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广播新闻类节目发展

浅析广播新闻类节目发展

浅析广播新闻类节目发展——《新闻和报纸摘要》作品的创作依据一.广播新闻类节目现状及原因分析1.广播新闻类节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下,追求更加广阔的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自身的收听率成为其硬性要求之一。

因此,广播新闻类节目原有节目意识形态及播出形式要求受到很大的改版。

电台通过社会公众调研或收听情况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到受众的心声和普遍性的要求,从而进行节目形式创新和突破,顺应公众需求。

所以,广播新闻类节目采用更加贴近受众需求的形式进行改变,而这种改变大都是突破新闻广播传统特点,在语言上一反往常规整性、严肃性、格式化的常态,采取更富娱乐化,更加轻松的播音方式,让受众听得懂、感兴趣;2.近年来,新闻界思想态度和角度意识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使得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内容受到考验。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思想更加开阔,更具有批判主义和创新精神,大多数人把新闻原有的特点,特别是新闻播报原有的特点视为广播新闻节目发展的桎梏,认为原有的特点和陈旧的特点只能使得广播新闻节目变得更为程式化,丧失发展活力,最终将会埋葬广播新闻播音。

在这种思想下,广播电视新闻从业者开始更新观念,调整播报内容内容。

除此之外,报纸媒介的更加生活化和电视电影的娱乐化、轻松化趋向也使得广播新闻播音的规整性受到挑战。

3、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新闻节目出现了新闻直播形式,能够最快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这就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实现新闻节目直播,是广播节目必然的趋势。

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播音室进行的新闻节目,另一种是现场进行的新闻报道,无论哪一种这对旧的播报方式提出了挑战,过去播音员只是在播音室将稿件准确无误的完成,但新闻的直播随时将出现新的情况,如:出现的最新消息迅速的传播出去。

因此播音员要随时为应付突发事件,作好充分的准备,这就要求播音员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一定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因为这个时候播音员没有将事先准备好的稿件有依赖性,这只有依靠自己平日的积累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把正在发生的新闻的事件在头脑中整理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而这些靠传统的播报方式是难以实现的。

严格的说现在新的播报已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播报方式,这也将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播音员在新闻报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广播新闻节目的特点及其优势第一,“快”依然是广播新闻的优势所在。

昔日广播“快”的特点随着电视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和装备轻便化,已经不再是广播新闻所独有的,但它依然是广播新闻的竞争力所在。

广播新闻时效性的优势在于:相比与报纸,广播的时效性不言而喻。

而且广播媒体由于采集设备的便携性,使这种时效性较少受现实条件的限制。

有时只要记者拥有一部电话就可以将新闻报道在第一时间报道给听众,而在条件受阻的情况下,纸质媒体的运输发送就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第二,广播新闻报道的随意性或称灵活性。

相比于电视,广播可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插播或直播新闻事件,尤其是突发性新闻事件。

而目前来来讲,电视媒体由于体制原因,目前还很难做到。

大部分电视媒体处理突发事件的一般做法是插播滚动字幕,但这样的传播效果无疑大打折扣。

第三,传播设备的便携性。

这里的便携性可以有两层含义,一是记者的报道设备的便携性;另一个是听众接收装置的便携性。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私家车越来越多,收听汽车广播无疑成了很多的人了解新闻时事的选择。

汽车广播由于可以边听边开车,这样就避免了听众专门抽出时间来了解新闻信息,从而节省了受众了解信息的时间支出!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这更将成为广播新闻类节目着力开发的一个优势点。

在车中的小小空间之内,司机和乘客可以了解到最新最快最受关注的新闻报道。

其它所有媒体满足不了司机和乘客的这种“欲知症”,只有广播新闻能够满足。

除此之外,相比与网络,广播的实效性更加不易受接受工具和空间的限制。

而网络需要受众具备的一定的条件来进行接收。

而广播的无线电存在着更稳定,接收免费的优势,受众只要拥有一台可正常使用的收音机即可实现收听新闻信息的正常收听。

第四,相比于其他所有媒体,广播互动性,随意性强,便于受众随时参与。

在网络出现以前,广播的这种互动性主要是通过电话实现的。

在多媒体的网络时代,广播则实现了把网络和移动电话短信完美结合。

虽然电视媒体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但是,很显然,在这方面由于电视媒体自身的特点所限,他不可能实现像广播那样的大规模的、集中的短信和网络互动。

现在的短信互动可以说在广播节目的应用中是非常普遍的,几乎每一档节目都有听众参加的环节。

在新闻节目中,主持人还可以将时事报道和及时的互动性评论结合起来。

现在好多时事类的节目,都是在这种互动中进行,实践证明效果也非常不错。

主持人通过听众参与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听众想法,进行最及时的舆论引导。

第五,评论——广播的语言优势所在。

我觉得对一些带有评析性、谈话类节目出现的节目类型,其实是广播新闻类节目今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

大家说电视以视为主,但到新闻评论的时候,其实是以听为主,这恰恰是我们广播唯一的通道,可以把这方面做足。

这种播报既包括语言传播,也包括很多的背景音响的传播,这个过程包括语气、语调、语速和现场的音响都是对信息的扩展。

我觉得最能体现评论主体的东西,恰恰是我们广播。

只要在深度上控制好,完全可以开发一些浅层次的评论节目。

现在很多时事节目将时事和听众短信评论结合起来,其实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一种评论节目。

我们完全可以发挥这一优势,打造一些事宜的评论类节目。

第六,广播媒体的重要阵地——农村广播。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13亿人中,有八亿多在农村。

在农村,由于条件所限,订阅报刊杂志的人很少,能运用网络看新闻的就更少了,有线电视入户率也不高,而收音机的持有数量却很高。

由于广播是用“声音”说话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听众在收听广播时不必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腾出时间收听,而是可以在工作、劳动过程中享受广播,这很适合农村听众。

而且广播易于携带,收听费用也较低。

这些都促成了广播在农村广播中的独有优势。

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农村一些不识字老人的比率相较城市来讲也要高些,而广播可以避免这方面的限制,新闻事实和报道也可以借助广播的平台、借助广播新闻节目的资源整合,在农村得到更广泛有效的传播。

三、广播新闻栏目新的发展要求新闻广播要想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而谋求节目的特有生存和发展空间,就需要新闻广播工作者以思想观念上的进步和改革创新的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当前新闻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

创新是手段、是一个持续的生产实践过程,而不是短期行为目的;创新。

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整个节目所有参与人员素质的提高和节目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上。

所以,广播新闻节目的创新团队的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仅需要集中整个节目的优势力量,组成创新组织、协调部门,更需要所有节目参与人员精品意识的增强和积极参与。

与此同时,新闻广播节目的创新,还必须精于策划,巧用方法,不断用创新的意识、先进的新闻理念、崇高的新闻理想和敬业精神,进行和新闻内容撰写和报道,从而优化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

1.广播新闻新闻节目需要在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实的前提下加入一定的“策划”,只有周密的策划才能孕育出新闻精品,而这其中的策划不是人为的,而是人性的。

当前新闻广播节目的创新,要求每一位新闻广播工作者对专业的传媒运作机制有所了解,掌握并运用新闻操作技巧和方法。

媒体报道凡轰动全国的典范之作,都是将采集得到的新闻事实进行一定精心策划的。

当然,策划的不是新闻事件,而是新闻事件发生后对如何报道角度,播报方式以及节目制作方向的通盘考虑。

有了策划就能有方向有目标有依据的进行广播新闻节目的播报与制作,,能够更好地把握节目核心要素,使节目方向清晰明确,节目内容避免“跟着感觉走”,克服“想当然”的随意性,在节目制作与播出的过程中做到临阵不乱,心中有数。

2.当今社会,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媒体竞争激烈。

想在第一时间抓独家新闻或深入报道一条新闻的全部内容非常难。

这就使得广播新闻节目中的新闻没有独家,但可以有独到之处。

广播新闻节目除应满足听众的知性需求外,还要满足他们的听觉审美享受。

为此,工作在广播新闻一线的编辑、记者和主持人,要不断创新语言的表现形式、精于创作,达到结构形式与报道内容的完美统一,有效激发听众收听新闻广播节目的热情,使报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

广播是一个受时间限制的传播媒体,听觉上的稍纵即逝和审美感知,对我们纯粹以声音传递消息的播音主持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闻广播节目要想彻底征服听众,就必须要注重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策划和编排创新,以便努力打造出最具吸引力的新闻广播节目。

具体创新实践中要对那些老套处理的、结构僵化的新闻广播寻求创新的角度和切入点,然后尽力采用一些更为自由灵活的结构,勇于大胆尝试,不断推陈出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达到结构形式与报道内容的完美统一,才能有效激发听众收听新闻广播节目的欲望。

在完善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做到非独家却独到。

3.新闻广播创新必须做到对内容素材的精选。

广播新闻是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外界直接、准确、及时了解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传播渠道。

作为广播新闻的编辑记者,要精准地对新闻事件作出判断,筛选有用信息和新闻,知道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

然后,根据判断过滤信息,迅速作出反应,确定播报的方向。

新闻精准判断的要诀是:突发事件的采访,要看冲突,冲突越大新闻价值越高;时政类的,要和以前比较,看是否有新内容;民生类的,要看社会和市民关注程度。

4.具有人格化的创新途径。

新闻节目的改革为新闻节目的播报方式创造了很大的空间。

传播的内容是指媒介所负载的信息。

传播的形式是指信息传播的方法。

从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分析,传播功能的性质取决于作为传播内容信息的质的规定性,而不取决于传播本身。

因此新闻节目的点评要求简洁,做到言简、实在、朴素、言之有理、述之有味,靠真诚打动听众,特别是播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新的角度新观点。

四、播音员主持人在发展创新环境下应具备的素质。

(一)积累丰富的知识所谓口语表达能力,说到底是一个续才学识的体现。

包括,专业的知识、基础知识、文化知识等。

播音员要在话筒前做到表达自如、精确、规范,才能驾驭不断变化的节目,加强美学修养,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听众。

(二)以情感人,准确表达为了使节目更贴近听众,那么靠什么来打动听众。

为此播音员要弄清楚“说什么”“对谁说?’和“怎么说”。

只有明确了服务的内容目的、对象之后,才能真正做到有感而发,与听众息息相通,以亲切感人的风格赢得广大听众的依赖和爱戴,播音员应该要遵循这些原则,当每个播音员按要求做的时候,还要鲜明的体现出个性持征,这就是发挥出独特的对价值取向判断思考,独特的对生命的体验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