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

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应用TPN的适应症
• 建议的适应症: 采取有效抗癌治疗中的中重度营养不良者, 严重应激状态如大手术,严重并发症, 经消化道不能维持营养状态>7天者, 辅助化疗中必须靠TPN支持者; 目前(2003年)尚无即能改善营养状况, 又能抑制肿瘤生长的TPN方案;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
•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原因1:
肿瘤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参数
指标 体重减轻 白蛋白(g/L) 转铁蛋白(mg/L) 前白蛋白(mg/L) 上臂肌围(%) 肱三头肌皮皱厚度(%) 肌酐/身高指数(%) 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 正常 轻度 <5% 30~35 1500~2000 100~150 35~40 35~40 81~90 1.2~2.0 中度 5%~9% 24~30 1000~1500 50~100 30~34 30~34 60~80 0.8~1.2 重度 10% <24 <1000 <30 <30 <60 <0.8
厌食:是肿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 癌痛、心理障碍、药物等可引起, 下丘脑受影响所致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
•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原因2: 胃肠道疾病: 常发生肠腔堵塞, 肠壁浸润或肠腔外压迫, 食管癌, 胰头癌, 肿瘤本身(如大肠癌)引起的继发性炎症, 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
营养不良的后果 Effects of Malnutrition
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损: 肌肉,肺,心脏,大脑, 胃肠道,免疫功能 营养不良将使疾病恶化, 并使病程延长
正常人群
110 % 90 70 50 30 10 -10 体重变化
营养不良人群
肌力变化
术前营养不良的后果 Effects of Malnutrition
• 对各种治疗的耐受性和敏感性降低
• 多脏器功能损害或衰竭 • 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高 • 病死率及死亡率增高
癌症有关恶液质的发生率
% 100
80 60 40 20 32 10 36 6 57 14 61 26 15
每年的肿瘤患者
83 87 38
2.3M (含新发病者) 消化道肿瘤>50% 肺癌 20% 其他癌肿 <30%

Pikul J., et al. Transplantation. 1993; 57(3):469~472
肿瘤和营养
肿瘤患者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从而导致对 肿瘤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减低,影响肿 瘤治疗的效果,进而降低生活质量,甚至 导致早期死亡.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5% 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表现为以肌肉萎缩和 体重丢失为主的恶液质 约有22%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肿瘤病人的营养支持
临床营养发展历史
• • • • • • 1810年,发现第一种氨基酸 1838年,命名蛋白质 1911年,Kansch首次为外科手术后病 人静脉输注葡萄糖 1920年,命名维生素 1959年,Francis首先提出最佳氮:热 量比值为1:150 1961年,瑞典Wretlind制成以大豆油为 原料,蛋磷脂为稳定剂的脂肪乳剂,首 次应用静脉脂肪乳剂的PN 60年代初,第一种安全的脂肪乳剂英脱 利匹特(Intralipid)投入应用 1970年后,营养理论与技术由美国向欧 洲,大洋洲及中国等地发展 1975年,已从所谓的“静脉高营养”概 念转变为“胃肠外营养”概念 • • • • • • 1941年,举行第一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 1945年,中国营养学会(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CNS)成立 1974年,国内已有文章介绍营养的知识 及临床应用总结(陈敏章,蒋朱明著) 1979年,上海中山医院也报告了肠外营 养应用经验 80年代初,北京协和医院开始静脉脂肪 乳剂对患者的耐受性研究 1985年,北京协和医院外科研究应用3 升袋的全营养液混合技术(TNA),应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脂肪乳剂的稳定性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
•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原因5: 细胞因子可引起:
TNF- 、IL-1: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IL-6、IFN- :蛋白质、脂肪代谢异常, 脂肪动员因子(LMF)、蛋白质动员因子 (PMF):肿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
•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原因6: 肿瘤消耗: 厌食和(或)进食过少:能量摄入减少, 肿瘤细胞:能量消耗增加, 氨基酸分解减弱, 谷氨酰胺消耗增加, 血游离氨基酸谱异常,
•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原因3: 医源性营养不良: 手术治疗:胃肠道解剖、生理的改变; 化学治疗: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放射治疗:肠瘘、放射性肠炎等;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
•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原因4: 机体能量代谢异常: 糖代谢:糖异生增加,葡萄糖清除和再循环加 快,胰岛素抵抗; 脂肪代谢:脂肪动员增加,脂肪廓清减慢,脂 肪氧化加快,脂肪全成减少; 蛋白质代谢:肌肉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蛋白 质分解增加,全身蛋白质转换加快,肝 内蛋白质合成加快;
35~58 2000~4000 <50 >40 >40 >90 >2.0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支持
• 目的:逆转营养不良,减少恶液质发生,减少相关的并发 症和死亡率。 • 当发生营养不良时,应及早进行营养支持。 • 在EN不能满足机体能量和氮的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用PN 加以补充。
科学的静脉营养的标准
2,中等度应激:7~10天内不能进食 3,肠外瘘 4,肠道炎性疾病 5,妊娠剧吐:持续5天以上的呕吐者,神经性厌食 6,需进行大手术,大剂量化疗或其他处理的中度营养不良的 病 人:在治疗7~10天前给予TPN 7,在7~10天内不能从胃肠道获得足够营养的住院病人 8,炎性粘连性小肠梗阻 9,大剂量化疗的病人


病人营养状况评定 Nutritional State Assessment
国家 英国 美国 病人类型 普外科病人 普外科病人 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24-40 44
荷兰
荷兰
癌症病人
普外科病人
40
50
丹麦
• •
腹部外科病人
28
Hill.1977,ENGLAND;Bristrian,1976,USA;Wesdorp,1986,NETHERLAND; Smit,1991,NETHERLAND;Jensen,1982,DENMARK.
更便利,更经济!


胃肠道的恶性疾病和营养不良往往是一种恶 性循环,胃肠道肿瘤病人常有不同程度的 胃肠功能不全,而胃肠功能不全又使营养 摄入减少,进一步使肿瘤病人全身情况恶 化,病人有可能无法接受其他的肿瘤治疗 措施。所以,只要营养支持能为肿瘤病人 的综合治疗提供一个机会,能够改善病人 的身体状况,就应该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
AIO应用准则 ( 3 )
三. 不宜使用AIO的病人 充血性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灌注不足 液体负荷不耐受 严重营养不良病人营养治疗的第一周
应用AIO注意事项
• • • • 稳定性 输注途径/速度 储存时间/方式 添加禁忌
AIO输注途径
经外周静脉输注
• • • • 短期使用AIO ( 小于等于14天 ) AIO的渗透压小于900mosm/l 优点:操作简便 缺点:易导致静脉炎,静脉血栓,不能长期使用
(乳腺癌, 甲状腺癌,血癌等)
54
14
0
非何杰金氏 乳腺癌 大肠癌 小细胞 非小细胞 胰腺癌 淋巴瘤.* (n=289) (n=307) 肺癌 肺癌 (n=111) (n=290) (n=436) (n=590) 体重丢失的病人
胃癌 (n=138)
体重丢失>10%的病人
癌症有关恶液质的发生率
最低 中等 最高_____ (31-40%)( 48-61%) (83-87%) 乳腺癌 结肠癌 胰腺癌 肉瘤 前列腺癌 胃癌 何杰森病 肺癌 非何杰森病
分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
住院病人的主要营养问题
• 住院病人有诸多的营养问题,如宏 量营养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维 生素缺乏等。但核心问题仍是蛋白 质热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 经临床确认的PEM发病率一般为 40%~60%,在外科,ICU和老年病 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病率更高。 PEM可导致不良的临床预后,包括 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死亡率增高, 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等。
TPN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围手术期TPN 希望:改善营养状态, 扩大手术适应证; 回顾性研究: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 前瞻性研究:常规应用无益; 结论:选择性应用才会有益;
TPN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TPN与肿瘤生长 动物实验: TPN可刺激肿瘤生长, 减少TPN中的氮量可抑制肿瘤生长; 临床研究: TPN可刺激肿瘤生长(不利), TPN可调节肿瘤生长周期(有利), TPN可提高周期特异性药物的敏感性(有利);
结论:消化道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
Prognostic effect of weight loss prior to chemotherapy in cancer patient Am J Med 1980 ; 69 : 491
综上所述
应重视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恶性肿瘤宿主营养代谢的特点 (一)
• 糖代谢 机体:产糖增加, 肿瘤组织:糖利用率高, 外周组织:糖利用下降,糖耐量试验异常, 无氧酵解、乳酸和丙酮酸同步升高,糖异 生增加,无效能量消耗,恶病质原因之一;
营养状态 正常 轻微不良 中等不良 严重不良 人数 14 13 23 18 ICU (天) 32 910 2940 4436 机械通气 (天) 22 810 2840 4137 住院 (天) 3124 3313 7136 8240 死亡率 (%) 0 8 17 28 气管切开 (%) 0 15 22 6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