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在大型水池中应用
摘要:本文对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方案比较、设计与施工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逆作法
一、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简介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即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地下室或地下水池池壁等)连成一个整体。

地下连续墙用抗剪键将连续墙和主体结构连接起来,使之在结合部位能够传递剪力。

两墙合一,节省主体结构的工程量,经济性好,配合逆作法,可缩短工期。

在特定条件下,如大型地下构筑物,根据地质条件,嵌岩式地下连续墙可兼作止水帷幕,即三合一地下连续墙。

本文所举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即为嵌岩式三合一地下连续墙,具体情况如下:
日钢某热轧水处理层流水泵站地下部分长34m,宽25m (内壁尺寸),深13.5m其中?-4.500为水泵设备层,?-10.500设结构支撑梁系。

地下连续墙厚800mm,和墙体结合水池内衬池壁厚400mm,两者用抗剪钢筋连接。

二、设计条件和方案选型
设计条件
本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且和海水连通,周边有建构筑物。

中风化岩的顶面深度约-21.00~-22.00m。

基本地质条件如下:表层以下3m为杂填土;3m~10m为中砂;11m~13m为中等压缩强度的粉质粘土;13m~19m为中砂或粗砂;19~20m为强风化片麻岩;其下为中风化片麻岩。

方案比较
层流泵站地下部分为方形水池,深约-13.5m,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基坑开挖的降水和围护支挡;
施工和使用阶段结构的抗浮;
施工期间尽可能减小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
结合层流泵站的结构形式和现有地质条件,地下部分考虑以下几种方案:
基坑开挖采用大开挖结合井点降水。

地下水池采用常规水池,侧壁设扶壁柱和水平横梁,和结构支撑共同抵抗侧壁土和地下水的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双排钻孔灌注排桩+深层搅拌桩止
水帷幕(或旋喷桩止水帷幕)。

施工阶段双排桩设临时支撑,共同抵抗侧向土和水压力。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嵌岩式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连续墙
钢筋笼内置注浆管,施工完毕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注浆。

水池池壁和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兼做止水帷幕。

以上方案中,第一种方案实施难度很大。

由于地下砂层很厚,渗透性强,地下水位基本在-1.00左右,井点降水最多降到-9.00m。

周边有建构筑物,大开挖没有分级放坡的条件。

第二种方案采用双排桩作为围护结构,基坑变形大,临时支撑设置复杂。

止水帷幕施工难度大,而且工期和成本增加很多。

设计采用第三种方案,地下连续墙厚800mm,进入中风化岩,槽段长6000mm。

配合轻型井点降水,保持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7.00左右。

实际施工后开挖效果很好,除地下连续墙个别接缝部分渗漏,基坑基本没有渗漏。

三、地下连续墙设计
地下连续墙设计
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可分为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两种计
算方法。

目前各规范、规程的相关规定存在差异。

水压力采用静止水压力,本工程采用水土合算方法,结合地质报告和相关资料,偏于安全合算压力系数按照0.45取值。

地下连续墙设计采用800mm厚,相连水池内壁厚
400mm,地下连续墙进入中风化岩200mm以上,平均深度21m~22m。

地下连续墙常规槽段长6000mm,转角采用连续
槽段。

地下连续墙槽段之间采用刚性连接。

地下部分整体建模,采用SAP2000计算。

槽段之间仅传递剪力,不传递弯矩。

全部侧向土压力和水压力由地下连续墙承担。

400mm厚内衬池壁作为接缝处挡水和安全储备。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水池-4.500结构层、-10.500支撑梁系共同抵抗侧向水平力,该状态即为正常使用状态结构计算模型。

2.竖向及水平支撑设计
结合上部结构立柱和逆作法施工需要,地下部分竖向支承系统采用钢立柱插入桩基形式。

钢立柱在基坑逆作法实施阶段,承受已浇注的结构自重和施工超载;施工结束后,与水池底板连成一体,作为结构的一部分。

,钢立柱采用角钢组合的格构式钢柱。

逆作法施工完成后,逐层在钢立柱外围浇注外包混凝土。

水平支撑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和地下水池内衬池壁、钢立柱连在一起。

内衬和梁同时浇注。

梁钢筋部分穿过格构式钢柱间隙,部分紧贴格构式钢柱。

3.抗浮设计
抗浮计算按照施工阶段、正常使用阶段计算。

正常使用阶段考虑上部结构的恒载,按照正常地下水位计算。

施工阶段按照最不利工况计算,即水池逆作至底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时。

施工阶段结构自重小,设计要求施工阶段地下水位降至-7.00以下。

4.构造处理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细部构造处理很多,主要是接头处理和防渗措施。

地下连续墙接头及防渗
地下连续墙槽段接头采用H型钢接头。

拼接钢板先与槽段钢筋焊接,后续槽段可设置接头钢筋深入到接头的拼接钢板区。

该接头不存在无筋区,形成的地下连续墙整体性好,先后浇注的混凝土由型钢隔开,加长了地下水渗透的路径,止水性能良好。

水池底板封底混凝土厚1400mm,底板和地下连续墙连接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起到很好的抗渗作用。

内衬池壁和地下连续墙的连接
地下连续墙内侧预埋钢筋,施工内衬池壁时将预埋钢筋凿出,弯直后埋入内衬池壁。

埋入钢筋宜为圆钢,直径12~16mm,直径太小抗剪能力差,太大容易掰断。

四、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施工
1.逆作法施工顺序
地下连续墙和钢立柱(包括桩基)施工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可进行逆作法施工。

地下水池逆作施工主要步骤如下:
基坑开挖前先凿除地下连续墙顶部浮浆,施工顶部冠梁。

采用中心岛方法分层开挖,每层层厚约2~3m,视土层情况调整。

每开挖一层逆作内衬,待内衬强度达到80%后进行下一工序的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进行场地排水,坑内、外采取必要的降水措施。

开挖至-4.500m结构层,施工和支承钢立柱相连的主梁,预留次梁和平台板插筋。

浇筑混凝土前预留下一段内衬灌浆孔。

继续开挖,逆作内衬,施工至-10.500m标高处,施工该层水平支撑梁。

开挖至基坑底部-13.500m标高,迅速浇灌封底混凝土垫层,凿出支承桩桩头,施工底板。

顺作结构立柱至-4.500m结构层,格构式钢立柱用混凝土包裹。

施工预留的次梁、板及相关埋件、开孔等。

2.渗漏处理
地下连续墙出现渗漏时,可将渗漏点周围的泥浆和杂物清理干净,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接缝表面两侧凿毛,用封缝材料封堵。

封堵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用堵漏剂进行压力注浆。

结束语
两墙合一地下连续墙把支护体系和结构本体结合在一起,配合逆作法,可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同时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点处理和抗渗处理
特别重要。

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嵌岩式地下连续墙配合后注浆可兼作止水帷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卫东王建华《深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设计、分析与实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加俭马丹“地下连续墙的设计与施工”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3卷第4期(3)黄辉“地下连续墙接头形式及其渗漏的防治措施”施工技术2004年10月第33卷第10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