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善行需行之有道

善行需行之有道

善行须行之有道
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高2016级12班蔡相红培根曾经说过,善行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那么,行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切的流露了,是一种精神的体现,而不应该只是流于形式。

行善,就要使善的利益最大化。

一个人得到帮助和多数人得到帮助相比,后者显然才是行善者所希望看到的。

一个人的善是实现不了这个目标的,需要这个善来带动更多的善,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善意的帮助。

有人认为,行善是不应该求回报的。

我觉得这也不是绝对的,关键还在于利益二字。

如果接受回报能使更多的人行善,那还是接受回报的好。

行善,要维护他人的尊严。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

侮辱性的施舍就是乞丐也不会接受。

因此,我们在帮助他人时,如何维护他人的尊严,不伤害他人的人格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公立学校在大雪时一般都会停课放假。

但有所学校却没有,在大雪时依旧上课。

当有家长投诉时,校方的回答是,学校里来自贫寒家庭的孩子很多,学校停课,他们就不能享受免费的午餐,就得忍饥挨饿。

家长又问那是否只让贫穷的孩子来上课,校方解释说:我们不想让他们觉得是在被施舍。

不要让被帮助的人觉得是被施舍,这或许就是行善的最高境界吧。

在行善时,除了要注入关怀,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还必须行之有道。

有些人,并不是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仅仅是利用我们的善行和善心,使得我们行善不得处。

正因为我们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农夫和蛇的故事悲剧不断上演。

将善行用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行,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使之能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波忙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

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没有谁的善行更重要。

慈善可以流露于我们的举手投足间:扶老人过马路,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陪老年人闲聊,都可以是我们善心的体现。

人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了神,人又依靠自己的善行贴近神。

行善路上,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的传递者。

财富与善心不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

善在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