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本题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1. 自动变速器通常有AT、AMT和CVT三种型式,他们分别意指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和无级变速器,从汽车性能角度看,其中无级传动型式最有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
2.由于自动变速器齿轮机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星齿轮式和固定轴式两大类型式,其中多用的是行星齿轮式传动结构。
3.通常自动变速器的主油路调压阀用来调制变速器油压和换挡油压,其调节油压能随油门开度变大而变大,也能随手柄设置前进高档位而降低,同时,当手柄放入倒档时该油压也能变大,它们主要是为了减少油泵损耗,改善燃油经济性,可靠传递动力4.ASR采用副节气门控制时,当ASR系统关闭,副节气门处于全开。
5.为确保自动变速器具有良好的动力与燃油经济特性,其换档规律通常设计为:汽车大负荷时推迟换档,小负荷时提前换档。
且为避免循环跳档,相同节气门开度下的升档车速高于降档车速。
现代自动变速器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包括涡轮、泵轮、导轮,以及导轮单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
二.填空题(本题共20空,每空0.5分,共10分)1. 轿车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导轮、单向离合器和闭锁离合器等组成。
其中泵轮与发动机相联,导轮专门用来起改变液流方向的作用,涡轮与输出轴相连,闭锁离合器可以提高传动效率。
2.典型CR-CR结构的组合特征是前圈后架相联、前架后圈相联,由前圈后架输出。
3.驾驶自动变速器车辆时,当手柄位置由低位向高位变换时,无需改变车速;而当手柄位置由高位向低位变换时,需要适当降低车速。
4.ABS控制系统通常将车轮滑动率控制在20%、它有利于提高方向稳定性和缩短制动距离。
5.ASR一般可以通过控制发动机输出、控制制动器和控制差速器的途径实现。
6.自动变速器多片离合器中交替设置的传力薄片分别被称之为钢片和摩擦片。
7.当ABS增压时,进液电磁阀处于断电导通的状态,回液电磁阀则处于断电截止的状态,同时,油泵高速运转。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S对所有车轮实施调节,ASR只对驱动轮加以调节控制。
(√ )2.从液力变矩器流出的自动变速器液流入冷却器。
(√ )3. 变速器手柄P位可帮助汽车行车制动。
(×)4. 随液力变矩器导轮的自由转动,变矩器由变矩工况成为偶合工况。
(√)5. 自动变速器省油的方法之一是空档滑行。
(×)6. ABS电脑采用冗余结构是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7. 如果自动变速器油呈清洁的红色,说明自动变速器油处于正常。
(√ )8.自动变速器储能器的作用是提高控制油液的工作压力。
(×)9.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的节气门开度信号是由节气门阀提供的。
(×)10. 辛普森式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方式特点是共太阳轮。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楔块式单向离合器比滚柱斜槽式单向离合器的传力能力更强。
(√ )2.ASR的制动压力调节可以采用变容积方式独立调节。
(√)3.简单行星齿轮机构中齿圈的齿数最大。
(×)4.用变容积调压的ABS方式踏板无抖动。
(√)5. 装有ABS的汽车在任何路面上都能有效降低制动距离。
(×)6. 变速驱动桥是带有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变速器。
(√)7.电控自动变速器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代替了调速器。
(×)8. 自动变速器的降档车速一般都比同节气门下的升档车速高。
(×)9. ASR只对驱动轮进行控制。
(√)10. 通用4T65E自动变速器OD位4档可以实现汽车滑行行驶。
(√)四.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液力变矩器系数液力变矩器中涡轮转矩与泵轮转矩之比2.同时控制ABS系统中一个控制通道同时控制两个轮缸的制动压力的控制方式3.滑移率表征ABS系统车轮运动方式的参数,身轮身V VV S -=4.变容积调压ABS系统制动轮缸压力调节方式之一,通过调节制动轮缸体积来实现增压、减压和保压的过程。
5.简单行星齿轮三元件太阳轮,行星架,齿圈四.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偶合工况综合式液力变矩器中,当车速较高时,从涡轮飞溅出来的变矩器液压油冲击在导轮叶片的背面,在导轮单向离合器作用下,导轮自由转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相当于液力偶合器。
2.冗余控制在控制电脑中,同时设置两台完全一样的运算器,执行同样的计算任务,以此两运算器运算结果的异同来决定后续控制是否执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3.开放式循环调压ABS中将减压泄除的液压油排入制动系统储液罐的一种循环调压方式。
4.自动变速器O/D开关对于驾驶室内自动变速器手柄上无OD开关控制自动变速器是否可以换挡到超速档5.主调压阀在油泵出口,用来调制变矩器油压和换档油压的液压阀。
五、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1. 请叙述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工作过程,及与偶合器相比它的优点和缺点。
(本题10分) 答:工作过程:(1)起步以及车速较低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导轮在单向离合器作用下固定,液力变矩器系数K >1,工作在增矩工况;(2)车速达到一定值之后,导轮单向离合器失去作用,导轮自由转动,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相当于液力偶合器,K=1,工作在偶合工况;(3)当涡轮转速升高到i =0.8~0.85时,锁止离合器结合,处于直接传动工况(6分)优点:实现了软连接,传动平稳,舒适性提高,通过能力增强,操纵简单,减少了传动系统的动载荷,延长了系统使用寿命,具有转矩放大功能,提高了动力性。
(2分) 缺点:传动效率较低,油耗大,结构复杂,使用成本高(2分)2. 简述液压控制式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过程与电控液压执行事自动变速器的主要区别。
(本题6分)答:在控制方法上,液压式自动变速器以调速器和节气门阀调节换档油压(2分),电子式则以车速传感器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感受行驶状况,由电脑调整换档油压(2分)。
后者精度更高,速度更快,调整内容更多,可以方便实现参数改变,适应不同汽车的需要,可以实现电子智能化故障检测(2分)。
六、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 1、(a )下图的变速器属于哪种复合式行星齿轮结构,它能提供几个档? (b )最前排行星齿轮起何作用? (c )其中F 0有何作用?(d )试写出OD 位2档和倒档传动路径;(e )并用行星齿轮基本方程分别推出两个档的传动比。
答:a) 四档辛普森结构(2分)b) 最前排产生超速档(四档)(2分)c) F0协助传递动力(1分),同时协调3档与4档之间的换档(1分)。
d) 2档传动比: 2i =(1+1α)/1α(2分)R 档传动比:2α-=∴R i (2分)e) 变速器处于2档时,超速排直接传动,对于后两排,动力仍由离合器 从前排齿圈输入,由于制动器的作用将前后太阳轮固定,后排行星齿轮机构自由空转,这时的传动由前行星排单独完成。
此时,动力经前齿圈和前行星轮由前行星架输出,当前齿圈在发动机带动下顺时针转动时,由于固定了前太阳轮,前行星轮顺时针自转,同时绕太阳轮顺时针转动,带动行星架顺时针旋转。
(3分)f) 当变速器处于倒档时,动力经离合器由前后太阳轮输入,制动器的作用使后排行星架固定,动力直接经过后行星排由齿圈输出。
当前后太阳轮组件顺时针转动时,由于后行星架固定,后行星轮逆时针转动,带动后齿圈逆时针旋转,从而获得反向旋转的输出。
(3分)五、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4分)1.简述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任务(本题10分)答: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1、控制油泵的泵油压力,使之符合自动变速器完成各种控制的需要(2分)2、根据变速器手柄位置和汽车行驶状态,完成自动换档(2分)3、保证液力变矩器工作油压,维持变速器油液正常的循环和冷却(2分)。
4、实现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的闭锁(2分)5、根据变速器不同工况,调节控制油压,减少换档冲击,改善换档品质(2分)2.右图为何种典型行星齿轮机构,简述其特点。
(本题6分)1、由单行星齿轮和双行星齿轮机构复合,共行星架(2分)2、共齿圈,输出(1分)3、长行星轮共用(1分)4、以前或后太阳轮作为输入(2分)3.现代各种ASR系统的共性有哪些?(8分)1、ASR系统可由开关选择其是否工作,并由相应的指示灯提示(1分)2、ASR系统关闭时,副节气门处于全开位置,此时,其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不影响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2分)3、ASR系统工作时,ABS具有调节优先权;(1分)4、ASR系统只在一定车速范围内(如80km/h或120km/h)起作用(1分)5、ASR系统在不同的车速范围内通常具有不同的特性。
如车速较低时,以提高牵引力为目的,对两驱动力施加不同的驱动力矩(即两驱动轮制动压力独立调节);车速较高时,则以保持行驶方向稳定性为目的,施加在连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保持相同(两轮一同控制)(2分)6、ASR与ABS一样,具有自诊断功能。
(1分)六、分析题(本题共1小题,共16分)1、(a)下图是采用何种行星齿轮传动结构的四档变速器?(b)第四档通过怎样的传动路线?(c)单向离合器F3有何作用?(d)试用行星齿轮基本方程推出其OD位1档和4档传动比;(标注:假设太阳轮——t、齿圈——q、行星架——j、超速排——0、前排——1、后排——2)答:a)采用CR-CR的结构(2分)b) 第四档传动路径为:前架输入、前太阳轮固定,前圈输出。
(3分)c) F3设置可以在O/D 位1档产生单向传动效果,从而整车具有滑行能力。
(3分)。
212j12222211111n )1(n )1(n j q q j q t j q t n n n n n n n ==+=∙++=∙+αααα1档传动比:2212111ααα++==∴j t n n i (5分) 4档传动比:111141αα+==q j n n i (3分)D 位1档:动力→C2→前齿后圈(顺)→前架后圈组件(顺)→输出 ↓ ↑太阳轮组件(逆) → F1→后架固定 传动比:i=(1+a ’+a ’’)/a ’B 2B 3D位2档:动力→C2→前齿圈(顺)→前架后圈(顺)→输出↓太阳轮组件由于B1作用固定传动比:i=(1+a’)/a’D位3档:动力→C1→太阳轮组件(顺)→前架后圈(顺)→输出↓↑C2 ↑↓↑前齿圈(顺)→→→→→→传动比:i=1(直接档)D位4档:传动比:i=a’/(1+a’)F2:对太阳轮逆转限制,二档换三档时不,太阳轮正转,不用改变F2 B3:对太阳轮制动F0:三档换四档时的平顺性R档:动力→C1→太阳轮→前架后圈(逆)→输出↓B2↓后行星架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