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的弊端篇一:绩效考核常见的10大问题企业绩效考核常见的10大问题和解决对策没有绩效考核,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执行不执行一个样。
如果这样,做多的会向做少的看齐,做好的会向做坏的靠拢,执行的会向不执行的学习。
因此,再好的制度也会失效,再好的员工也会“堕落”,绩效考核如此重要,以致所有管理者都认为管理需要绩效考核,但是考核真的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人的责任感吗?考核真的能提高员工绩效吗?考核真的能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吗?不少企业的考核实践往往事与愿违,陷入迷惘,陷入窘境,不少企业的考核,有的开始轰轰烈烈,最后不了了之;有的挥舞考核“大棒”,非但没有调动员工积极性,而是在不断打击员工士气,气走员工,成为激发员工矛盾的导火线;有的敷衍了事、走过场,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流于形式,考好考坏都无所谓,冲击力几乎没有;有的拉不开差距,不敢认真严格考核。
绩效考核问题归纳起来常见的有:(1)不知道为什么要考核许多员工认为:“上级安排考核,我们必须考核。
”“考核结果是对领导有用”,“考核是走形式,还是领导说了算”,“绩效考核目的不明确,有时甚至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企业考核方和被考核方都未能清楚地了解绩效考核只是一种管理手段,本身并非是管理的目的。
根据久盛在一家集团公司调查结果表明;35%认为考核是为了发奖金,57%认为考核是为了工作成绩的评定与认可,只有4%认为考核是为提升能力和绩效。
有的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不重视和员工进行及时、细致、有效的沟通,员工对绩效考核标准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导向不清楚,常常产生各种曲解和敌意,并对所实施的绩效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客观公正性产生质疑。
考核结果无反馈也是造成员工对绩效考核缺乏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成为一种暗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已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
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引起巨大争议;第二种绩效考核无反馈形式是指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进行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对策绩效管理“3+1”对话解决方案第一步,对话绩效指标在设定绩效指标时,必须与员工沟通,使他们理解、接受,心甘情愿;使他们感觉到这些指标是自己设定的,使他们意识到只有达成公司的绩效目标和指标,才有自己的更好的利益和前途。
第二步,对话绩效辅导绩效目标和指标设定后,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辅导、帮助员工如何达成?绩效管理不是事后考核,而是过程支持;不是秋后算帐,而是帮助员工发现问题,改善业绩,提升能力。
第三步,绩效评价对话在绩效评价阶段,管理者应扮演公证员的角色,教练的角色,积极与员工沟通,反馈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是透明的、公正的、公平的,不再是暗箱操作,也不需要暗箱操作。
三步绩效对话结果如何控制?对策之一便是绩效记录,形成绩效文档。
(2)考核标准缺乏,不健全或难以测量绩效考核标准模糊、欠缺,难以准确、完整地量化;偏重财务或不可测量,模糊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也很难使考核过程做到客观、公正、公平。
对策建立指标库,全部量化;采用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建立测量标准,界定责任。
(3)考核偏重惩罚许多企业的考核以扣分、罚款、处分为主,处罚多于奖励、考核后不是收入增加,而是减少,使许多员工误以为考核就是罚,自然产生逆反心理。
惩罚的导向是:使人不犯错误。
为不犯错误,使人不做、尽量可做,不承担责任,尽量少承担责任。
考核包括奖惩两个方面,奖惩结合,以奖为主,奖励比惩罚更重要。
?南风法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
北风首先来个呼啸凛冽,越吹越冷,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了;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越吹越暖,行人感到热了,脱掉了大衣。
这则寓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
奖励能够充分发挥人的潜力能力,受奖的人员能从组织的奖赏中,看到人生的价值,唤起自尊、产生热情,惩罚仅仅要求人们达到最低的水准,而不能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罚应严格控制在医治过错,警戒未来的限度内,而不能往“死里罚”,否则,将事与愿违。
考核必须公正、公平、公开,要做到“三公”考核,必须定质定量,不以人论功,不以言定过,必须程序公正、执法公正、分配公正,考核应千方百计,让员工做加法,乘法,不是做减法、除法。
以奖为主,大家是否担心会增加成本?①材料节约奖;②月奖分配方案(三种考核方式);③潜在的巨大收益。
奖惩结合,以奖为主;奖惩应物质和精神并重;单一的物质激励,祸害人;单一的精神激励,忽悠人;只奖不罚,娇纵人;只罚不奖,压抑人;有罚有奖,才是激励人.(4)考核导向不正确、不明确考核的目的只是为了报酬增减而已,不是为了改进、提升,促发员工的积极行为:不是为了更好地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有时甚至与公司价值观、经营理念、战略相悖。
①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绩分配?设备机修工时20元/小时②是鼓励团队精神还是个人英雄主义?计件工资(个人/团队)③是倡导真效率还是假效率?设备利用率与设备可动率对策:基于公司战略、目标、企业理念和倡导进行考核。
(5)考核指标设置不当①考核指标设定时没有进行沟通,使其理解接受②考核指标过高,怎么努力实现不了。
③考核指标“水涨船高”。
④考核指标未区分分管,责任和通用之列,未确定重要与一般之别,致使考核不合理,忽视使企业成功的关键指标和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如产品合格率,考核品质部会带什么结果?⑤没有根据考核结果利用目的设置考核指标,每次考核都有业绩、能力和态度,三类指标,致使考核过于繁琐、成本过大或结果得不到有效利用。
⑥考核指标和权重随意性突出,常常仅仅体现长官意愿和个人好恶,缺乏严肃性,不能保证政策上的连续性。
对策考核指标分类分层管理设备完好率和产品合格率考核谁?(设备部/品质部?)利润考核谁?(财务部?)每一指标设置水平范围合理、可行;篇二:绩效考核的弊端及问题绩效考核的弊端及问题汇编每到岁末年初大家都在忙着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总结年度目标达成的情况制定明年企业的目标因为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我们喜欢以春节作为一个年度的重要标志很多单位到年终都发年终奖发完年终奖过完春节后有一部分员工会满怀着高兴的心情重新回到公司上班可能有一些员工就因为年终奖的问题过了春节以后就会重新寻找新的工作岗位所以绩效考核想说爱你不容易企业的绩效考核要不要跟奖金挂钩到年终的时候大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如同打麻将是为了娱乐但是如果不用钱就娱乐不也一样其实企业的绩效考核不是为了发奖金但是如果不跟奖金挂钩这个考核就失去了意义这样一来绩效考核就会有人欢喜有人忧那究竟绩效考核应该怎么做我们到底怎么跟奖金挂钩在这个过程之中企业到底要不要考核应该怎么去考企业的目标究竟应该怎么制定本课程就是探讨这样一个话题的一都是绩效考核惹的祸1评估好的就高兴吗企业每次进行绩效考核时候只要跟奖金挂钩最终的结果都是有人欢乐有人愁绩效考核就像捅了一个马蜂窝每次公司的绩效评估之后公司里的人总是人心慌慌的说什么的都有评估差的不高兴说领导不公平给小鞋穿但是评估好的就高兴吗事实上评估好的也不高兴案例有四个员工有一个员工获得年薪奖5万块钱有一个员工拿到3万块钱有一个员工2 万块钱另有一个员工1万块钱拿1万块钱的人跟拿5万钱的人比觉得很不平衡难道他今做的贡献比我多四五倍吗我们在一个办公室我看他上班也没有怎么样也没比我特殊到哪里所以拿1万的这个人不满意拿2万的那个人也不满意他也跟那个拿5万的人比拿3万的那个既跟那个拿5万的比也跟那个拿2万的比他觉得那拿5万的人也不能比我高一半吧我们两个的成绩都差不多的他又看到那个拿2万的觉得对方今年什么活都没干凭什么也拿2万块钱拿5万钱的那个也不高兴因为原来他和那个拿3万2万的和1万的人都是好朋友结果发了奖以后他们三个明显跟他疏远了不是好朋友了他就孤立了他也不高兴企业虽然给他一点钱但让他失去了这么多的朋友好像什么事大家都不配合了都不帮忙了所以在企业的当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但是企业又反过来说那我们每个人都发2万块钱行吗那也不行没有差别是最大的不公平但有了差别大家就会抱怨不公平2员工为什么不满意那究竟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考核怎么跟奖金挂钩考核究竟应该怎么考到底企业的考核应该怎么去做应该说80的企业都做了考核但是做得满意的有多少所谓满意是指企业的高层也满意员工也满意不要说我们民营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的考核都没有真正让员工满意我讲了这么几年的课绩效管理也讲了几年不管在任何的场合只要一讲到这个主题大家都会抱怨考核的目标不量化指标不科学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3绩效考核工具的实质那么考核这个工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工具大都)让多个主体参与考核,要调动众多部门的人员和资源,所以从整体绩效管理推动力来讲,对于员工参加和认识到考核重要性上是有一定的助推力的。
3.可以激励员工提高自身全方位的素质和能力现在考核的要素可能也是多元化的,对员工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要取得好的考核成绩,各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有利于促进员工的全面快速成长,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高。
但是,实行360度考核法也存在自身的缺点:1.成本较高因为整个考核牵涉到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比较多,而且周期也较长,时间成本和工作损失也必然存在,所以总体显性和隐性的成本总和是比较高的。
很多企业为了考核方便,省事,都不愿意采用此种考核模式。
2.因为侧重综合考核,所以定性成分高,而定量成分少。
我们说反映一个部门或一个员工的业绩高低和优劣,在一定程度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