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下期期末学生学业水平发展测评六年级数学(测试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一、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2.17100吨,可以写作17%吨。
( )3.用110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有100粒发芽,发芽率是100%。
( )4.10:53的比值是50:3。
( ) 5.b a=0.6,b 比a 多约百分之66.7%. ( )6.射线比直线短。
( )7.a 和b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5b,a 和b 成正比例。
( )8.甲数的61等于乙数的51(甲、乙两数均不为0),则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
( )9.一种商品,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与原价相同。
( ) 10.6个同学相互之间都要握手一次,一共要握手15次。
( )二、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每题1分,共16分。
)1、A 是一个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A ÷52B 、A ÷57C 、A ×52 2、一种彩电先涨价101,又涨价101,现价和原价相比( ) A 、便宜了 B 、贵了 C 、价格不变3、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相差1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A 、30立方厘米B 、5立方厘米C 、15立方厘米4、把7米长的钢筋锯4次,平均分成一些小段,每段长( )A 、71米B 、57米 C 、47米 5、鸡兔同笼,有头24个,脚68只,有( )只鸡。
A 、10B 、14C 、166、从家去超市,爸爸用了0.4时,淘气用了41小时,爸爸和淘气速度的比是( )。
A 、52:41 B 、8:5 C 、5:8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3:2,它 们高的比是 ( )。
A 、1:3B 、3:4C 、9:88、下面哪组中的三条线段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 、5厘米、6厘米、7厘米B 、5厘米、5厘米、10厘米C 、3厘米、6厘米、4厘米9、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第一段长53米,第二段是全长的53,那么,两根绳子 长度相比较的结果是( )。
A .第一段长B .第二段长C .两段相等10.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B .半圆形C .环形11.一个三角形内角度数的比是1:2:1,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12.东东和明明分别从A、B出发,沿半圆弧走到C、D,两人走过的路程相差约多少米?()A.6.28 B.12.56 C.150.7213.小金从家出发,骑车到达书店,选好书后发现忘记带钱,马上又骑车回家取钱,再返回书店购书,下面哪幅图表示了他的这一行为过程?()14.图形A怎样变换得到图形B?()A.以M点为中心,顺时针旋转90°B.以直线OM为对称轴,画图形A的轴对称图形C.向右平移3格15.下图是某校学生午餐各套餐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每人限买1份),已知有80名学生选择A套餐,则选择B套餐的学生有多少名?()A.50 B.70 C.12016.如下图,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已知长方形的宽是1分米,则长是:()A .3.14dmB .6.28dmC .3dm三、计算。
(共36分)1. 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1分,共21分)3.14×8= 1.2÷4= 40%+12.5%=73×1514= 1-25%= (41+21)×4= 0.1²= 51÷34= 9.42÷3= 58×40= 8×12.5%= 15-4= 54-103= 1÷0.01= 14×76= 5049÷501= 22亿+58亿= 79×365= 5.28×10= 15×6= 72÷6=2. 解方程。
(每题3分,共6分)50%x -25%x =10 2x -6=203. 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每小题3分,共9分)109÷〔21×(52-101)〕 907+907×9 36×(41+61-31)四、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1、2014年天猫双十一成交总额是57112181350元,这个数读作(),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2、xy=3,则想,x与y成()比例,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比例。
3、8.06立方米=()升, 1350千克=()吨4、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28cm,那么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cm,体积是()立方厘米。
5、每袋味精的标准质量是100克,记作“0”。
为了检验味精重量是否合格,一个检验员抽查了5袋,记录数据如下:-2, +2,-5,+3,-4,这5袋味精的总重量是()克。
五、图与数学。
(共12分)1、图形A以()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B。
图形B绕O点沿()方向旋转()度得到图形C。
(3分)2、画一画。
(4分)(1)画出将图形A向右平移10格得到的图形B。
(2)以直线a为对称轴,画图形B的轴对称图形,得到图形C。
3、晚上,陈叔叔(图中用竖线表示)在路灯下散步,请分别画出他在A、B两处的影子。
(3分)当他从A处向B处走去时,他的影子逐渐()。
4.画出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 2分)六、解决问题。
(每题4分,共16分)1、学校食堂购买一堆煤,原计划每天烧1.25吨,可以烧16天,开展节约活动后,食堂每天可节约0.25吨,照这样计算这堆煤可以烧多少天?2、张大伯家有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
张大伯量得麦堆的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2米,这堆小麦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为700千克,这堆小麦有多少千克?3、把一块三角形地画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量得图纸上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地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把一块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分米的圆柱形铁块铸造成一块横截面是边长为2分米的方钢,这块方钢的长是多少分米?2014--2015学年度下期期末学生学业水平发展监测六年级数学命题说明一、学情分析1.本班男女生人数基本均衡,学生总体比较调皮,活泼,上课气氛活跃。
其中男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敏捷性优于女生,但学习上缺少耐心与细心,女生相对男生来说学习更加认真,但分析判断能力却不及男生。
2.学生成绩:两级分化较严重。
3.由于留守儿童占有一定比例,加之家长也较忙,,学生又缺少自制力,部分学生课外学习几乎无人督促,家庭作业经常做不完。
4.学习习惯:约一半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学习热情也很高。
约有四分之一学生学习需要经常由老师督促。
剩余四分之一学生学习较懒散、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抄袭作业等。
做作业时不细心,导致作业中经常出现抄错数字或简单计算出错的情况,没有认真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占有相当比例。
5.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
而家庭作业中稍有难度的题,大部分学生会空着不做,也不去问,不请教。
二、教材分析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体现了《标准》以及整套教材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在教材构思与编写上有新的特点和创新。
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
“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结合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作如下分析和说明:一、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与目标(一)第一单元“圆柱和圆锥”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了解圆柱和圆锥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等思想,发展推理能力。
(二)第二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赖的变量;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结合丰富的实例,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认识正比例和反比例;能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会利用正、反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了解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1—6年级总复习为了将学生所学的全部小学知识加以系统化,并方便教师和学生准确把握各部分内容知识的不同要求,总复习的编排将小学数学所学内容按课程标准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3个领域。
同时,教材还设计了回顾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
每一部分内容的呈现又分为“回顾与交流”“巩固与应用”两个方面。
每一部分的“回顾与交流”主要是对重点知识及学习方法的梳理,教材都力求用不同的形式呈现;“巩固与应用”主要是通过练习和应用,一方面巩固所学的知识,澄清学习中的困难;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尝试提出新问题;回顾学习过程及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养成整理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体会知识与知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魅力;与同伴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形成实事求是和敢于质疑的态度,发展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的数学素养为测试重点,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考查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及数学结论的本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另外,为引领方向、深化课改,除传统的注重“双基”的考查外,还应兼顾“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因此还应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考查,用以落实“过程性目标”,还可开发指向于学生能力发展的专项能力测试题,用以改变“能力发展强调多落实少”的现状。
三、试题简介二、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3.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