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连市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振翅高飞梦想成真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褪.尽(2)黄晕.(3)(yi)然自得(4)惟妙惟(xiao)3.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

(4分)①一个勇敢自救的人,不仅遇到怎样的险阻,都不会放弃对成功的追求。

②当你在艰难的境地里勇往直前的时候,哪怕你只有一根可以活动的手指,只要一气呵成地用它去敲击成功之门,总有一天,会敲开那扇门。

③在这个世界上,除非你自己放弃,否则没有雷电可以击垮你,没有可以吞没你的巨浪,没有荆棘可以阻挡你。

(1)第①句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____ 。

(2)第②句中,有一个成语使用错误,它是_____ ,应改为_____ 。

(3)第③句中,有一处语言结构不当,使语句不够顺畅,应改为:。

4.默写填空。

(12分)(1)假如生活期骗了你,_______ ,_________!(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鬓微霜,又何妨!_______ ,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_________ ,_________ 。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4)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_______ ,_________ 。

(夏完淳《别云间》)(5)《行路难(其一)》中表现李白乐观自信,能够冲破重重障碍,实现政治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 ”。

(6)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 ,______ ”,抒发内心的喜悦。

(用《<论语>十则》中的句子回答)5.名着阅读。

(6分)(1)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

(不超出所给字格)(3分)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人物:情节概述:(2)班长要为升旗仪式写一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他打算用保尔的事迹作例子。

请你依据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仿照下面的示例,帮他再举一例。

(3分)示例: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双目失明的保尔拿起笔来顽强地从事创作,甚至手稿丢失也不放弃。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8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6.解释中文加点的词。

(3分)(1)今齐地方.千里(2)乃.下令(3)燕、赵、韩、魏闻.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8.邹忌采用___ _ 的方法向齐王进谏,使齐王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2分)(二)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共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①之先己。

”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

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

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

故知君②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联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③于下。

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

用人但问堪④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自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问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岂是至公之道耶?”(节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释】①处分,安排职务②君:统治,主实③被:遍及④堪:胜任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2分)A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五柳先生传》)B故.知君人者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C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D百姓人力已.奉于上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12.太宗认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三)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

(3分)三、现代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能藏善跑的草兔①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的广大地区,生活着一种野生哺乳动物——草兔。

②草兔的体型较大,体长约40~68厘米。

身体背面毛色由沙黄色至深褐色,通常带有黑色波纹;体侧面近腹处为棕黄色;耳长10~12厘米,耳端有窄的黑尖;尾长7~15厘米,尾背有显着的黑色斑。

③草兔的食性简单,以各种植物的茎、叶、根和种子为食。

春夏之际,它们食植物的幼苗;秋季,以植物种子为食;冬季,大雪封山,草兔只得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埋在下面的植物茎根充饥,有时还啃食树皮。

④草兔的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捕食者。

在过去,狼和狐狸都曾是草兔的重要天敌,但现在大部分地区的狼和狐狸都已经灭绝或非常稀少,人成为它们最常遇到的也是最令它们恐惧的天敌。

⑤在与捕食者的长期周旋中,草兔练就了一身避敌的好“兵法”。

⑥草兔善于隐蔽。

春末至秋初,草兔以葱郁的植物为天然庇护,在农作物、草丛、灌木丛和幼林等隐蔽处自由穿梭。

秋末至翌年初春,树木落叶,百草凋零,它们会用前爪迅速挖掉草丛或灌木丛里面的杂草,形成一个浅浅的、有少许松软浮土的临时巢穴。

巢穴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刚好可以容草兔藏身。

临时巢穴正前方的枯草已被草兔压断或折断,视野开阔;两侧和后方的植物保持完整。

遇到强敌,草兔就在这种巢穴中躲藏不动。

由此可知“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深意。

⑦通常,草兔的活动路线较为固定,久而久之便可形成“兔道”。

它们在草丛、灌木间踩出仅比一只成人鞋稍宽的小道。

有趣的是,每只草兔都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区域,行走路线很少与其他个体行走路线完全重合。

这样出行不仅节省体能,还便于它们快速躲避天敌的追捕。

⑧遇到天敌时,草兔往往选择适宜的路线逃跑。

它们的前肢短,后肢长,适于在平地或缓坡奔跑。

受到惊扰时,草兔会尽量向地势较高处奔跑;若有人阻挡,它们往往会绕道迂回奔向地势较高处;无法绕过时,便向一侧奔跑,很少选择直接冲向下方的路线。

跑起来,它们两耳紧贴颈背,躲树木,跃小坎,一路狂奔,如履平地。

⑨到了繁殖季节,草兔体内激素的急剧变化,使它们暂时“忘记”了环境中存在着的虎视眈眈的捕食者,进入一种近乎癫狂的状态。

据资料记载,草兔每胎产仔5~8只,可谓“兔..丁兴旺”....。

较强的繁殖能力,使草兔家族千百年来虽历经风雨却仍然繁盛不衰。

(文/姜雅风,有改动)14.文章从草兔的分布、____ 、___ _、避敌能力和____ 等方面说明了草兔的特点。

(3分)15.草兔避敌的“兵法”有哪些?请分条概括。

(3分)16.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7.说说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近乡情更怯①故乡,是我永远无法忘怀、也不敢忘怀的。

②那个山村,很小。

几十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

人们日出作,日落息,互相帮扶,其乐融融。

一家杀年猪,全村人去吃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

故乡,是真的“桃花源”。

③山脚,有一合抱粗的垂柳。

柳下,是一条极瘦、极清澈的小溪。

月悬夜空,中学刚毕业的我坐在溪边。

是走,是留?心情郁闷。

此时,总有乡亲驻足询问。

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也支持、怂恿对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

”你稍有不顺,又会说,“回来,还是山里的大葱蘸酱养人!”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专属于那块土地的情怀。

④我参军要走了,乡亲们来道贺。

那贺物,是一两束存放很久舍不得吃的挂面,是几个尚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鸡蛋。

一位长辈,送来3元钱,是由一沓角币、一堆“钢镚儿”组成的。

“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

”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彼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在我的记忆中定格。

⑤几年后,我真的“出息”了,进城了。

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一个世界:装模作样穿西服,故作绅士扎领带,虚情假意赴酒宴……可是,我却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⑥盛夏。

回家。

县里小车来送。

汽车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老少乡邻的身影,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冰冷的“铁壳子”给我与乡亲们带来的隔阂。

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

田间,有一乡亲,赶着两头黄牛犁地,竟是我儿时的伙伴。

见是我,他脸上现出惊喜,随即愣在那里,搓着手。

“哦,回来了?……”不等我回话,他便径直走去卸犁杖,为我赶牛拉车。

我赶紧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

曾经,在淅沥的雨帘中,我们在葱郁的草地上骑着牛儿穿行,任凭雨水把周身浇个“响透”,那样的惬意,而此刻我清晰地感受到被作为局外人、观光客对待的距离与悲哀。

⑦深秋,老父发病,去世。

父亲戎马半生,刚烈正直,极有声望,举丧之日来人便也极多。

我这个被乡邻公认的孝子,因如今的“身份”所限,出殡乡俗,均改由弟弟代做。

那一刻,乡邻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直视的。

当呜咽的唢呐奏出如嚎啕般凄凉的曲子,满山庄顿时响起穿云裂石之声,仿佛这山村底蕴的瞬问迸发!我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巨大震悚与空灵般的明净,我被一种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征服,不由自主长跪在地!在乡亲们顿时和缓的眼神中,我又重新看到宽容、理解与接纳。

我终于知道,我实在是农民的儿子。

骨子里仍完全是农民的底色,是不被任何世俗所改变的本色与天然!⑧有人说,乡村生活是陈旧落后的,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注定会逝去。

我无论如何不敢苟同。

在这块厚重而又古老的土地上,有着任何“现代文明”永远无法取代的人间真情!⑨故乡,我心底的珍藏,我的财富,我的根!(文/郑有义,有改动)18.从文中,我们看到了怎样的乡亲?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答出两个主要方面)(4分)19.第⑤段中画直线的句子有何作用?(3分)20.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4分)21.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