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提升情况汇报
三都农业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县政协、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省、州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越来越合理,农村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农村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早熟蔬菜、水晶葡萄、柳源香鸡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产业优势凸显,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现将特色农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3万亩,其中商品蔬菜播种面积104万亩。
全县水果种植总面积达15万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达23万亩。
全年大牲畜存栏10.9万头、出栏8万头,生猪存栏105万头、出栏105万头,柳源香鸡存栏805万羽、出栏150万羽。
“185工程”顺利推进,完成实施“185工程”106亩,“185田”36万亩、“185山”3万亩、“185工程”畜禽及水4万亩。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2个,完成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个,州级龙头企业2个,县级龙头企业3个,县级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
完成“山野水晶葡萄”品牌国家注册,农业总产值达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8元。
(二)特色产业主要成效
1、种植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十一五”以来,我县在政策和项目上,得到国家、省和深圳对口扶持,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在结构调整上狠抓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确定并推进主导产业—-茄果类早熟蔬菜、野山水晶葡萄、九阡李、脐橙等种植上规模。
在农业产业布局上已初具雏形北面乡镇合江、大河、丰乐、三合、交梨、普安成为早熟蔬菜生产区;南部的水龙、周覃、廷牌、三洞、中和、九阡等乡镇为冷凉蔬菜生产区;东部都江、打鱼、拉揽和西部的大河、丰乐、合江为柑桔生产区;交梨、普安、三合为葡萄生产区;九阡、扬拱、周覃为九阡李生产区;恒丰、塘州、廷牌为辣椒生产区。
2、果蔬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果蔬收入占到种植业收入1147元的61%,达到758元。
2011年蔬菜播种面积130万亩,其中冬春蔬菜75万亩;夏秋蔬菜55万亩。
商品蔬菜104万亩,产量215万吨,产值9亿元,纯收入6亿元;其中冬春商品蔬菜播种面积20万亩,产量162万吨,产值9亿元,纯收入24亿元;夏秋商品蔬菜播种面积84万亩,产量153万吨,产值2亿元,纯收入36亿元。
水果种植总面积15万亩,总产量为41万吨,总产值65亿元。
种类主要有葡萄、九
阡李、脐橙、椪柑、杨梅等。
其中,葡萄总面积达05万亩,挂果面积78万亩,总产量60万吨,总产值04亿元。
蔬菜产业和野山葡萄已发展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3、三都柳源鸡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一是特色良种体系初具规模。
建成柳源鸡原种和3000套扩繁场各一个,年可供鸡苗20万羽以上。
二是规模化程度得到提升。
2011年全县养殖柳源香鸡1000羽以上规模养鸡户发展到91户,其中年出栏10000羽以上11户,年出栏5000羽以上20户,年出栏1000羽以上61户,养鸡小区3个,解决农民工就业4000人,带动农户160户4800人。
发展规模养鸡已成为广大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的一个新兴产业,2011年全县出栏柳源香鸡150万羽,总产值6525万元,实现利润2050万元,全县农户户均养殖柳源香鸡增收330元左右,小型规模养殖户年均增收1—5万元,中型规模养殖户年均收3—5万元,较大规模规模养殖户年均增收10万元左右。
计划2012年出栏柳源香鸡200万羽,“十二五”期末实现年出栏500万羽的目标,力争把三都建设成黔南乃至全省最大的地方特色优质肉鸡养殖大县。
三是养鸡科技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柳源鸡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养鸡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不断推进,养鸡户对疫病的防疫意识、环境消毒意识、日常管理等明显增强,饲养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成活率、出栏率大大提高,商品鸡出栏率一般达到90%以上,高的达98﹪。
四是特色优势初步显现。
目前柳源鸡产业在我县19个乡镇实施,通过对柳源鸡特色产品的开发与打造,已获得了无公害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产品认证证
书,特色养殖优势初步显现。
目前活鸡远销重庆、贵阳、凯里及相邻的都匀、丹寨、独山、荔波等地,三都柳源鸡开发有限责任公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活鸡批发市场建立了三都柳源鸡供销伙伴,预定年销售量在5万羽以上。
五是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
有县级畜牧龙头企业1家,农民家禽业专业合作社2家,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渐建立,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
4、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初步形成
“十一五”期间,通过项目带动、试验、示范和推广,基本形成一乡一品、几乡一品的产业格局。
在运作机制上,通过建立果蔬、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
在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新品种、新材料、新方法试验,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品种储备;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制定了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已建立了农残和亚硝酸盐检测体系,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监控,注册了“江柳”牌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商标。
获得了农业部、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水果等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面积6万多亩,大大地促进了我县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2012年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和发展计划
根据我县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条件及农民科技种养水平情况,将全县分为“一带三区五线十园百点”即
一带百公里“185工程”特色产业带,包括从交梨—普安--丰乐—大河—合江—塘州--廷牌—恒丰、三合—水龙—中和—三洞—周覃—九阡—扬拱、三合-拉揽-打鱼-都江-坝街-羊福-巫不。
三区西北面特色产业核心区,包括大河、丰乐、合江、三合、交梨和普安等六个乡镇。
重点发展早熟蔬菜、葡萄、柳源鸡。
南面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区,包括周覃、廷牌、九阡、扬拱、三洞、中和、水龙、塘州和恒丰等九个乡镇。
重点发展夏秋蔬菜、葡萄、柳源鸡和九阡李。
东面特色产业扩展区,包括拉揽、打鱼、都江、坝街、巫不和羊福等六个乡镇,重点发展葡萄和柳源鸡。
五线交梨—普安--丰乐—大河、三合—大河—合江—塘州、交梨-三合-水龙-塘州—廷牌—恒丰、水龙-中和—三洞—周覃—九阡—扬拱、拉揽--打鱼--都江--坝街—羊福--巫不。
十园大河、合江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普安万亩水晶葡萄科技示范园、丰乐万亩蔬菜科技示范园、交梨万亩葡萄科技示范园、南面万亩葡萄科技示范园、南面万亩蔬菜(辣椒)科技示范园、九阡、扬拱万亩九阡李科技示范园、东面万亩椪柑科技示范园、周覃现代农业示范园、三洞畜禽养殖科技示范园。
百点在全县百公里沿线特色产业带上建成百个规模种养示范点。
(一) 蔬菜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