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七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导学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纪念白求恩》导学案

3、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
4、思考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4)“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中考链接
纪念白求恩(节选)
(一)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①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①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选文中的第①段和第①段都谈到了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是否重复?为什么?(3分)
2.联系选段,说说“纯粹的共产党员”具有怎样的特点。

(2分)
3.毛泽东为什么说“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请结合选文,简单说明理由。

(3分)
(二)
1.对选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是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表达对白求恩的赞美之情。

B.选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C.选文不仅仅是纪念白求恩,更重要的是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学习他高贵的精神品质。

D.“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是白求恩的正面介绍。

2.请根据第①段的要点归纳,归纳第②③④段的要点。

(6分)
①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3.第②③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批判了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将他们同白求
恩同志【A】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将他们同白求恩同志【B】鲜明对照;批判一班【C】的人,将他们同白求恩同志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鲜明对照。

(3分)
参考答案
3、本文语言特色
(1)用设问句,引起读者的注意。

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拓展与探究
1、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2、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烘托突出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

3、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4、思考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4)“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
“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中考链接
(一)
1.不重复。

第①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表现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①段是赞扬白求恩在工作中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虽然都是写工作,但是侧重点不同。

2.对工作有责任心,勇挑重担;不自吹自擂;对人民满腔热情。

(不设统一答案。

只要能概括意思,语言简明即可。

)
3.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可以让一个人变得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对人民有益。

(二)
1. D
2.②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③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④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评分: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3.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