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X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仍有一部分群体,我们称之为社会弱势群体,因为家庭或者社会的种种原因,生活陷入相对的困境。

如何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困境,是当前我们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XX市XX区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希望可以为解决弱势群体生活问题提供有益提示。

本文主要分三部分,一、XX社区简介;二、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分析;三、改善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XX社区;弱势群体;调查报告目录(三号黑体)1.前言 (1)2.XX社区简介 (1)3.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分析 (2)3.1 弱势群体的定义 (2)3.2 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3)3.3 政府对于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的帮扶现状 (5)4.改善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措施建议 (6)5. 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1.前言我是一名基层社区工作者,在XX社区居委会工作已经六年有余。

因为负责民政工作的原因,我接触到很多的社区居民,其中主要是弱势群体。

我常常为他们的遭遇所而心痛叹息,也常常会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弱势地位,怎样才能帮他们彻底走出困境?正因为如此,我选择了“XX街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作为我的毕业论文题目。

在此,我将运用从XX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课中学习掌握的各学科知识,在对社区弱势群体问题原有思考的基础上,对工作以及为了论文写作所作的调查中的遇到的弱势群体个案进行分析、探讨,以期能对弱势群体帮扶作试探性的研究。

2.XX社区简介XX社区居委会属XX市XX区人民政府XX街道办事处管辖,毗邻XXX大学,东起XX路,西至XXX路,南起XXX路,北至XX路,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户数约3465户,其中低保户2户,户籍人口3280多人,总人口约6840人,其中70岁以上老人231人,80岁以上老人45人,90岁以上老人6人。

辖一个办公大厦(XXXX),两个单位大院(XXXX、XXXX),两个住宅大厦(XX、XXX),两个住宅小区(XXXX、XXXX)。

辖内主要单位:X、X、XXXX、XXX、X、X、XXX、XXX等。

辖区内有老人活动室,开展老年人运动、娱乐的活动场所;有义工队伍一支,组织开展社区内各项便民利民服务。

XX社区曾被评为:“XX市安全文明小区”、“XX市XX区安全社区”、“XX市XX区无毒社区”、“XX市XX区档案管理达标单位”。

XXXX和XXXX原属同一单位,后改制分开,这两个大院的居民多为单位职工家属,以老居民为主,很多都是包含三代的组合家庭;XXX广场部分为区府宿舍,属相对成熟的住宅小区,人员相对稳定;XXXX大厦为办公写字楼;XXX、XX大厦以中青年创业置业者居多,租房居住、单身居住的占了很大比例,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总体上,XX社区人口构成呈发展增长型,群众生活水平较高,家庭收入中高者居多,弱势群体主要存在于一些因残疾、年老、失业等造成生活困难。

3.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分析3.1 弱势群体的定义目前中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一)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

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

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

从中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二)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

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三)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中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

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

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五)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

弱势群体是一个十分宽泛,覆盖面很广的群体。

根据XX社区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弱势群体定义为:因个人或者社会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难,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改变现状,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帮助其脱离困境的个人或者家庭。

3.2 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根据本人工作中与社区弱势群体的接触,从而掌握的资料,以及对有代表性的个人和家庭的访谈,对XX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作以下分析:以区域划分,XX社区的弱势群体主要分布在XXXXXX和XXXXX大院;从导致弱势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因病残导致的弱势、因年老体衰导致的弱势和因企业改制及失业导致的弱势等情况。

案例1社区居民孙松(化名),患有XXX病,经常感到眩晕、恶心、呕吐等,因此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生活,长期需要静养和吃药,甚至住院治疗。

其家庭内两个子女:女儿就读中山大学,成绩一直优秀,但暂时没有收入,而且学费也成为家庭的负担;儿子属视力一级残疾,且运动神经因出生时难产受到损伤,需不定时的做康复治疗,经济更加是雪上加霜。

家庭只能靠孙松妻子独立支撑,但因为儿子残疾、丈夫患病,均需要人照顾,所以一直都无法需找固定的工作,只能做临工,收入微薄,家庭生活困难,主要依靠亲戚朋友接济及政府的救助勉强维持生活。

简要分析:孙松一家是因病残导致弱势的典型案例,一家四口人,一个患病,一个残疾,还有一个学业未完成,家庭开支巨大,却只有孙妻一人支撑。

病残是任何个人和家庭都不愿意出现的,但如果出现了,却又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或者转移的事实。

因此,目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病残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弱势。

案例2社区居民乔大爷(化名),已接近90岁高龄,早年曾参军,属伤残军人,离异,无亲生子女,由养子照顾。

对于一个高龄老人来说,乔大爷的身体状况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是行动上还是非常不便,听力、记性都非常不好。

养子收入一般,基本上是乔大爷的退休金在养家,乔大爷认为养子侵吞了自己的钱财,对自己不好,但是除了养子之外,乔大爷也并无别的亲人可以依靠,而且总体上养子对乔大爷生活起居的照顾还算可以,外人自然也无从干涉。

因为乔大爷属伤残军人,所以政府对乔大爷的生活也给予了不少的照顾,因此在生活上并未陷入太大的困境。

但是,养子对乔大爷的关怀好照顾远谈不上无微不至,以至于乔大爷心生怨言,在精神上陷入难以解开的困境。

简要分析:乔大爷属因年老导致的弱势。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心理会发生变化,与年轻一代的存有较大的裂痕,如果子女不能从内心真诚的去关怀照顾,老人就非常容易陷入生活和精神上的困境。

案例3社区居民何大哥(化名),45岁,离婚无子女,父亲已过世多年,与七十多岁的老母亲生活在一起。

早年曾参军,转业以后一直没有正经工作,跟朋友做生意又不成功,做一些零零散散的工作,处于半失业状态。

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介绍工作,何大哥却嫌弃工作不好,不愿意做,其本人又无一技之长,基本上高不成低不就。

何大哥的父母以前都是XXX的职工,家庭主要依靠老母亲的退休工资和何大哥做零工的收入支撑,好在老母亲的身体的还比较好,无病无痛,家庭开支不大,生活勉强过得去。

简要分析:何大哥属因事业造成的弱势。

其弱势的地位更多的是其心理上的问题造成的。

早年父母都是国有企业的职工,转业、企业改革、家庭变故等的冲击使何大哥在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意志消沉,原本心高气傲的他如今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半失业的情况,使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案例4XXXXX大院居民李美霞(化名),32岁,丈夫经常出差在外,跟姐姐李小梅(化名)母子、女儿及母亲,一家五口生活在一起,姐夫的情况跟丈夫差不多,也经常出差不在家。

姐妹俩打零工,收入都不稳定,丈夫工作辛苦但收入也不高,父亲已故,母亲无退休金,身体又不太好,两个小孩都需要照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另外,一家人挤在不到70平方的两房一厅,特别是丈夫偶尔回家,家里更显得特别拥挤,经常是拉起帘子,两家人就各自就寝,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简要分析:在导致李大姐一家弱势的主要因素中,住房问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收入不稳定,一大家人合住,非常不方便。

李大姐父亲在世时,是家里的主要支柱,家庭生活总体还过得去,而且当时姐妹俩未婚,住房问题也不是那么突出。

随着父亲的去世,姐妹俩各自组建家庭以后,各种问题接踵而至,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综合上述案例,我们发现,社区弱势群体存在许多共性问题:1、经济收入普遍较低,生活较艰难。

因为城市生活费用高且缺乏弹性,低收入与固定的高支出的反差必然导致生活困境。

2、就业能力普遍较差,无竞争无优势。

弱势群体中,相当一部分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失业人员。

无一技之长、就业观念落后等各方面原因导致这部分失业人员缺乏竞争力,再就业非常困难,导致家庭无稳定收入,陷入弱势地位。

有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企业成本,不愿与录用的失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金,使失业人员就业更困难、收入更不稳定。

3、维护权益难,心态较复杂。

下岗失业人员在求职中,有时得不到不公正的待遇,但自身缺乏法律知识,加之经济困窘,很难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使他们往往有着失落感、被遗弃感和恋旧心理,有较大的怨气和不满,容易被封建迷信和不良动机的人所影响。

4、社区弱势群体中年老、残疾、患病等占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家庭观念的转变,残忍人、老年人、患有疾病者群体及家庭非常容易出现生活上的困境,导致处于弱势地位。

3.3 政府对于XX社区弱势群体生活的帮扶现状社区弱势群体的生活陷入困境,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很多社会方面的原因,如企业改制后的下岗失业、社会分配机制的不合理、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等,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伤残以及无可逃避的年老体衰等问题时,许多家庭和个人根本无力抵抗。

因此,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扶弱势群体,帮助他们维持生活,并逐步改善生存环境,改变弱势地位。

目前,XX社区的弱势群体主要还是依靠亲戚朋友的接济、救助生活,政府的帮扶非常欠缺,并没有长期、系统、有效的帮扶措施,只是街道民政、残联等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逢年过节的探望、慰问或是特殊情况下的临时性救助,对于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来说可谓杯水车薪,更难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弱势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