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微生物模拟试题1

医学微生物模拟试题1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试题(1)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A型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类毒素具有A. 无毒性B. 无毒性和无抗原性C. 有抗原性和毒性D. 有抗原性和无毒性E. 抗原性2.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A. 异种抗原B. 同种异体抗原C. 自身抗原D. 异嗜性抗原E. 超抗原3.异物是指A. 异种物质B. 同种异体物质C. 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 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曾接触过的自身物质E. 以上均是4.免疫是A. 抗病原体等侵袭的一种生理功能B. 防止细胞癌变C. 防止病毒的持续性感染D. 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E. 是机体在种系发育过程中建立的一系列防卫机能5.免疫球蛋白分五大类是根据A. 轻链的结构及抗原性不同B. λ链的结构及抗原性不同C. κ链的结构及抗原性不同D. J链的结构及抗原性不同E. 重链的结构及抗原性不同6.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是A. IgGB. IgAC. IgMD. IgEE. IgD7.免疫耐受实验结果表明A.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短B.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短C.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长D.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长E.T细胞与B细胞免疫耐受形成情况大致相同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IV型超敏反应A. 接触性皮炎B. 传染性超敏反应C. 移植排斥反应D. 特应性皮炎E. 结核菌素试验9.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指A. CD4与MHC-II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 CD8与MHC-I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 IL-2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D. IL-1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E. 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10.HLA-I类抗原存在于A. 白细胞表面B. 有核细胞表面C. 淋巴细胞表面D. 巨噬细胞表面E. 上皮细胞表面11.下列细胞因子中哪种不是由T淋巴细胞所产生A. IL-1B. IL-2C. IFN-γD. TNF-βE. IL-412.补体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A. 调理作用B. 溶菌作用C. 发挥ADCC作用D. 与细胞C3b受体结合E. 过敏毒素作用13.具有多种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A.细菌B.衣原体C.立克次体D.螺旋体E.真菌14.细菌的生长过程中,哪一个阶段对抗菌药物最敏感A.对数生长期B.迟缓期C.稳定期的后期D.衰亡期E.形成芽胞以后15.前噬菌体是A.毒性噬菌体B.病毒颗粒C.胞浆中游离的病毒颗粒D.整合于宿主菌DNA上的病毒核酸E.从染色体上脱离的病毒核酸16.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敷料等首选的灭菌法是A.干烤法B.高压蒸汽灭菌法C.间歇蒸汽灭菌法D.煮沸法E.巴氏消毒法17.R质粒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A.融合B.转化C.转导D.溶原性转换E.接合18.下列有关细菌的外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系G—菌产生的B.主要成份是LPSC.抗原性弱D.经甲醛处理可成为类毒素E.抗体不能中和其毒性作用19.下列疾病中可用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或治疗的是A.破伤风B.气性坏疽C.白喉D.肉毒中毒E.以上均可20.溶血性链球菌分族的依据是A.M蛋白B.透明质酸C.溶血的能力D.对氧的要求E.多糖抗原21.病原性肠道杆菌与非病原性肠道杆菌的主要区别是A.革兰氏染色阴性B.能分解多种糖类C.有鞭毛能运动D.需氧或兼性厌氧E.在S-S培养基上菌落无色22.下列组合中哪项是正确的A.霍乱——细菌——动物传播B.痢疾——细菌——咳痰、口腔分泌物传播C.麻疹——病毒——鼻、口腔分泌物传播D.百日咳——病毒——鼻、口腔分泌物传播E.副伤寒——立克次体——粪便传播23.结核菌素试验阴性,下列哪项解释是错误的A.未感染结核B.未感染麻风C.感染重症结核D.细胞免疫功能缺陷E.原发结核感染早期24.结核杆菌染色性与下列哪种成份有关A.脂多糖B.类脂及蜡质C.蛋白质D.多糖E.分枝菌酸25.裸露病毒体的结构是A. 核酸+包膜B. 核心+衣壳+包膜C. 核衣壳+刺突D. 核心+衣壳E. 核酸+蛋白质26.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是A. 抑制和中和病毒的致病作用B. 阻止病毒吸附C. 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D. 直接灭活病毒E. 抑制病毒释放27.最容易引起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流感病毒的型别是A. 甲型流感病毒B. 乙型流感病毒C. 丙型流感病毒D. 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E. 甲型流感病毒和丙型流感病毒28.关于脊髓灰质炎病毒,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DNA病毒B. 只有一个血清型C. 隐性感染少见D. 不引起病毒血症E. SIgA在抗病毒上起着重要的作用29.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感染方式是A. 经媒介昆虫叮咬B. 经口食入C. 经呼吸道吸入D. 经血液输入E. 经皮肤接触30.在乙脑的流行环节中,蚊子是A. 传染源B. 中间宿主C. 储存宿主D. 传播媒介及储存宿主E. 传染源和储存宿主31.内基氏小体是A. 衣原体包涵体B. 麻疹病毒包涵体C. 巨细胞病毒包涵体D. 狂犬病毒包涵体E. 疱疹病毒包涵体32.HIV致病的关键因素是A. HIV基因可以和宿主细胞基因整合B. 可合并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C. HIV易发生变异,逃避免疫系统攻击D. 侵犯T H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E. 可发生各种肿瘤而致死33.不属于疱疹病毒的是A. HSVB. VZVC. CMVD. HBVE. EBV34.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毒是A. 柯萨奇病毒B. 埃可病毒C. 轮状病毒D. 腺病毒E. 呼肠病毒35.病毒大小的测量单位是A. nmB. mmC. umD. cmE. 以上均不对X型题(每题可选1—5个答案)36.机体对TD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包括A.巨噬细胞对该抗原的摄取、处理加工和提呈B.B细胞和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作用C.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D. 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E. 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37.以下哪些微生物可以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A.支原体B.钩端螺旋体C.脑膜炎球菌D.大肠杆菌E.病毒38.真菌的特性有A.真菌常用沙保弱(Sabouraud)培养基进行人工培养B.真菌分单细胞型和多细胞型两类。

C.孢子是真菌的一种繁殖方式D.真菌性感染的恢复主要依赖体液免疫E.真菌的菌落有酵母型菌落和丝状菌落39.下例哪些病毒可通过垂直传播A. HBVB. HIVC. HA VD. CMVE. 风疹病毒40.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可检测到哪些抗原抗体成分A. HBsAgB. HBeAgC. 抗-HBsD. 抗-HBeE.抗-HBc二. 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____________条多肽链,中间以_________连接而成。

2.编码HLA-II类分子的基因存在于______染色体上。

3.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T细胞亚群主要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在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因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方面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血清过敏性休克的发病机理是___型超敏反应,而血清病的发病机理是_____型超敏反应。

8.病毒为________________型微生物,立克次体为_________________型微生物。

9.细菌产生的色素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10.构成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1.霍乱弧菌有两个生物型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葡萄球菌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培养白喉杆菌常用的人工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____,培养钩端螺旋体常用的人工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_。

14.通过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就可作出初步病原学诊断的病原体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15.鼠疫是一种自然疫原性的烈性传染病,通过___________传染给人。

16.根据壳粒数目和排列不同,病毒结构的对称类型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17.流行性感冒病毒抗原性变异的方式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8.HIV的主要传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 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超敏反应2.IL (Interleukin)3.支原体4.裸露病毒5.水平传播四. 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T、B细胞来源、成熟部位、表面主要标记及其重要功能。

2.试比较G+菌与G—菌细胞壁的异同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