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西游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 表示童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鲁迅 先生在晩年回忆的以前的事情。《朝花夕拾》原名《旧事 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 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文集。虽 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 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 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 所在。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 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 的态度,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所以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 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没有民族歧视, 如果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不难感受到 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治学严谨、平等待人、和蔼可亲)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 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 像N次方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 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正直、倔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 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 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情、 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和人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 的怀念。 《范爱农》 ——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 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 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 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 ,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 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 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西游记》
名著梗概 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第一,从第一回到第七 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 ;第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 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 经缘起;第三,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 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 ,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 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 ;第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 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衍太太——给鲁迅看不健康的画,唆使鲁迅偷 母亲的首饰变卖。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顽皮弄脏 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却是要打骂的。鲁迅表面 上赞扬她,实际心中却是鄙视衍太太的,因为这 是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 (自私、阴险)
寿镜吾——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是 鲁迅先生颇为敬畏之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二十四孝图》 ——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 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 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 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 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 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 示了旧中国儿童那可怜的悲惨处境。作品也对当 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 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其他人物:
《父亲的病》中两个庸医“他” 和陈莲河(何廉臣) :自高身价,毫无真才实学,医蛊不分,草菅人命。
母亲:朴实,慈爱,爱护孩子,端庄,知书达理。 无常:爽直,公正,善良,颇具人情味。 《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远房叔祖:爱花的读书人, 藏书,字画,花草众多;喜欢舞文弄墨,寂寞,悠闲而疏 懒,喜爱并尊重小孩子;胖而和蔼。 《藤野先生》中的“正人君子”之流:虚伪,追名逐利 ,迂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父亲——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 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 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 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 安永远痛苦(在父亲去世之际,听从衍太太的指 示,一直在床边大喊大叫)。由此我们可以感到 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有的 爸爸是无情的,他没有关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 努力,却一味地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损, 便会度日如年。(严厉、慈爱)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琐记》 ——《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 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琐记》记叙鲁迅为 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 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 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 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 的强烈欲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 (长妈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父亲 的邻居(衍太太)、作者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 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 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歌 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质朴善良、勤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少年时代的鲁迅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 绘画艺术。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 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1902年 到日本留学。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 专门学校。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 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最早的一篇译述文章《斯巴达之魂》前 半部分发表于1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后半部 分载于第9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 行》。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筹办文艺杂 志《新生》,未果,转而在《河南》杂志发表《人之历史》《摩 罗诗力说》《文化偏重论》等重要论文。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 说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 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 ,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 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 小隐鼠(鲁迅救的一只小鼠,并把它当做自己的墨猴)。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 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 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名著阅读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鲁迅,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中
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 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 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 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 《呐喊》《彷徨》等。 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 集》《而已集》《三闲集》等。 在他写 的人物中虽然没有一个坏形象,但是却 间接表现出了封建社会的残忍。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先生小时候的保姆。本文记述 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 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 ”的性格;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鼠,充满了憎 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 绘图《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劳动 妇女真诚的怀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西游记》
吴承恩(明代小说家)的经典小说 《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 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 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 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 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作品借助编 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 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 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 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其中包括:对猫 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 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虚伪的《二十四孝图》; 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 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揭露庸医娱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 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 《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 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 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Hale Waihona Puke 游记》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 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 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 沙僧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极富艺术特色。结构上组织严密,繁 而不乱;语言上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 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 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 独特风格。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西游记》
主要情节:
1、美猴王出世 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 光惊动了玉皇大帝。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老猴提出谁有本事 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他发现 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 。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2.灵台山遇仙 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 须菩提祖师学艺。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把七十二变的口 诀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 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