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材料

2021年电大本科小学教育汉语通论试题及答案材料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通论试题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汉语属于-------语系。

2.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可将词分为--------和____两大类。

3.词义历时变化重要有三种状况:(1)词义------;(2)词义-------- ;(3)词义
____。

4.书面语体涉及:(1)一----语体;(2) -----语体;(3)------语体;(4)-------语体。

二、简答(15分)
同古代汉语相比,当代汉语重要体现出哪些较为明显特点?
三、分析下列中文音节构造(10分)
四、用框式图解法分析下列复杂短语(每小题8分,共16分)
1.那件事儿始终被她牢牢地记在心里。

2.校长批准派刘教师去北京大学进修。

五、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小题7分,共
14分)
1.别人说得对,咱们就应当欢迎,并要向别人长处学习;别人说得不对,也应当让别人说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释。

2.她经济学家朋友都以为她疯了,由于依照“经济人”说法,人们必定会把面包统统偷走,她会赔得倾家荡产。

可是她却很有信心,坚持按照自己办法做了下去。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修辞格(每小题5分,共10分)
1.桃树、杏树、李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像火,粉像霞,白像雪。

2.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七、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当代汉语(15分)
管子日:“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局限性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日:“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试卷代号:1 16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汉语通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原则
(供参照)
7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汉藏
2.单纯词合成词
3.扩大缩小转移
4.文艺公文科技政论
二、筒答(15分)
同古代汉语相比,当代汉语在如下方面体现出比较明显特点:
(1)语音方面
古汉语有人声,当代汉语普通话里没有。

(2)词汇方面
古代汉语里单音节词占多数,而当代汉语里则是双音节词占多数。

(3)语法方面
古代汉语量词不发达,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当代汉语数词普通不能直接修饰名词,数词和名词之间必要有量词。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当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没有古汉语那么多,并且词类活用是被作为一种修辞现象看待。

省略在古今汉语中都能见到,但在
古汉语中更为多见,更为复杂,成为古汉语特点之一;当代汉语省略则不如古汉语多见、多样。

古今汉语语序基本上是一致,但不是完全没有变化。

特别是动词和宾语顺序,古今汉语有不同地方。

三、分析下列中文音节构造(10分)
五、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多重复句(注明层次和关系。

每小题7分,共14分)
六、指明下列语句所用修辞格(每小题5分,共10分)
1.比拟比喻排比(答出两种即可)
2.比拟比喻(或借喻)
七、将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成当代汉语(15分)
管子说:“粮仓充实了,(人民)就会懂得礼节。

”人民不富足而能治理好(国家),从古代到当前,不曾据说过这样事儿。

古代人说:“一种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一种女子不织布,(就)有人要受冻。

”生产东西有时间(限制),但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上)财富一定会缺少。

古代人治理天下,(筹划)极细致周全,因此国家积蓄足以作为依托。

当前许多人放弃农业去从事工商业,消费人诸多,这是天下大害;淫靡奢侈风气一每天滋长,这也是天下大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