联想,他们发现桌上只有红黄蓝三色,却在纸上发现了绿色,绿色是怎么来的?教师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让幼儿自由讨论。

当孩子说“黄色和红色混在一起变成绿色”的时候,教师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而是请每个小朋友在自己的纸上试一试,并讲讲自己的新发现。

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探索。

师幼的相互作用基本上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问题为出发点,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小结:小朋友都很能干,用吸管吹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图画,还发现了几种颜色加在一起做好朋友,会变出另一种漂亮的颜色。

【活动分析】:小班幼儿喜欢涂涂画画,而且想象力丰富,能把自己的作品联想成许多人物和事物,吸管吹画的形式又是没有接触过的,很有吸引力,因此这个活动深受幼儿的喜欢,整个活动中幼儿能主动参与,兴趣盎然,体现了幼儿对吸管吹画的极大爱好,活动效果很好。

从这个活动中可以看出: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教学方案能深化教学意图,提高教学效果。

剖析这个活动,可以发现: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充分发挥了开发课程资源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符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吸管吹画活动设计和进行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纲要的这一精神。

在课堂上,当孩子提出:“绿色是哪来的?”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而是机智地请幼儿在自己的纸上试一试,从中去发现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调动了幼儿主观能动性,幼儿的直接体验不断加强,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同伴间的交流、探讨,主动积极地建构新的知识和经验。

教师敏感地发现这一举动对幼儿的教育价值,成功地生成了第二个活动-----探索颜色的变化,从而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结合。

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 教师需要根据活动进展和幼儿反应,将事先准备的内容和活动设计转换成“活”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师应具备生成课程的能力。

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能否充分利用和合理开发这些资源也能考验和锻炼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只有细心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现象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才能生成新的教育内容。

课堂上,孩子是否都各尽所能,积极参与,感到踏实和满足,则是衡量生成课程的标准。

只要教师的预设服务于孩子的活动生成,善待每个孩子在活动中的生成资源,将知识融入生命,让孩子体验自我成功,就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为孩子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动态发展的人。

一句话,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

2007.5【篇二:小班礼仪活动教案】小班礼仪活动教案日常生活礼仪1、了解正确的称谓及常用的礼貌用语。

2、能有礼貌地自我介绍,见面时会互相问候。

3、懂得拜访礼仪和招待客人的礼仪知识。

4、有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目光注视对方。

5、有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

6、懂得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7、喜欢与人交往。

邻里关系礼仪1、知道应与邻居友好相处,碰到邻居会打招呼。

2、到朋友家拜访,穿戴整齐有序,不穿睡衣,先敲门,不可悄悄自己开门进去。

3、在家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吵扰邻居。

现代通讯礼仪1、学习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礼仪知识。

2、知道不能随便打别人的电话,要正确拨号。

3、称呼正确,说话有礼貌。

活动一:蓝色的树叶活动目标:1、体验作品中人物的情绪,知道同伴之间互相帮助会使人快乐。

2、喜欢听自己生活中的小故事。

活动准备: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树叶或树叶图片;图画纸;油画棒;音乐磁带、木偶两个、教学图片。

活动指导:一、出示蓝色的树叶,启发幼儿展开想象“为什么这片树叶是蓝色的”。

二、演示木偶,讲述故事第一遍,提问:1、故事中有谁?2、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故事第二遍。

四、拓展幼儿思维,组织幼儿讨论1、莲娜的树叶为什么是蓝色呢?2、为什么卡佳老是不把绿颜色的铅笔借给莲娜?3、如果我是卡佳,你要怎样做?五、结合生活实践,启发幼儿要互相帮助,学习礼让需要帮助的朋友。

活动二:下雨天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按顺序讲出图片中发生的事情。

2、学习词语:滑倒、扶3、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幼儿学习包《语言讲述活动下雨天》、音乐磁带《《大雨和小雨》、头饰若干活动指导:一、音乐律动引入活动。

二、结合生活实践,引发幼儿展开讨论“下雨天,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三、出示教学挂图第一张,遮住小猪出场的图景,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1、挂图中是什么天气?2、图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3、小羊滑倒了,该怎么办呢五、教师逐下出示教学挂图2、3、4,引导幼儿讲述小羊、小猪滑倒后的事情。

学习词语:扶、互相帮助。

六、完整观赏图片,启发幼儿讨论“小猪做得对不对?小羊做得对不对?你喜欢谁?七、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角色,参与表演,请其他幼儿边看表演边大声讲出表演的内容。

活动三、与天线宝宝交朋友活动目标:1、喜欢观看动画片,乐意跟着画面na \ma 的发音。

2、说出动画片中角色的名字和颜色。

活动准备:天线宝宝的木偶、天线宝宝的动画片、四种颜色的胸卡活动指导:一、组织观看动画片《天线宝宝》,帮助幼儿记住人物的名字。

二、结合vcd,借助“天线宝宝”木偶,引导幼儿学习发“nana\xixi\bobo\dingding等人物名字,让幼儿发准“a\o\i\ing的音。

三、再次观看动画片,结合“天线宝宝”的图像,引导幼儿认识红、黄、兰、绿四种颜色。

四、拓展幼儿思维“你喜欢什么颜色”五、游戏“找宝宝”1、师讲解游戏规则:乐曲《找朋友》响起,幼儿随着乐曲跳舞,音乐一停,幼儿根据自己胸卡的颜色找相同颜色的天线宝宝,找到了宝宝后,说:“我找到了**宝宝,**宝宝穿着*色的衣服。

2、幼儿游戏2~3次。

3、幼儿找与自己胸卡颜色相同的同伴交朋友。

活动四:小兔生病了活动目标:1、学习短句“我送给**”2、乐意参加游戏,初步懂得互相关心。

活动准备:1、幼儿已认识过小兔、能说出几种常见水果、食品的名称;2、小兔及其他动物头饰若干、道具若干(萝卜、水果)3、场景布置“小兔的家”4、请大班幼儿协助表演《小兔生病了》活动指导:一、以《小兔生病了》情境表演引入。

二、围绕情境表演,引导幼儿内容复述表演内容。

提问:小兔生病了,小动物们是怎样关心他的?(启发幼儿练习用短句“我送给你**或我把**送给你)三、游戏“小兔生病了”1、师讲解游戏规则:四位大班哥哥姐姐扮商店营业员,幼儿人手一个小篮,沿着布置好的情景(过小桥———跨洪沟——钻山洞)前行,一路走到商店里进行购物,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

2、引导幼儿带着礼物去看望小兔,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四、以《幸福拍手歌》结束活动。

活动五:拉大锯活动目标:1、学习正确发“拉”、“锯”、“你”等字音,学习动词“拉”。

2、初步懂得与同伴友好地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活动指导:一、教师合作拉大锯,引导幼儿猜测“我们在做什么”二、结合动作演示,学习儿歌《拉大锯》1、个别练习。

2、小组练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