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电生磁》专题练习题知识点回顾: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2、磁场的方向与的方向有关。
3、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的方向有关的,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效应。
3、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磁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
其两端的极性跟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定则来判断。
4、安培定则:用手握螺线管,让弯向螺线管中方向,则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极(N 极)。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第一位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 奥斯特B. 赫兹C. 麦克斯韦D. 法拉第2.如右图所示,小华把一个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线通电,他能够看到的现象是:通电螺线管( )A.转动后停在任意位置B. 转动后停在南北方向上C. 不停地转动下去D. 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上3.如右图所示,甲、乙为条形磁体,中间是一个电磁铁,虚线是表示磁极间磁场分布情况的磁感线。
则可以判断图中A、B、C、D 四个磁极依次是( )A.S、N、S、SB. N、S、N、NC. N、N、S、ND. S、S、N、S4.如右图所示电路,将 S 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铁左端为 N 极B. 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磁性减弱C. 小磁针静止时,A 端为 N 极D. 小磁针静止时,B 端为 N 极5.小文制作了一个通电螺线管,他开关 S 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右图所示。
由此可知( )A.a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c 端是电源负极B.a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c 端是电源正极C.b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d 端是电源负极D.b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 N 极,d 端是电源正极6.下图中对于通电螺线管极性的标注正确的是 ( )A. B. C. D.7.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内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小虎在天平左盘中的A 是一铁块,B 是电磁铁。
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 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 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的吸引力大于铁块受到的重力,铁块A 被吸起。
当铁块A 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磁铁B 的上端为 S 极,天平右盘下降B.电磁铁B 的上端为 S 极,天平仍保持平衡C.电磁铁B 的下端为 N 极,天平左盘下降D.电磁铁B 的下端为 N 极,无法判断天平的平衡状态8.下图中所示小磁针静止时,磁极指向正确的是( )A. B. C. D.9.如右图所示,是一根锰铜丝制成的软质弹簧,B 是水银槽,槽内盛有水银,A 的上端通过接线柱与电源相连,A 的下端恰好与水银表面接触,开关S 闭合时发生的现象是( )A.弹簧缩短,灯熄灭B. 弹簧静止不动,灯持续发光C. 弹簧伸长,灯持续发光D. 弹簧上下振动,灯忽亮忽灭10.如右图所示,当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四个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指向不正确的是( )A.aB.bC.cD.d11.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后,A 点磁场方向向右的是( )12.如右图所示,当闭合开关 S 后,通电螺线管Q 端附近的小磁针 N 极转向Q 端,则( )A.通电螺线管的Q 端为 S 极,电源a 端为正极B.通电螺线管的Q 端为 S 极,电源a 端为负极C.通电螺线管的Q 端为 N 极,电源a 端为正极D.通电螺线管的Q 端为 N 极,电源a 端为负极13.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一块有机玻璃板上安装了一个用导线绕成的螺线管,他们在板面上均匀撒满铁屑,然后给其通电并轻敲玻璃板,铁屑的排列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Q 两点相比,P 点处的磁场较强B.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 两点处的磁场会减弱C.若只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P、Q 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D.若只增大螺线管中的电流,P、Q 两点处的磁场方向会改变14.如右图所示,小孔在实验室内将一根导线弯成圆形,又在里面放置一个小磁针,然后螺线管通电,那么小磁针的 N 极将( )A.静止不动B.向纸外偏转C. 向纸里偏转D.无法判断15.如右图所示,小惠在通电螺线管的实验时,将两个线圈套在同一玻璃棒上,这两个线圈各自都能自由滑动,当 S 闭合时,这两个线圈将会( )A.都静止不动B.向中间靠拢C.向左右分开D.先向左右分开,后向中间靠拢16.奥斯特实验说明了( )A.磁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B.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C.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D.以上说法都不对17.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的实验中,观察到当开关断开时,甲、乙两个小磁针的指向如右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甲偏转,小磁针乙不偏转B.小磁针乙偏转,小磁针甲不偏转C.小磁针甲、乙均偏转D.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右向左滑动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逐渐增强18.下列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标注正确的是( )19.如右图所示,是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的一个通电螺线管,下列选项中,对电磁铁的南、北极和电源的正、负极判断正确的是( )A.a 端是北极,c 端是负极B.a 端是北极,c 端是正极C.a 端是南极,c 端是负极D.a 端是南极,c 端是正极20.如右图所示,在通电环形导体中间和上部各放置了一个小磁针,当给其通入如右图所示的电流后,a、b 两个小磁针的 N 极将分别( )A.a 的 N 极向纸外指,b 的 N 极向纸里指B.a 的 N 极向纸里指,b 的 N 极向纸外指C.a 和b 的 N 极都向纸外指D.a 和b 的 N 极都向纸里指21.如右图所示,将 L1 和 L2 两个线圈套在同一根光滑的玻璃管上,假如导线柔软,可自由滑动,当开关 S 闭合后则()A.两线圈静止不动;B.两线圈向中间靠拢;C.两线圈左右分开;D.两线圈先左右分开,然后向中间靠拢。
22.如右图所示,小明在一个轻质弹簧下端挂了一小铁片,当开关S断开时,铁片刚好与水银槽中水银接触。
那么,当开关 S 闭合后,铁片将会( )A.不动B.上下不停地振动C.向上运动停在空中D.陷入水银面以下二、填空题1. 如右图所示,小亮在小磁针上面固定了一条导线,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可以观察到小磁针;然后他又改变电流方向,又能观察到,得出的结论有:1) ;2)。
2 如右图所示,闭合开关使螺线管通电,可以观察到右边弹簧,左边弹簧。
(均选填“伸长”“缩短”或“不变”)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标示不清的铅蓄电池的正、负极,他们将该电池和一螺线管相连,闭合开关 S 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右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b 端是通电螺线管的极,c 端是铅蓄电池的极。
4.小伟利用一根能够自由伸展的弹簧做实验。
他将弹簧通电,如下图所示,则弹簧的长度将(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弹簧长度这样变化的理由是:弹簧通电后每两匝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填“相互排斥”或“相互吸引”)。
5.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
若下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右侧应为(填“N”或“S”)极。
5.如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可以看到可自由旋转的小磁针 S 极向方转动,这表明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这就是电流的效应。
6.如下图甲所示,在观查奥斯特实验时,吴良注意到置于通电直导线下方小磁针的 N 极向纸内偏转。
小明由此推测:若电子沿着水平方向平行地飞过小磁针上方时(如图乙所示),小磁针也将发生偏转。
请你说出小明推测的依据是,你认为小磁针的 S 极会向(填“纸内”或“纸外”)偏转。
7.如下图所示,通电螺线管附近的一个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则螺线管B 端是极,电源的C 端是极,如果使螺线管的绕线反向,同时使电流方向也反向,则A 端是极。
8.如右图所示,在研究电生磁时,小明将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小磁针的正上方,并与小磁针平行。
接通电路后,他观察到小磁针有偏转。
(1)实验探究的是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
(2)随后,小明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也发生改变,表明。
(3)实验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这里用到的是一种重要科学研究方法。
A.类比法B.转换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9.科学研究需要猜想与假设,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伴随着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以及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检验,就是推动科学研究进步的车轮。
19 世纪 20 年代,以塞贝克为代表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温度差会引起电流。
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造成了太阳照射后地球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于是他提出如下假设:地球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若规定地磁场 N 极与 S 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称为“磁子午线”(如右图所示),则安培假设中的电流方向应该是( )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D.由北向南沿磁子午线三、作图题1.如下图所示,两通电螺线管在靠近时相互吸引,请在 B 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 极,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及电源的正负极。
2.根据下图中通电螺旋管所标注的 S 极,标出图中小磁针的N 极和给定磁感线的方向,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3.下图中两个螺线管通电后互相吸引,而且电流表的连接正确。
请在图中画出螺线管 B 的绕法。
4.下图为永磁体A 和通电螺线管B 之间的磁场分布。
请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标出永磁体A两端的磁极和螺线管B中电源的“+”“-”极。
5.根据题目中已知的信息,绕制下列四幅图中的通电螺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