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调查报告

篇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姓名:王军锋班级:电力11-11(3)班学号:2011230329 日期:2013.5.18《关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前言: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从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五个层次全面分析和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各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

在当代,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于能否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可以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以及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完善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正是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所以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调查研究一直不断;据笔者观察,现有资料普遍认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相对缺失,这种论断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担忧。

但2008年以来,在中国先后遭受的南方特大雪灾,藏独事件,奥运圣火传递受阻挠,汶川大地震等一系列冲突与灾难面前,我们发现,在祖国利益受到侵犯,在我国同胞遭受苦难时,大学生们都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并凭借自身的力量表现出了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因此,为了真实、全面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本项目组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分层研究的方式,以期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

二、调查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选取新疆4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具体包括: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工程学。

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于2013年5月期间,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13份,回收率为85.5%,其中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为83.3%,达到了研究分析的要求。

样本构成情况见表1:表:问卷调查样本构成情况从样本构成情况表可以看出,此次调查群体涉及范围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取样的代表性,能够较真实反映出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

调查问卷所采用的社会责任感结构理论依据是段志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研究中的理论问题探讨》。

段志光指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结构与分类可以按逻辑结构、内容结构、层次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划分。

按照层次结构,社会责任感从系统论角度可分为:家庭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民族责任感;人类社会责任感。

我们依据这五个维度,在主要参考赵兴奎编制的ussr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从中筛选修改出适合这五个维度的选项,自主编制了调查问卷。

另外,为了弥补调查问卷收集信息的不足,调查组还对部分学生、老师进行了个别访谈,力图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调查结果(一)当代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家庭责任感是指个体具有的在家庭生活中积极履行分内职责和道德义务的社会责任感。

它是个体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通过与父母长辈以及家庭其他成员发生关系,从而形成的对自己与家庭关系的感性认识。

以下是四道与家庭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结果:从上表可以看出,对“不管物质条件如何,我都会说赡养父母”这一说法,84.6%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14.1%的回答者选择了“比较符合”,只有1.3%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

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赡养父母的责任是持比较明确的肯定态度的。

对“我经常过问我的爷爷奶奶、外公或外婆的身体状况”这一说法,选择“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的回答者仅占50.7%,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祖辈的关心明显不足。

中国的老人最善良,他们把儿女子孙看得比什么都重,他们的一生都是为了孩子。

关爱老人,让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应该成为每一位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对“如果家庭经济困难,我会选择先工作后考研”这一说法,只有35.4%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而31.7%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

它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个人爱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敏感,容易使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和功利化的倾向。

对此,教育者应当加以及时的引导,防止少数人的自我责任感走向以个人为中心的极端。

对“即使我将来的妻或夫经济地位比我低得多,我也一样对她或他好”这一说法,57.7%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29.5%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

尽管当代大学生仍处于“婚姻责任豁免期”,但这种认知情况无疑将有助于他们将来对婚姻家庭责任的承担。

(二)当代大学生的他人责任感他人责任感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相互交往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广泛地承担对他人的责任,是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

以下是四道与他人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对“我做错了事,我能主动承认错误”这一说法,只有10.1%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而选择“比较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很不符合”的比例分别为49.4%、31.6%、7.6%、1.3%。

可见,当代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对主动承认错误、自觉承担责任缺乏必要的志向和勇气。

对“见到朋友情绪低落,我会主动去劝慰”这一说法,77.2%的回答者选择了“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说明当代大学生总体上还是关心他人的。

对“乘车时,我会主动让位给老人或抱小孩的妇女”这一说法,51.9%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40.5%的回答者表示“比较符合”,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

集体责任感是指个体在所属集体生活中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对大学生而言,集体主要指校、系、班集体以及大学生社团、组织、宿舍等。

以下是四道与集体责任感相关的态度测量题目的调查结果:表4中,对“我有时在图书馆的书上写写画画”这一说法,68.4%的回答者选择了“很不符合”,而仅有3.8%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或“比较符合”。

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在自觉维护公共财产方面,自我感觉良好。

但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在各大高校图书馆中,“批注”“涂鸦”等图书破坏现象却并不少见。

为了验证该调查结果的可靠性,项目组对某高校图书馆的三位馆员进行了采访,他们表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还是好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还是能对图书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的,‘批注’‘涂鸦’的确属于少数大学生所为。

”但他们也提出了他们的担忧与建议,“‘批注’‘涂鸦’现象虽属个别,但对后续的读者在阅读中会产生较为恶劣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的是诱发性的,即后续的读者在看到别人在图书上的‘作品’以后,第一反应不是阻止自己出现类似的行为,而是诱发类似的行为。

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借阅规则教育和借阅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杜绝这类行为仍非常有必要。

”对“上自习时,班上乱哄哄的我会加以制止”这一说法,仅有3.8%的回答者表示“完全符合”,而76.0%的回答者选择了“不确定”、“不太符合”或“很不符合”。

篇二: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暑假社会实践报告机电工程学院关于当前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

大学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使其积极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时间2011年7月1日————2011年9月1日三、调查形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因此,在实践之前,我上网搜集了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了这次实践活动的行动安排、计划方案,从而以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有广度、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由本组成员全程负责,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32份,其中有效问卷是30份,有效率为75%,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四、调查报告ⅰ。

次实践我们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①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②你是否认为应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③你是否参加过爱心活动④你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你认为社会存在的弊端⑤你是否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行为等ⅱ。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拟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及实施方案: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

②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

③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等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成因①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

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③我国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单一化。

④家庭环境的影响。

㈢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①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认知能力。

②要善于挖掘校园生活的育人功能,发挥体验教育的重要作用。

③要着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④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字: 社会责任感价值观淡化提升民族精神社会公德集体主义五.调查分析: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与特征1. 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社会责任感的比例不高。

34%的人认为非常缺乏社会责任感,42%的人有一点缺乏,10%的人认为不缺乏,还有14%的人不清楚。

这些数据反映出我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相当薄弱。

相比过去,他们更注重真才实学,更加务实,而表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但这种自我责任感明显强于社会责任感。

同时当今大学生也普遍表示当前最缺乏的就是社会责任感。

所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容忽视。

2.对于去服务大西北、省内不发达地区、基层的问题上,只有12%的在校大学生会去,而有14%的大学生是为了有利于今后就业工作,从此数据再一次反映出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意识明显强于社会责任感。

3. 对于是否认为应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别人困难时尽力帮忙的问题,有46%的大学生认为别人在困难时应尽力帮忙,只有10%的大学生认为不应该,44%的大学生认为视情况而定。

4. 20%大学生认为见义勇为牺牲自己不值得。

普遍学生反应:“社会需要见义勇为,我们赞成见义勇为,但我们要在思想考虑完全和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去实施我们的智慧和力量,见义勇为的结果都是想帮助成功,盲目的行为再勇敢也只能带来更大的伤害和损失,让我们运用智慧去勇为,期待一个好的结果。

见义勇为虽好,但是帮助别人之前,要先想好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