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关于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我与经典有约

五年级关于我和书的故事作文 我与经典有约

五年级关于我和书的故事作文我与经
典有约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阅读一本好书,犹如与圣人交流。

所以我计划利用闲暇时间好好的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

我觉得每读一本书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可以尽情的畅游。

阅读课外书可以打开我们的眼界:在读过马克·吐温写的《百万英镑》我知道了资产阶级的金钱至上;在读过法布尔《昆虫记》后,我知道了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和自己的天敌;在读过高尔基写的《童年》我知道了高尔基拥有的悲惨童年;在读过老舍写的《骆驼祥子》我知道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
我喜欢阅读,最喜欢的是《老人与海》这部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个坚强勇敢的老人,一个永远不会被厄运打垮的人,因为他相信只要肯努力,希望就在远方。

《老人与海》的故事非常简单,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上一条大马哈鱼,但鱼实在太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并绑在小船的一边。

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到岸上只剩下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在老人与鲨鱼的
搏斗中我看到了老人的坚强和毅力,在与大马哈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心态是复杂的。

他对大鱼是有感情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怀有同情的恻隐之心。

可是出于职业习惯和自尊心,他又不得不杀死大鱼。

所以,在与大鱼搏斗的过程中,老人的内心深处正与自己进行着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心理斗争。

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老人战胜大鱼,这在更深层次上暗示着人的社会性最终征服了本性。

但作者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

”这就是《老人与海》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

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

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在翻阅《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时,我深刻的感受到人类的渺小,同时也体会到了人性的伟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巴黎圣母院》这部作品。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一个相貌丑陋却品德高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纯洁善良的爱斯梅拉达,阴险刻毒的克洛德。

我最喜欢的就是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一个美,一个丑,这形成了雨果的一个写作特色。

雨果塑造的绝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丑
八怪”,他赋予了卡西莫多一种“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

卡西莫多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

他勇敢地从封建教会的“虎口”中救出了爱斯梅拉达,用“圣殿避难”的方法保住了姑娘的性命。

在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无微不至地照顾爱斯梅拉达。

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副主教膨胀的私欲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

雨果通过对比,使主人公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更加凸显,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美丑对比”。

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

其实,美与丑,善与恶,只有一线之隔。

当私欲产生的时候,你是选择压制它,还是任由它滋长,这就是美与丑,善与恶的由来。

我觉得人的心性是需要修炼的,如果你不好好的修身养性的话,说不定哪一天你的私欲就会滋长到一定的程度,使你的心灵扭曲,到时候,人性丑恶的一面就会显现出来。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很脆弱的,不要触动我们心底的那根弦。

其实,名著魅力是很大的,你可以在阅读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在阅读中学会成熟。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阅读名著,去体验不同的人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