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极格局动摇(新兴力量的崛起)wo

两极格局动摇(新兴力量的崛起)wo


麦克阿瑟和日本天皇裕仁
表明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遏制转向大力扶植
重视科技和教育--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 课 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居世界首位 日本引进技术的模式是:
1、原因
(1)经济:发展经济为立国方针,制定合乎国情 的发展战略 (2)外交: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外贸 (3)科教:重视教育,发展高科技 ……
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 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助于世界格局多极 化趋势的发展。
日本的崛起对我们有何启示?
要制定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 经济发展战略 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要重视教育和科技
要抓住机遇。
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
……
1、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历程
⑴1949~1956年:
①新中国成立,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 ②抗美援朝胜利,提高了国际威望。 ③“一五”计划完成,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
(1)现实因素:世界政治两极格局形势下,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和发展。
(3)根本需要: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进一 步发展经济的需要。
2、联合的过程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 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 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 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 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 。 ——《舒曼计划》 1950年 实现欧洲国家统一的最大障碍是什么?舒曼计划 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法德冲突。 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 步使欧洲走向统一。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 为什么能够在曾经 被原子弹摧毁的战 争废墟上崛起并成 为经济超人?
战后日本的 状况
二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已经崩 溃,失业与通货膨胀现象严重,日 本经济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
时 日本 间
1952— 1960年
美国
英国
联邦 德国
7.5
法国
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 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4、联合的主要影响
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 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 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材料二 :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 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 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材料三: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 欧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思考: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当代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中华民 族的复兴是文明的复兴。昨天,我们用自己 的双手,在世界画卷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汗水,让世界再次听到 了中国的声音;明天,我们将用自己的智慧, 在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上创造出更多的 奇迹,让盘踞在东方的这条巨龙更加夺目, 让世界更加和谐。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 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意大 利
5.8
8.2
11.2
2.8
2.7
4.8
1961— 1970年
4.1
2.8
4.8
5.8
5.6
行使在新干线上的高速火车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象征
1948年1月美国陆军部长 说:“在日本经济自立的同时,今 后把日本建成充分强大且稳定 的民主政治,使之担当制止在远 东可能产生的新极权主义战争 威胁的作用”
1958年欧洲原 子能共同体
合一
政治联合
多领域联合
戴高乐提出 “欧洲人的欧 洲” 1973年,“用 一个声音讲话” 1975年欧洲 议会成立 80年代后政治联 合加强,防务合 作加快
发展
1967
欧 洲 共 同 体
促进
政 治 一 体 化
1993
欧 洲 联 盟
3、联合的主要目标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 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 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1957年3月5日) 根据材料二,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1.不结盟运动兴起原因和条件: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⑵1955亚非会议促进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保持和平中立
2.不结盟运动的提出:
1956年南(总统铁托)、埃(总统纳 赛尔)、印(总理尼赫鲁)提出
3.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贝尔格莱德会议)
课后探究问题
1、通过寻访问你就近的家庭或家乡或学校, 以身边的史实来感受建国后的巨变。
2、学习本课内容后,对于我国的和平崛起 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要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要重视教育和科技 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
战后,民族解放的浪潮首先从亚洲兴 起,迅速席卷整个亚非拉地区。在过去 被西方称为“沉睡的非洲”,1957年到 1968年,有34个新独立的国家诞生,其 中有17个国家是在1960年宣布独立的, 这一年也因此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⑵1956~1966年: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⑶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使中 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很大损失。
2、改革开放后的成就
(综合国力增长) (1)农村 (2)工业 (3)进出口贸易 (4)科教文 (5)人民生活
3、影响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 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 出了重要贡献。
4、特点: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5、任务: 6、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面貌,冲击 着两极格局。
“不结盟运动的目的,是要使大国认识到,世界 命运不能掌握在它们的手里。” ——铁 托 “1969年12月结束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已被称
为‘小国会议’,各种决议尽管遭到一两个核超级大 国——苏联和美国的反对,但还是被通过了。如立即 暂停大国间的核武器竞赛;成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开发 海底资源;取缔所有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 ——引自斯坦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联合的主要影响
促进了欧洲的发展,使世界力量对 比发生部分变化,有力的冲击了美苏两 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1993年: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 (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欧洲联盟
西欧一体化进程
1993年11月1日,根据内外发展的需要,欧共体正式 易名为欧洲联盟。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 陶宛等十个国家正式加入欧盟。 2007年1月,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 目前欧盟有27个成员国。
2.发展概况 ⑴、日本经济的恢复(1945—1955年)
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超过了战前水平, 标志着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
⑵、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56—1973年)
60年代末,日本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 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⑶、日本经济的顶峰(80年代)
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一度跃居资本主义之首
世 界 主 要 政 治 力 量 的 发 展 变 化
欧洲——联合谋发展
日本——政策促发展 中国——探索求发展 发展中国家——斗争求发展 实力相对下降
实力迅速上升
强大的美国——美洲 衰落的苏联——欧亚
世 界 多 极 化 格 局 的 趋 势 出 现
星海拾遗——新星崛起启示录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 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 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 国今天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来强大了也要走和平 发展道路。
——两极格局的动摇
欧洲
中国
日 本
亚洲
非 洲
拉丁 美洲
新 兴 力 量 的 崛 起
“欧洲人的欧洲”
迅速兴起的日本 东方巨龙的腾飞 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什么旗帜?12颗 星象征什么?围 成了一个圆形有 什么寓意?
欧共体旗帜; 代表12个成员国; 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1、联合的原因
如果欧洲人民为了相互的利益决心团结起来,……那么,他们 仍然有力量扫除周围的恐怖和灾难,……再度开始不断进行恢 复工作。 ——丘吉尔 · 1947年 到1952年,西欧地区工业产量比二战前上升35%,农业产量比 战前提高10%,经济完全得到恢复。 ——《欧洲经济史》
2.发展概况
⑷、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及泡沫经济破灭 后(80年代末——90年代)
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重,由70年代的8%,上升到1990年的14%。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在海外的投资生产占世界第一位。 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日本兴起的影响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 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 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 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 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欧洲的联合容易吗?最大的矛盾是什么?
相逢一笑泯恩仇
过去的法德两国可谓世仇, 今天法德两国却是盟国友邦, 2004年6月6日,在法国诺曼 底阿罗芒举行了纪念盟军诺 曼底胜利60周年仪式,德国 总理施罗德首次应邀参加了 纪念仪式,受到世人关注。
法德拥抱
欧洲一体化进程
经济联合
1951年欧洲 煤钢共同体 1958年欧洲 经济共同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