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系统介绍

污水处理系统介绍


研究基础及工作条件
1.研究基础
研究团队由10个人员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 及研究生4人,具有博士学历的共6人。我们多年来一直从事自动化、 人工智能、最优控制、环境科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流程工 业的数学建模方法、软测量方法、复杂系统建模方法及优化控制算法 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生产过程建模和控 制系统、水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经验,取得了许多成果。
粒子群算法原理
PSO模拟鸟群觅食的过程, 每个优化问题的解都是搜索空 间中的一只鸟,称之为粒子.所有 的粒子都有一个由被优化的函 数决定的适应度值。每个粒子 还有一个速度决定它们飞翔的 方向和距离. 初始化为一群随机 粒子。然后,粒子们就追随当前 的最优粒子在解空间中搜索找 到最优解.
粒子
最佳位置 粒子 粒子
模糊控制的进一步研究
2.模糊Smith-PID控制 目的:解决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时滞问题
四 软测量技术
1 2 3 4
软测量技术概要 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 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 基于 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软测量 基于混合机理模型的软测量
1.软测量技术概要
软测量概念
把自动控制理论与生产工艺过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应用计算 机技术,对于一些难于测量或暂时不能测量的重要变量(称之为主 导变量),选择另外一些容易测量且与其有关的变量(称之为辅助变 量或二次变量),通过构造某种以辅助变量为输入、主导变量为输 出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软件实现主导变量的估计。
遗传算法
特点: 1.自组织、自适应和 自学习性; 2.群体搜索特性; 3. 内在启发式随机搜 索特性。 .
粒子群算法
特点: 1. 以较大的概率保 证最优解; 2. 提高局部区域的 收敛速度; 3. 实施过程简单。
1.遗传算法优化实现步骤
构建 RBF神经网络
遗传 算法优化
获得最优值
Phase 1
Phase 2
优点:模糊控制不需要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
鲁棒性和适应性好 容易理解
污水处理模糊控制系统结构图
模糊控制规则表的建立
E EC NB NM NS 0 PS PM PB PB PB PB PB PM Z0 Z0 PB PB PB PB PM Z0 Z0 PM PM PM PM Z0 NS NS PM PM PS Z0 NS NM NM PM PM PS NS NS NM NM PS PS Z0 NS NM NM NM Z0 Z0 NM NM NB NB NB Z0 Z0 NM NB NB NB NB NB NM NS N0 P0 PS PM PB
• SBR法的五个运行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排放,闲置 法的五个运行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排放, 法的五个运行阶段 • 运行特点:序列间歇 运行特点:
SBR污水处理系统实验装置介绍 污水处理系统实验装置介绍
DO 传 感器 进水 滗水器 反应池 调节池 中间池 滤罐 储水池 出水管
进水泵 鼓风机 加压泵
BOD机理模型
Qa(DOs−DO ) 2 Qa(DOs−DO ) Qa(DOs−DO ) S =m t +m t +m +m t2 +m t +m 5 6 1 2 3 4 X X X
辅助变量:微生物浓度(浊度)X、曝气流量Qa、 废水 温度t、 溶解氧浓度DO、饱和溶解氧浓度 主导变量:BOD (S) m1 ~ m6 为计算出的常数
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智能控制 污水处理系统的优化、 及软测量
北京金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工商大学
Company
LOGO
Contents
污 水 处 理 系 统
1
系统概述 2 3 4 过程优化 智能控制 软测量技术
5
研究团队及承担项目介绍
一、系统概述
SBR法简介 • 工艺流程:
空气 进水 一沉池 污泥 污水 曝气池 回流污泥 剩余污泥 图 3.1 活性污泥法处理流程 二沉池 净水
1 8 0
2 1 0
2 4 0
3.基于过程神经网络的软测量
原理:
wij(t)
x1(t) x2(t)
∑∫, f
∑∫, f ∑∫, f ∑∫, f
∑∫, f
Vj(t)
∑, g

xn(t)
∑, g
y
∑∫, f
特点:输入和权值都可以是时变 选用进水TOC、DO、MLSS 作为二次变量
给定学习精度,最大训练次数,选取输入空间的一组正交基函数 将采集到的数据拟合成函数形式, 然后在选定的正交基下将输入函数展开
二次变量 可测过程扰动 可测过程输入 可测过程输出
校正值
软测量模型
主导 变量估计值
软测量模型
软测量模型的建立流程
了解工艺流程和控制系统; 了解工艺流程和控制系统;
机理分析, 机理分析,选择二次变量
明确软测量任务;确定主导 明确软测量任务; 变量; 变量;初步选择二次变量
定二次变量的测量数据 和主导变量的化验数据、 和主导变量的化验数据、 数据校正、数据变化、 数据校正、数据变化、 数据相关性分析、 数据相关性分析、主元 分析、 分析、主成分分析
计算机
上位机
下位机
水处理设备控制软件—组态王
6.53
污水处理课题研究内容介绍
1 2 3
过程优化
智能控制
软测 量技术
污水处理课题研究内容介绍
出水条 件、优 化指标
过程优 化,获 得DO曲 线
工艺参 数测量
对DO 进行优 化模糊 控制
水处理 系统及 其模型
出水 BOD 软测量
二、过程优化方案
过程优化方法
N
4、基于混合机理模型的软测量技术
基本步骤:
智能 算法
BOD仪表
误差补偿 硬件实现
二阶泰勒展开 公式推导
劳仑斯 —麦卡蒂 麦卡蒂 公式
机理 模型
混合 机理模型
化学公式基础
经典的劳伦斯——麦卡蒂模型
半速率 常 数
s r = r ax m ks +s
饱和常 数 有机底 物浓 度
最大底物降 解速率
泰勒展开及公式推导
进水BOD
MLSS ┆
BOD
反应时间
优点 • 网络训练速度快 • 避免局部极小问题
辅助变量选择
• 进水BOD值 • DO值 • 污泥浓度 • 反应时间
仿真效果
7 0 0 6 0 0
5 0 0
TOC mg/L
4 0 0
3 0 0
2 0 0
1 0 0
0
0
3 0
6 0
9 0 1 2 0 t im e (m in u t e )
初始化粒子以 及粒子速度
粒子适应度检测
粒子速度更新 离子位置更新 当前值 优于Pbest? 是 Pbest=当前值 是 当前值 优于Gbest? 是 Gbest=当前值 否 满足 收敛准则? 是 Gbest=当前值 否

输出Gbest
系统实现
MATLAB 6.5:RBF神经网络的建模、优化算法和模糊规则 的编写
补偿公式及仿真结果
补偿公式
a × y(n−1 +a2 × y(n−2) +b ×u(n−1 +b ×u(n−2) ) ) 2 1 1
仿真结果
软测量仪表的硬件实现
软测量申请专利 软测量技术取得专利
国家发明专利号: 国家发明专利号:200910079704.1
实用新型专利号: 实用新型专利号:200920106062.5
7 6 6 4 3 3 2 1 -1 -2 -3 -6 -6
7 6 6 4 3 2 2 0 -1 -2 -4 -6 -7
7 6 6 4 2 1 1 0 -2 -4 -6 -6 -7
7 6 6 4 2 1 0 0 -2 -4 -6 -6 -7
7 6 6 4 2 0 0 -1 -2 -4 -6 -6 -7
污水处理中软测量技术解决方案
• 主导变量选择:出水水质BOD5(生物化学需氧量)
污水处理中引入软测量的必要性
• BOD5反映出水水质状况 • 化学测定时间长 • 传统设备价格昂贵,误差大,无法实现闭环控制
2.基于 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 基于 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
原理
输入层 隐层 输出层 DO值
Visual Basic 6.0环境下设计了可视化人机界面
通过ActiveX自动化技术实现了MATLAB与VB的数据传输。
三、智能控制
模糊控制
常规模糊控制
.
可调参数的模糊 控制
模糊控制原理
对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描述,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就会得到一种定性的、不精确的控制规则。用模糊数学 将其定量化,就转化为模糊控制算法,从而形成模糊控 制理论。
6 4 2 0 -2 -3 -4 -4 -5 -6 -6 -7 -7
常规模糊控制效果图
可调参数的模糊控制效果
模糊控制的进一步研究
1.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 自适应模糊控制系统 目的:提高模糊控制适应变化的能力 目的:
模糊控制的进一步研究
研究优化控制方案对SBR水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和能耗 研究优化控制方案对SBR水处理装置处理效果和能耗 的影响, 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模糊控制实现优化控制方案比传统控制 方法节省18%-32%。 方法节省18%-32%。
具体状态查询表
E EC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6 -5 -4 -3 -2 -1 -0 0 1 2 3 4 5 6
7 7 6 6 5 4 4 3 2 0 -2 -4 -6
7 6 6 5 4 4 3 2 1 -1 -3 -5 -6
7 6 6 5 4 3 3 2 0 -1 -3 -5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