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现大国崛起的五大经济发展要素探讨

实现大国崛起的五大经济发展要素探讨

《发展经济学》课程作业
论文题目实现大国崛起的五大经济要素探讨
学生姓名豆书龙学号**********
专业公共管理年级112班
指导教师姜邵静职称高级讲师
学院人文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2014年 5月
实现大国崛起的五大经济发展要素探讨
摘要:通过总结各个大国崛起的共性规律,发现制度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等五大经济发展要素对国家崛起影响程度比较大,因此提出为实现中国梦也必须加强制度创新,人力资本的投入等建议。

关键词:大国崛起;经济发展要素;中国梦;
一、世界大国经济崛起的因素
1.1物质资本
资本的原始积累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前提和条件,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就不可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大国的崛起。

纵观九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之路,可以将其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对外扩张和殖民侵略,如英国、荷兰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另一类是通过改革向当时先进国家学习而进行自我原始积累的后发国家,如日本和俄国。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后发国家通过改革实现富强之后也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总之,这九个世界性大国都是通过非和平方式获得物质资本,从而为其崛起奠定坚定地物质基础。

这就是先发国家所具有的优势。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而不能采取这种方式,而只能采取和平崛起的道路。

因而只能自力更生或者借助外资的方式来实现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

1.2制度资本
这里所指的制度资本指的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制度即实现制度的创新。

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因循守旧,不能创新,那这个国家的人们就不能获得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好处,就不能获得历史的垂青。

通过研究大国的崛起历程,可以发现每一次的制度创新往往伴随着危机发生。

现举例说明。

1.2.1葡萄牙的中央集权制与贸易危机
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崛起垄断了欧洲与亚洲的贸易,使得欧洲人的必需品香料的价格陡然抬升。

因此欧洲人为了开辟新航线而将目光瞄准了海洋。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葡萄牙最先形成了民族国家,并建成中央集权制制度。

由于中央集权制由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国家力量,使得过去个人的海上冒险成为国家有组织的活动,从而开辟海上通道,获得海上霸权。

葡萄牙正是由于制度创新,最先形成中央集权制,才使其成为世界霸主。

1.2.2英国的现代国家体制与政治危机
英国能够成为“日不落帝国”首先得益于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

1640至1688年英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摆脱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创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等一系列政治体制,成为现代国家。

创立这些体制对经济发展最大的好处就是为经济的增长创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从此,英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为了崛起奠定优越的制度优势。

正如一个历史学家所言: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其实是对其内部力量崛起的一个延伸。

可见,每一次危机的发生都带来一定历史机遇,如果一个国家实现了制度创新,适应了时代发展,就会得到历史的青睐,成为世界霸主。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突出,而
如何进行制度创新,解决社会危机,是能否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1.3技术资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原理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中也得到反复印证。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由于美国抓住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而使得美国至今仍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因此,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赢得了世界。

现在中国虽然GDP已位居世界第二,但只能是经济大国,而不是经济强国,而其原因是中国不掌握核心技术,而只是从事一些低技术制造。

因此要想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加强技术创新,进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

1.4人力资本
现代国家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这一点在英国和美国崛起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为突出。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是因为之前有大量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如牛顿、亚当斯密等人为科技革命的出现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后二次技术革命之所以能够发端于美国,一方面由于得益于两次世界大战各国人才都流向美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美国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而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使得美国拥有最庞大的人力资源和最具创新性的技术能力。

比如美国有4000所高等学校为其提供提高技术支持;美国现在在科研和技术上的投入是世界上西方最富裕国家投入的总和。

因而对中国来说,要想实现中国梦,如何实现庞大人口数量向人力资源的转变,减少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人才外流是一个难题。

1.5文化资本
相对前述的物质、制度、人力和技术等经济发展更要素,文化资本则显然是经济发展软要素。

由于文化具有潜移默化、不易觉察的特点,因而更具有持续影响力。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意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因为莎士比亚提高英国人的人文素养。

而且笔者认为美国之所以能够吸引全世界的人才,与美国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也有很大关心。

因而对于想要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来说,如何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如何外来文化的入侵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二、实现中国梦的方式思考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具有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其中有一点就是可以借鉴先发国家的发展经验。

因此要中国梦,也必须从五大要素入手。

当前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早已完成,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点是实现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要想实现方式转变一是创新制度如当前不动产统一等记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二是增加技术创新;三是增加教育投入、创新教育体制,如教育投入占GDP4%,高考制度改革等;四是进行文化创新,继承和传承传统文化,如举办孔子学院加强交流等。

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之路都不能完全复制,因此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大国崛起的经验,抓住时代机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