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操作技能(六年级)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操作技能(六年级)
小学科学教学实验操作技能
(六年级)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操作的几种形式
• 本着实验操作、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究、深刻
认识和理解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观
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收集和逻辑分析信息的 能力的主要平台;也是帮助学生从小就树立爱科 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的重要教育手段。作 为一名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师,把实验操作、实践
•
第6课 电能和能量
• 1、这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能量相互转化的图片和图示和 电能转化的调查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电能和其他能量形式 的基本概念、并且可以相互转化的。表面是看教材是没有安 排和要求具体的实验和实际操作活动。如果仅是教师讲解和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探究,可能还不够。 • 2、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的结构合理设计安排有些更直观、学 生喜欢和能够充分体会的小操作、小活动。 例如:(1)教师设计个瓶口导有细玻璃管的烧瓶,加3050 毫升水,用酒精灯给它加热的装置,加热达水沸腾后, 蒸汽从细玻璃管口处冲出来,让小风轮转动。这样的简单实 验过程,实际是就包含了这样的能量转化过程。
• • • ------- 热能 ---------- 动能 化学能 转化 转化 ------- 光能
•
•
•
第4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学生采集、制作植物标本课外实际操作活动
围绕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生长环境等特征的不 同,体现植物的多样性这个主题;也是植物分类的根据;指 导学生进行采集、制作植物标本课外实际操作的活动是有必 要的,也很有意义。 一、植物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 1、绿色开花植物 草本植物一般根、茎、叶和花齐全,完 整。如果有的植物茎太长,可以取一段。 木本植物一般茎、叶、花齐全,可以不要 根 。 2、绿色不开花植物的植物:有藻类、苔藓类和蕨类,一 般 采集蕨类植物,还是根、茎、叶齐全完整,叶上面有繁 殖器官孢子囊最好。 3、采集时,要记录采集的地点,生长环境、和日期。 4、采集较多品种的标本,装在专门的采集箱和用纸箱代替, 这样才不会挤压,保持完整。
活动以不同的形成贯穿于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是
必要的,也是应该的。
• 一、教师课堂演示实验的形式。
•
有些实验受时间、条件的限制,教师可以采取课堂演 示实验,或可以指名部分学生做小帮手参与。形成:问题 的提出——学生假想——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带着问题 观察、记录——讨论、思考——作出合理的判断——验证 假想并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可以收达 较好的效果。
• 不仅要以某个平面的图形作为参照,调节好两个 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安装在圆柱的时,还要考虑 离纸同上下口的距离,如果下面放大镜(相当于
显微镜的物镜)离观察孔距离超过了成清晰的像
的距离(物距),不管怎么调整,也不会看得清
楚。
第5课、第6课: • 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实验
•
• 一、临时观察装片的制作: • 1、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的装片,常见的有撕片、切片 和涂片这样几种。 • 撕片: 把动植物某部分用手撕拉的方法,自然形成 的,取其中厚度,宽度等较合适的小块制成的。例如: 叶的表面气孔和叶绿体的观察,动物肌肉细胞的观察, • 切片:把动植物某部分用实验刀片切成较簿的簿片制 成。 例如:植物根、茎、叶的横切面的观察, 涂片:把动植物某部分去下,直接均匀的涂在载玻片 上制成。例如:血细胞的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观察,马铃 薯淀粉颗粒的观察。
• 三、标本上台基本方法:
• 1、植物标本的台纸,专用的较贵,可以用 较硬的废纸片、纸盒为材料剪取,一般A4 纸大就可以。 • 2、把标本按定形的样子,适当整理下,一 般摆放在台制中央位置;用胶水沾叶片和花 片,用胶布和透明胶合理固定枝条,茎和根 部。 • 3、在台纸的右下角贴上标签,对于小学生, 标签一般只要有录采集的地点,生长环境、 和日期、植物名和采集人就可以了,不要求 进行分类。教师可以统一设计标签,分发给 积极制作标本的学生。
• 第7课 铁生锈的快慢的实验 • 1、这个实验需要足够长的时间(2-3天),建议教师在课 前几天就开始做,可以按不同的条件编好号,放在教室的 观察角,让学生共同观察。在再课堂上展示,讨论。 只要认真做了这组对照实验,结果很明显。 • 第三单元 宇宙部分的相关实践活动和观察活动 • 应该说,这部分的内容,不管是模拟实验还的观察活动、 • 制作活动,大部分有一定的难度。 • 建议:1、以学生阅读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指导课后实践观 察结合。 • 2、第3课造“月球上的环形山”模拟实验活动;第4 课 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原因的探究模拟实验活动;小制作, 制作活动观星图等,只要材料准备充分,组织指导学生活 动应该不太难。
• 2、临时观察装片的基本要领:
材料染色和上片:根据需要用化学染 色剂滴入装材料的器皿中,进行染色处理再 上片,要求尽可能平整,均匀放在载玻片的 中央。
盖片:盖上盖玻片,要求尽可能没有气 泡产生,气泡会影响观察效果。
吸水: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也 可以在吸水的过程中,消除气泡。
• 二、显微镜的观察操作:
•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的相关操作
• 本单元的操作、实践活动材料要求比较简单,操 作也较容易,指导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操做活动很 适合。 • 1、第1课、第2课、用于做各种形状的纸片有一
定的硬度,不要太柔软。
• 2、第3课做个拱,书上用的是西瓜,建议用冬瓜
更好。
• 第三单元:第1课电和磁 第2课电磁铁的实验 • 1、电源最好用6伏的电池一对,较细较长的导线,一个 开关,用较大型号的指南针,便于观察。 • 2、由于实验通电基本上是处于短路状态, 1课电和磁 、 第2课电磁铁的实验都不要持久通电。 • 3、第2课电磁铁的实验,铁钉最好用较粗、较长的,可 以绕圈数较多的线圈,产生的磁力强,效果明显。 • 4、在做铁钉电磁铁南北极实验时,线圈的顺时针和逆时 针两种绕法,最好铁钉顺着学生视线进行绕线圈,学生 在自己操作(如果没有这么多铁钉和导线,可以用小棒 和胶线替代)。 • 5、线圈的顺时针和逆时针绕法,用相同正付极电源通电 时,电流绕铁钉流动的方向就刚好相反,电磁铁产生的S 和N极相反。如果改变电源的正付极绕铁钉原来顺时针和 逆时针流动的电流方向刚好相反,样子观察铁钉两极磁 性的变化。
•
•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相关实验、操作
第4 课 小苏打与白醋的变化实验
• 这是个弱碱和有机弱酸混合后产生气体的化学反 应。实验操过程比较简单,只是在当反应进行一 定时候,有足够的气体产生后,为了验证是什么 气体,就快速移开玻璃片。 应该较慢的移动一小半,在燃烧的火焰伸得进去 就可以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还不知道产生的 是什么气体,是比空气重还是轻呢?如果是比空 气轻的气体,玻璃片完全移开,几乎都跑掉了, 从逻辑是这个道理。
• 例如:五年级的蚯蚓的选择观察实验,热的传 递快慢的实验,六年级的显微镜观察叶的气孔, 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等实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 化等。
• 四、教师布置和指导的课外实践活动的形式。 • 有些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堂外的大自然或实
际生活中去体会、延伸,去进行实践应用,
有可能创新、小发明、小制做;学生更能够 感受科学的魅力和价值,也培养了综合能力。 例如: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活动;爱鸟护鸟 的活动;调查和保护家乡水资源的活动等
• 动物标本的制作基本方法。
• 小学生制作动物标本,一般是采集制作昆 虫类。 • 1、采集:用专用的昆虫捕捉网,(可以自 己做),要求完整,放小盒子自然死亡。 • 2、含水量较多的,例如:蟋蟀、金龟子、 蚱蜢要进行脱水处理,用高度酒精脱水后 晾干。 • 3、整形上台:
•
•
六年级下:第一单元
第4 课 做个简易的显微镜的制作
• 关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显微镜的 拿放,以及使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书上有较详细的叙 述;这里操作的简单补充说明。 • 1、对光时,光的强弱的选择: • 光源一定, 一般较透明、较簿的材料用弱光,及光圈 减小;不太透明或较厚的材料用强光,光圈增大。 • 2、物镜的选择,一般先用低倍镜观察后,如果需要看 更细微的结构,改用高倍镜,不能直接用高倍镜,这于 观察的合理顺序有关系。低倍镜观察视野大,看全面, 也好选择进一步观察的观察点;选择好最佳观察对象才 改用高倍镜观察更细微的结构。 • 3、调节准焦螺旋时,不可以从上向下调。为什么?
• 六年级上:一单元: 4课 轮轴的作用实验 • 1、轮和轴在平面是看去,形成一大一小的同心 圆,并且是固定在一起的,实际是轴是垂直与平 面延伸的;许多轮也不是圆,而是个长柄,但在 着力的时候,运动的轨迹是形成圆弧。 • 2、在实验时,轮和轴挂钩码的左右着力点,一 定要在过圆心的同一水平线各自圆上为着力点, 这样轮轴不会转动形成平衡。 • 3、如果教师自作轮轴的实验装置,为了方便挂 砝码进行实验,要考虑轮和轴的半径比,最好是 2倍、3倍、4倍这样的整倍数。
• • • • • •
二、植物标本的制作基本方法
1、整形和脱水干燥处理:每个标本剪去多余的 枝条,叶 • 的着生方式完整就可以了,冲洗干净根部的泥土, 擦 净 叶是的污迹。 • 2、用吸水较强的草纸和废报纸代替进行定形和 干燥处理 理。在纸上把标本的每片叶和花尽量展 开,注意叶片要有几片进行翻转,上下叶面都可 以看到。花,当然是花心为正面。盖上吸水的纸, 每隔5—10张又放一个标本,依次进行完毕,用标 本夹压紧,最好放在阳光烘晒。一般 2天换一次纸, 更换3-5次(根据植物含水量灵活处理),以标本 基本干燥、基本没有变色、没有发霉现象为标准
• 第5、6课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 • 1、不管是做定滑轮还是动滑轮拉动物体上升时,要缓 慢、匀速,否则,弹簧测力器上显示的刻度跳跃不定, 读出的拉力数据不说明问题。 • 2、在定滑轮或动滑轮装置静止保持平衡时,定滑轮是 的拉力读数与物体重力相等,说明不省力; • 动滑轮上的拉力读数是物体重力的一半,说明省力;而 在缓慢、匀速拉动物体上升的时候,拉力的读数分别都 要比装置静止时的读数稍微大些,要学生理解物理道理。 • 3、在做滑轮组的作用的实验时,不管是简单的滑轮组, 还是有两个定、动滑轮的较复杂的滑轮组,要注意所有 滑轮安装时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拉动,线条才流畅, 绳子不会脱轨,否则影响实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