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四川高考新政策

2020年四川高考新政策

2020年四川高考新政策
2018年四川高考新政策
一、校长建议分学科班和高考班
现在,学生到了高中,自然面临分流:读文科、读理科,只有这两种选择。

而2018年入学的高一学生,面临的是“3+3”考试,用
中学校长们的话来说,这“会给现有高中教学和管理格局带来“颠
覆性”影响。

”仅就选考“6选3”的组合方式就有共20种。

比如,一个只有200名学生(年级)规模的学校,原来只需要分4个班,现
在就必须分10多个班供学生选择——把10多个老师分配到不同教
室等候学生选课走班。

走班制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管理和教师要求,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为此,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校长、四川省数学特级教师刘云建议,可以按6个学科和学习程度安排教师和教室,由学生根据自
身选择去走班选科选老师。

比如,思想政治,可分学科班和高考班,甚至学科班还可分层设班;关于外语,虽然是每个学生都要考,但是
每个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有的第一次就达到了理想效果,有的还
会考第二次,再加上不同学生对自己的分数期望也不同,所以外语
学科也不能搞“一锅煮”,分层势在必行。

二、教育界人士:学科选择要指导
新高考对学生亦是一种考验。

以前,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朝夕相处,不论什么科目都在一个教室上。

现在有可能这堂课你的同桌是
别班的学生。

比如以前读文科的必须学习政史地,现在你还可以选
理化生。

选择的自由度大了,学生会把握自己有效选择吗?原来固定
模式的班级制打乱了,没有了固定的教室、老师和同学,没有了老
师对你的“专一”的、严格的要求,学生能把控好自己吗?
另外,六选三还让一些老师担心的是,学生会不会有趋利避害思想,在选课上造成某些学科热门,爆满,某些学科成为冷门,无法
开课?为此一位成都教育界人士坦言,未来要发生的不可控的事情的
确存在,还是应该呼吁教育去功利化,让学生和教育回归本真,高
考改革的初衷是让学生依据兴趣选择专业,为高校输送具备创新思
维的人才,所以,社会应该给教育更宽松的环境,学校、家庭应该
从学生职业生涯出发,科学有效地指导考生进行学科选择。

而分层教学后,对高校人才选拔制度也将形成挑战,“高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学按需定制什么样的人才。

学生未来想从事什么
专业学习,在中学阶段就要目的明确地选择相关学科。

中学和大学
的接轨就非常重要。

”该人士坦言。

2018年四川高考新政策学业水平考试
1.自选3门等级性考试科目计入高考成绩
我省从2010年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从2010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全省统一命题、统一
组考、统一评价。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是在多年
实践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以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
促进高中和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和选拔水平。


2.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省教育厅负责人告诉记者,合格性考试与等级性考试在科目要求、内容要求和难度要
求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设置合格性考试,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过度偏科。

设置等级性考试,主要是引导
学生发挥个性和特长,为高校选拔学生提供依据。

合格性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
14门科目,覆盖所有科目。

各科目考试内容限定在国家课程方案和
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范围内。

等级性考试科目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

考试内容限定在
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和选修Ⅰ的内容范围内。

3.书面笔试+无纸化机考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9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
物等科目的等级性考试采用书面笔试方式,各科目考试满分均为
100分,其中外语含听力考试。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2门科目采用无纸化机考方式,满分100分。

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4门科目另设实验(实践)操作测试。

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采取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据悉,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3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以及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4门科目另设的实验(实践)操作测试,
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按省教育厅的统一要求组织实施。

4.赋予学生考试科目的选择权
普通高中在籍学生均须参加所有学业水平合格性科目考试。

当年报名参加统一高考的普通高中在籍学生、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学
生和社会人员均须报名参加当年学业水平等级性科目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考试时间根据国家和省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统一确定。

合格性考试各科目分别在高中阶段相应课程教学任务
结束后进行,学完即考。

普通高中在籍学生均有一次合格性考试机会,成绩不合格的考生可参加补考。

等级性考试科目统一安排在高
三第二学期高考前进行。

等级性考试每门科目只提供一次考试机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赋予学生考试科目的选择权,是本次改革的重大突破。

”等级性考试科目,可由学生在完成必修内容
的学习,对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有一定了解后,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
自身特长,自主选择3门学习。

为了便于选考,高校要在学生选择
考试科目前,公布对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具体要求,保证信息透明、对称,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出安排。

5.打破了只用百分制评价学生
合格性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

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4门科目另设的实验(实践)操作测试,按测评标准评
定成绩是否合格。

等级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按照实际参加当次考试学生总数(成绩为零分的学生除外)的相应比例划分等级,分为5个等级,位
次由高到低分为A、B、C、D、E五等。

其中A等级约占15%,B等级
约占30%,C等级约占30%,D等级20%左右,E等级不高于5%。

对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考试成绩以百分制呈现,给学生造成很大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呈现成绩打破了只用百分制评价学生、评价教育质量的
做法,淡化了分分计较,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一
些新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技能。

“《水平考试办法》规定,3
门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以等级呈现,其他科目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
教学要求,合格即可,避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等级性考试科目成
绩分为五等,规定了每个等级人数所占比例,保证成绩的区分度和
可比性,便于评价和招生录取使用。


6.按等级折算成相应分数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高中学生毕业认定。

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以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高校招生录取。

学生根据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的3个选考科目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折算成相应分
数后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学生等级性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质量评价。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学校课程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监测的重要指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
加强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果的研究与分析、教学反馈与指导,不
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从外省(区、市)转入我省的学生,根据其原就读地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承认其相应科目合格
性考试成绩;对作为高校招生录取依据的等级性考试科目,需参加我
省等级性考试方可认定成绩。

从我省转往外省(区、市)的考生,由省教育厅为其出具成绩证明,到接收的省份申请成绩认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