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物流管理》

《现代物流管理》


.
26
第三节 国际物流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物 品 (包括邮品、展品、捐赠物资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 的流动和转移。
.
27
二、国际物流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这是国际物流发展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国际间大规模物流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集装箱及国际集装箱船、集装箱
.
29
四、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1.运输子系统 2.仓储子系统 3.商品检验子系统 4.报关子系统 5.商品包装子系统 6.装卸子系统
.
30
五、国际物流合理化措施
(1)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 (2)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 (3)缩短进出口商品的在途积压 (4)改进运输路线、减少相向、迂回运输 (5)改进包装,增加技术装载量,多装载货物,减少损耗
(4)物流理论、实践的纵深化发展阶段(1985年迄今) POS系统、条形码、EDI、RFID
.
10
第四节 物流合理化目标
一、距离短 二、时间少 三、整合好 四、质量高 五、费用省 六、安全、准确、环保
.
11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第一节 系统的概念
一、系统的定义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为系统。
.
32
第四章 包装
第一节 包装的意义与分类
一、按照系统的性质分类
(一)包装的地位
1.包装要考虑运输的方式 2.包装要考虑搬运 3.包装要考虑保管
(二)包装的作用
l.保护产品 2.方便储运 3.促进销售 4.便于使用
.
33
二、包装的分类
(一)按包装功能分类:按包装功能分类可以把包装划 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类。
1.以运输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2.以仓库和配送业务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3.以货代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4.以托运人和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5.以财务或信息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
.
22
三、第三方物流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一)运作效率 (二)客户运作的整合 (三)横向或者纵向的整合 (四)发展客户的运作
.
23
四、发展第三方物流关系的一般过程
.
42
第二节 装卸搬运的作用和特点
一、装卸搬运的作用
1、附属作用 2、支持作用 3、衔接作用
.
43
二、装卸搬运的组成
1、装卸:将货物装上或卸下运输工具; 2、搬运:将货物在短距离移动; 3、堆码:将物品或包装货物进行码放、堆垛等; 4、取出:将物品从保管场所取出; 5、分类:将物品按品种、发生方向、顾客要求等进行分类; 6、集货:将物品备齐,以便随时装货。
.
47
二、装卸搬运的方法
按装卸作业对象分类的方法
单件、集装、散装
按装卸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类的方法
人工与机械
按装卸作业特点分类的方法
间歇与连续
按装卸作业方式分类的方法
水平与垂直
.
48
第四节 装卸搬运的原则和合理化
一、装卸搬运的原则
装卸搬运是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在生产领域及各个物流环节中 起着支持和衔接的重要作用。因此,装卸搬运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 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
41
第五章 装卸搬运
第一节 装卸搬运的概念
一、装卸搬运的概念
按照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
装卸是指:
“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 物流作业。”装卸搬运是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
二、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地位
装卸搬运是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整个物流环节不可或 缺的一环。
物流信息管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 (2)定单处理 (3)物流动态信息传递 (4)物流作业信息处理与控制 (5)客户关系管理 (6)物流经营管理决策支持
.
6
第三节 现代物流管理的形成和发展
一、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
1、初级阶段 2、快速发展阶段 3、合理化阶段 4、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阶段
15
第三节 物流系统评价
一、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
系统的价值是系统的功能与所支付费用之间的比例关系,用 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价值(Value)=功能(Function)/费用(Cost) 简记为:V=F/C 这就是价值分析中所谓价值的含义。
.
16
二、物流系统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 2.整体性 3.要坚持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4.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坚持量化原则
现代物流管理
黄中鼎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
1
第一章 物流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物流的定义及作用
一、物流的定义
实质流动(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运输) 实质储存(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储存) 信息流通(指相关信息的联网) 管理协调(指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有效控制的过程)
.
2
二、物流的价值
1、时间价值 2、空间价值 3、加工附加价值
.
8
三、国外物流管理的差别与借鉴
1、日本:成本物流独树一帜
(l)物流概念的导入和形成期(1956一1964年) “物的流通”
( 2)物流近代化时期(1965一1973年) 大量物流设施建设/经济高度成长、大量生产、大量销售
(3)物流合理化时期(1974一1983年) 真正从系统整体的观点来开展降低物流成本运动/输省流通对策部公 布了“物流成本算定统一基准”。
1. 社会物流 2. 行业物流 3. 企业物流
二、按照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
1. 地区物流 2. 国内物流 3. 国际物流
.
19
三、按照作用的分类
1. 供应物流 2. 销售物流 3. 生产物流 4. 回收物流 5. 废弃物流
.
20
.
21
第二节 第三方物流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提供者
(二)按包装在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分:包装也可以分为 单个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三)按其它标志分类。
.
34
第二节 包装材料与包装机械装备
一、包装材料
(一)纸和纸制品 (二)木质包装材料 (三)金属包装材料 (四)塑料包装材料 (五)玻璃、陶瓷包装材料 (六)复合材料 (七)包装用辅助材料 (八)生物包装材料
目标:时间、距离、质量、费用 原则:安全文明、节能、次数少、程序化、机械化、系统化
.
49
二、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是装卸搬运合理化经验的总结,也是合理化的 基本要求。因此,装卸搬运合理化,
首先、必须坚持装卸搬运的基本原则, 其次、是按照合理化的需求,进行装卸搬运作业。
.
39
二、各种包装技术
(一)防震包装技术 (二)防潮、防湿、防水包装技术 (三)防锈包装技术 (四)防霉包装技术 (五)防虫包装技术 (六)危险品包装技术 (七)特种包装技术 (八)集合包装技术
.
40
三、包装合理化
(一)包装合理化的一般要求 (二)包装合理化发展的趋势
四、绿色包装
(一)使用绿色包装材料 (二)可重复包装材料 (三)用法律、法规则来规范包装
二、系统的一般模式
.
12
三、系统的特征
1.集合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四、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 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规划和组织人力、物 力、财力,通过最优途径的选择,使我们的工作在一 定期限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成果。
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德.德鲁克在(财富)杂志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暗 大陆”
(3)物流理论的成熟与物流管理现代化阶段(1978一1985) MRP、MRPII、MRPIII、DRP、DRPII、看板制 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 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
31
(6)改进港口装卸作业,有条件要扩建港口设施,合理利 用泊位与船舶的停靠时间,尽力减少港口杂费,吸引 更多的买卖双方人港。
(7)改进海运配载,避免空仓或船货不相适应的状况。
(8)国内物流运输段,在出口时,有条件要尽量做到就地、 就近收购,就地加工,就地包装,就地检验,直接出 口,称“四就一直”的物流策略,等等。
.
7
二、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1、现代物流的发展开始受到重视 2、一些工商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 3、一批运输、仓储及货代企业逐步向物流企业发展 4、国外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 5、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6、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已逐步在物流业务中运用 7、为电子商务提供服务的物流企业有了发展 8、物流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
44
三、装卸搬运的目的
.
45
四、装卸搬运的质量
五、装卸搬运的特点
1、均衡性与被动性 2、稳定性与多变性 3、局部性与社会性 4、单纯性和复杂性
.
46
第三节 装卸搬运的分类和方法
一、装卸搬运的分类
(一)按物流设施属性分类 (二)按装卸搬运施行的物流设施、设备对象分类: (三)按装卸搬运对象分类 (四)按装卸搬运物品的属性分类 (五)按装卸搬运的内容分类 (六)按装卸搬运机械的作业方式分类
.
3
三、物流的作用
1、保值 2、节约 3、缩短距离 4、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 5、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6、保护环境 7、创造社会效益和附加价值
.
4
第二节 物流的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