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更新)附件:1_《科技管理研究》的文稿格式及规范化要求

(2016年更新)附件:1_《科技管理研究》的文稿格式及规范化要求

附件1.
《科技管理研究》的文稿格式及规范化要求
为促进出版物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高本刊的编校质量,本刊出版物的编排严格按照出版业的常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规范规范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对来稿的格式及其规范化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1 题目、摘要、关键词等
1.1 题名和副题名
题名以简明的词语恰当、准确地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5字)。

通常由名词性短语构成,应尽量避免使用不常用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

如题名内容层次很多,难以简化时,可采用题名与副题名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副题名起补充、阐明题名的作用。

不滥用副题名。

1.2 摘要
摘要是对提供文献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摘要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不能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一般在200字内。

1.3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提供文献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

每篇学术论文必须列出不少于4个关键词。

关键词顺序选择:第1个列出该文主要工作或内容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第2个列出该文研究得到的成果名称或文内若干个成果的总类别名称;第3个列出该文在得到上述成果或结论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具体名称;第4个列出在前3个关键词中没有出现的,但被该文作为研究对象的事或物质的名称。

如有需要,第5、第6个关键词列出作者认为有利于检索和文献利用的其他关键词。

关键词要注意专指性,不得选择泛指性共用概念的词作为关键词。

纯英文词不能作为中文关键词。

1.4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1.5 文献标志码
文献标志码是指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志码,根据该规范所设的 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志码确定文献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志码。

5 种文献标志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
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 (包括综述报告)
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 (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 (社科)
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 (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 ——一般动态性信息 (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 ——文件、资料 (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2 正文
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全文每一章、条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划一,层次清晰。

条的编号通常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一),1,(1)。

2.1 图
图主要是指线条图,包括简易函数图、示意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直方图、地图等。

每张图在正文中都要明确提及,先见相应文字后见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以理解图意。

每个图必须有图序与图题。

函数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须做成黑白平面图,其中含有的符号、数字、文字、线条等要清晰、规范。

2.2 表
适当使用表,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提供信息。

其编排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列。

每张表在正文中都要明确提及,先见相应文字后见表。

表应具有自明性。

每张表必须有表序、表题。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只有在无必要标注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表中的缩略词、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

表的注释或说明则按表内注的顺序在表下以阿拉伯数字加半圆括号逐一写出,注与注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注的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2.3 数学、物理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较长的式,另行居中横排;如需转行,只能在+,-,×,÷,>,<处转行。

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

2.4 量与单位
正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必须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书写强制执行国家标准《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1933)。

应注意常见符号正斜体的区别。

2.5 参考文献表
参考文献的引用和著录是学术论著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术论著及其学术影响力评价和认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只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以近期公开出版的主要文献为主。

应执行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内文引用的先后顺序用“[]”标注序号列于文末。

同一文献在同一文章中被反复引用时,只用同一序号标识。

来稿中比较常见的缺漏项包括:图书类的,缺出版地或出版者、出版时间;期刊类的,缺具体页码;报告类的,缺报告地版地或出版者、出版时间;电子文献类的,缺责任者、上传/引用具体日期;报刊类的,缺所在具体版面。

此外,责任者多于三人的,应著录三人后才能使用“等”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