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小高考地理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江苏小高考地理过关测试卷(含答案)

南京市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 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目前不少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状况正分步调整法定退休年龄。

表1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

读表1完成1~3题。

1.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人口政策B.医疗卫生条件C.婚姻生育观念D.生产力发展水平 2.表1国家当前人口增长特点符合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图1)中的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Ⅱ和Ⅲ阶段 3.表1中国家调整法定退休年龄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减轻社会过重的负担 B.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C.养老保险等社会福利制度不具备D.为了解决老年人心理孤独等问题图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常住人口比重最高,与2000年相比上升2.41%,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比重都在下降。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仍呈现向沿海地区集中现象。

据此完成4~5题。

4.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我国人口密度中西部高东部低D.我国东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5.目前导致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原因B.政治原因C.经济原因D.环境原因图2、图3分别为某国人口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和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国人口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及其对应的城市化阶段分别是 A.①和A B.②和B C.③和A D.④和C7. 下列现象出现在C 阶段的是A.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B.城市面积不断缩小,环境不断恶化C.大量人口和企业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D.大城市中心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图 4 是某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8~9 题。

8.图中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9.丁地较周围地区地价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气候温暖湿润 B.地形平坦开阔 C.交通通达度好 D.传统工业集聚图5为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图中居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范围:a>b>c B.服务种类:c>b>a C.规模:c>a>b D.数量:b>a>c11.M 地居民去附近居民点寻求服务,到达频率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40 6020 10080城市人口比重/%A 阶段B 阶段C 阶段时间图3图4图6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属于A.同心圆模式B.多核心模式C.扇形模式D.生态模式 13.图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工厂区位布局合理的是A.A —化工厂B.B —自来水厂C.C —造纸厂D.D —集成电路厂图7为我国南方某大城市郊区立体农业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该地形成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 气候 D.土壤 16.发展立体农业的益处有 ①减轻低温寒潮影响 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③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④缓解农业劳力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随着城市的发展,该郊区农业用地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图8为澳大利亚某农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中心商务区 文化教育区 重工业区 轻工业区住宅区 高速公路 旅游观光区图7原料 能源 交通市场 原料 能源 交通 市场 劳动力 原料能源 交通 市场劳动力原料能源交通 市场甲 乙 丙 丁19.该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小 B.商品率高 C.机械化水平低 D.科技水平低20.该地农业生产的优点是 ①市场适应性强 ②能源消耗少 ③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④交通依赖性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图9为四类工业影响因素构成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下列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对应正确的是A.炼铝厂—甲B.电子装配厂—乙C.水果罐头加工厂—丙D.服装厂—丁 22.改革开放早期,我国东部地区大力发展的产业都属于A.甲B.乙C.丙D.丁图10是某地产业联系示意图,虚线框内示意本地产业联系,虚线框外示意其与外地联系,图中箭头代表货物运输方式。

读图回答23~25题。

23.红酒厂在该地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市场B.原料C.劳动力D.交通 24.甲最有可能是A. 制糖厂B.食品厂C. 发电厂D.包装材料厂 25.①②③④对应的运输方式最合理的是 A.①—铁路运输 B.②—公路运输 C.③—内河航运 D.④—管道运输图8 图9图10图11为某地区公路规划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地公路建设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社会 B.经济 C.自然 D.科技27.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合理的组合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南京红太阳装饰城经营各种装饰建材,占地80万平方米,位于雨花台区,距离南京主城区约20公里,结合图12回答28题。

28.红太阳装饰城选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①地形 ②交通 ③人口密度 ④地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图13为“某区域森林覆盖率在人为影响下的长期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A.①B.②C.③D.④红太阳装饰城位置高速公路交通干线30.下列关于各阶段人地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森林覆盖率最高,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较高,不存在生态环境问题 B.②阶段人口增长快,森林被大量砍伐,环境污染严重 C.③阶段人地矛盾尖锐,环境人口容量最小 D.④阶段森林覆盖率上升,人地关系走向和谐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3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32.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33.工业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

34.农业地域的形成是人们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5.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的国家。

36.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37.美国“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微电子工业基地。

38.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39.工业生产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40.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展是基础。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满分30分)。

41.图14为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1)据图描述该城市的城市化表现:中心城区用地规模 ,并在其外围建立了 和 。

(3分)(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是 。

(1分) (3)城市的发展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具体表现有:(3分)①对生物的影响: , ②对气温的影响: , ③对水质的影响: 。

42.图15为中国南方丘陵农业景观图,图16为美国中部平原农业景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中心城区城市新区 卫星城 河流(1)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形成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最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3分) (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因地制宜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主要是对自然因素中 因素的改造。

(1分) (3)美国中部平原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 。

(2分)(4)图中显示美国中部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有 、 。

(2分) 43.图17和图18分别为美国东北部和中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分)(1)据图可知,两地区相同的矿产资源有 、 ,共同的工业部门有 、 等。

(4分)(2)两地区的工业集聚程度都相当高,工业集聚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共用 ,最终降低 ,取得规模效益。

(2分)(3)为促进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共同措施有 、 。

(2分)44.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至8月28日在南京举行,为此南京不断改善交通和环境,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7分)材料一:图19为南京青奥会前开通地铁示意图。

石油铁煤图15图16图18图17材料二:目前南京日均产生垃圾6000吨,且呈持续性增长,主城区垃圾填埋场均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垃A.中心商务区将移至郊区B.沿线地带形成大型工业区C.完善了南京快速交通运输网D.南京对外联系更加便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二、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4题,满分30分)。

41(共7分)(1)扩大(增大)卫星城城市新区(3分)(2)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分)(3)生物多样性减少气温上升,出现热岛效应出现水污染,水质下降(3分)42(共8分)(1)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劳动力丰富(3分)(2)地形(1分)(3)小麦玉米(2分)(4)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2分)43(共8分)(1)煤(1分)铁(1分)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任答2个,共2分)(2)基础设施生产成本(2分)(3)调整工业结构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发展高技术工业,发展第三产业;植树种草,改善环境质量(从产业结构和环境两方面作答,共2分)44(共7分)(1)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好,环保(任答2点,共2分)(2)CD(1分)(3)减少垃圾处理量(减量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无害化);垃圾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资源化)(任答2点,共2分)(4)抓住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即可(1例1分,共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