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自然景观美的欣赏方法 -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浅谈自然景观美的欣赏方法 -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

园林美欣赏
兰天龙
(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友365001 )
一、引言
园林美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内容丰富,是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的再现。

人作为观赏主体,其审美感觉也是丰富多彩的。

园林教学中注重学生美学修养,对于从事园林工作人员,尤其园林规划人员具有深刻的意义。

在园林教学中,让学生懂得如何熟悉和欣赏园林美,以丰富、提高审美修养,引导学生寻美、赏美,增加审美感知。

如不能从审美的角度给看景,只是用语言表达其分布、特征、传说等,就显得平淡、无味,难以留下美好的印象。

怎样观赏才能真正领略风景独特的风格和神韵?我认为应该从观(方法、角度、时间、距离)、品、悟四个方面去观赏园林景观的美。

二、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有趣的讨论课,讨论的内容是我们平时熟悉、平常的所见所闻——“美”的欣赏,而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园林美欣赏》。

(板书:《园林美欣赏》)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一些什么?
生1:就是去旅游、看风景,如黄山、“五岳”、九寨沟、河流、瀑布等。

生2(抢着说):一些名胜古迹,如孔庙。

生3:看城市公园,如杭州西湖。

生4:是观看古建筑,长廊、亭子、名木古树。

师(微笑):看得出同学们见多识广,我还想到一些情景,活泼可爱的你们在优美的景色前,拿着相机,陶醉园林美景中,有节拍地的按下快门。

同学们,这样的场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会发生呢?
生5:在电视、电影上。

生6:在风景区、去旅游的时候。

师:对,让我们随心所欲地旅游,看看美丽的大自然,层峦叠嶂,奇形怪状,千姿百态,柔和的线条,优美体态和听听大自然的天籁之声,同学们,可是用什么方式才能欣赏到园林美?(如山石花木之美?环境与空间之美?)同学我们来一起讨论。

(学生自由看书,有的在讨论)
生7:老师,我在电视里看一些旅游片,能算是园林欣赏吗?
生8(摇着头):我去年和爸妈一起去泰山观日出,才是欣赏园林美?
生9(语气较平淡):你那算不了,放假去杭州西湖,看西湖十景才是欣赏园林。

生10:“在公园看见亭子,非常漂亮,注视良久,也是欣赏园林美”
师(接话):同学们,刚才这些同学说的是在欣赏园林美吗,大家说算不算?
全体同学(大声地):应该算!
师:我觉得可以算,说明同学们已陶醉于优美的景色中,已有“身在山水间,尤在画中游”感觉。

可是,如何选择观赏点的位置和视距(通俗说用什么方式、站在什么位置、离景点要有多远?)才能更好地欣赏到园林美景呢?
生a:边走边看,如看立体电影,或看动画片?
生b:可以坐在石头上,远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给人以广阔、宁静、坦荡开朗的胸怀,按下相机快门,把眼前的美景拍下来,带回家也能欣赏?
生c(神采飞扬):我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居高临下,俯瞰大地,有升仙神游之感!
至此,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大家讨论激热,场面热闹!
三、评析
园林美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游园,观赏、领略园林美景。

园林美景把园林美景与游者串一起,也是游者在享受、评价园林美景对社会影响。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欣赏园林美。

1、辨识园林美
人们对艺术品的欣赏,总是从对艺术品的感性直观开始的。

园林主要表现形式美,如造形、色彩、光影等,影响视觉和听觉,引起人们生理、心理上的愉悦感。

“观”,为欣赏园林的第一步,主要欣赏园林中实体,如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假山、小品等。

(1)、观赏方式(动态和静态观赏)
动态观赏是一种游览,或步行,或乘车,或乘船。

随着空间的转换,一景又一景、动态、连续图画呈现在眼前。

身临其境,融入风景之中,一种强烈的园林美感随然而生。

静态观赏是游人在一定的位置上,面对风景,通过缓慢的视线移动,仔细品味其中的奥妙,感受风景美的深刻内涵。

(2)、观赏的距离
欣赏园林美是一项休闲的审美活动,景物与游人需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显出美。

“入芝兰室,久而不闻其香”。

是因为距离太近,习以为常而不觉其美。

适度距离可
以增加审美的魅力,也会给人各种意象,造成这奇异的意象美。

(3)、观赏的角度
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宋代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指所站位置和距离不同,风景呈现出不一样面貌。

我们观赏景物时,要选择好角度,或正面,或侧面,可平视、可仰视、可俯视。

至于选择何种观赏角度,要根据具体景物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4)、观赏的时间
观赏风景有一定的时间性,时间恰到好处,才能美景尽收眼底,时间不当,会影响审美效果,甚至看不到风景的美。

钱塘江观大潮,时间应选择在农历八月十八日,感受大潮波澜壮观的大自然景美。

观赏的时间不同,景色也有变化。

2、享受园林美
园林美欣赏是“品”,通过对比、想象等形式,展开思维活动,情景交融,与风景共鸣。

达到一种满足感、快乐感,使人的精神处于情感高涨的状态之中。

“心随景动”,与景融合,陶醉于优美的风景之中,这是一种和谐的审美境界。

扬州个园的春山,石笋参差亭立,仿佛雨后春笋,使人联想到春回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再如冬山,洁白、浑圆的宣石,给人积雪未化的感觉。

达到与创作者共鸣。

3、鉴赏园林美
园林鉴赏是“悟”。

是理解、思索、领悟,是回忆、品味。

园林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自然,但归根结底还是人创造的,所以人的思想,特别是人对自然的态度便从于园林反映出来,园林与其他艺术一样均要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内容,表现造园者的哲学和人生哲理。

中国园林“小中见大”,把大自然的景色引到游人面前,使游人从小空间进到大自然,优美的景色使欣赏人对整个园林品味、体验中得到领悟。

把握游赏过程和规律,掌握更多园林知识,了解造园的过程和技巧,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

四、小结
园林美的欣赏在园林教学中是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只注重景点介绍,不教会
如何去欣赏,不是我们最终目的。

应融入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所以在园林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必要的,达到以下效果:1.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通过多种形式读、赏、练,培养学生对园林学习的热忱。

2.采用自主、交流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看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想象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