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导论

投资学、公司金融、项目评估。
第22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3.国际商务方向 • 国际金融、国际商务英语、外贸函
电、国际商务、国际营销学。
第23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专业选修课: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细化 和拓展,根据学分要求和个人兴趣自由 选择学习
• 主要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跨国公 司经营与管理、商品学、电子商务、合 同法、知识产权法、经济地理、外贸会 计、国际投资学、物流管理等
第15页/共43页
培养目标
• 我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
•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国际经济和国际贸 易理论基础,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 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 惯例,熟练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阅、译等 技能,能运用计算机处理贸易业务,可在涉外 经济部门、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经贸机 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富有 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和应用型 本科人才。
• “工业外贸”专业 • 代表院校:湖南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
中理工大学 • 培养目标:懂工业行业知识和外贸知识的复合
型人才 • 教学科研上强调理工渗透及数理方法的应用 • 1998年归并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第8页/共43页
专业发展主要模式
• 综合性大学发展模式 • 起源于1979年,代表院校:厦门大学、南开

2.强调内外贸一体化

3.厚基础、宽口将、重应用
第10页/共43页
专业发展主要模式
• 外贸院校发展模式
• 代表院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 语外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 特色1.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化程度高

2. 较强的涉外能/共43页
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24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实践性教学环节:用实验、实训、论文或实习 的形式培养大家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 金融学实验 • 商务英语实训 • 国际贸易实务实训 • 外贸函电实训 • 报关实训 • ERP实训 • 商务谈判实训
第25页/共43页
人才素质要求
• 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 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 熟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处理等基本技 能
• 具备综合运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 分析和解决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6页/共43页
人才素质要求
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 • 专业发展特色: • 1.强调“厚基础、宽口径” • 2.整合学科资源,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 互动发展
3.倡导培养模式多元化,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 选择性
第9页/共43页
专业发展主要模式
• 财经院校发展模式
• 代表院校: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 学、西南财经大学
• 特色:1.与商业经济和贸易经济密切联 系
• 1。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概况,较系统地 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贸易基 本理论
第14页/共43页
培养目标
• 2。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主要 国家外经贸政策法规,具备国际经济与 贸易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 3。具有能在涉外经济部门,企业或政府 机构从事国际经济研究和国际经营和管 理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 “两课”、政治军事理论课 • 体育 • 数学 • 外语 • 计算机课程
第18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专业基础课:为大家在未来的事业发展上奠 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 宏微观经济学 • 管理学 • 会计学 • 统计学 • 财政与金融 • 市场营销学
第19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专业课:也是专业必修课。市对专业基础课的 补充和深化,让大家具备从事国际贸易活动所 需要的基本技能
第5页/共43页
专业发展沿革
• 全国性的学科平台 •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 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
第6页/共43页
专业发展沿革
• 国外同类专业发展概况 • 两种情况: • 1.经济学科下设“国际经济”专业 • 2.商科分支下的“国际商务”专业
第7页/共43页
专业发展主要模式
• 工科院校发展模式
第16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按知识模块设置课程体系
• 公共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专业方向限选课 • 专业选修课 • 实践性教学环节 • 公共选修课
第17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公共基础课:使大家对政治、历史、文 化、社会和自然科学有较深刻的了解, 获取进入专业课学习的基本技能
• 国际贸易理论 • 国际贸易实务 • 计量经济学 • 世界经济
第20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专业方向限选课:为某一特定方向开设 的专业课
• 1.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 海关业务与管理、国际结算、国际货运
代理、国际贸易实务综合训练、报关综 合训练、国际结算综合训练。
第21页/共43页
课程体系
• 2.国际投资方向 • 国际金融、投资学、证券投资学、国际
13中财经应用类专业之一 • 改革开放后:“国际贸易”专业自20世
纪90年代以来成为高校招生和就业的热 门专业 • 1998年,教育部改专业名称为“国际经 济与贸易” • 截止2008年,设该专业的高校约380所
第4页/共43页
专业发展沿革
• 学科建设情况 • 形成了规范的培养体系 • 出版和引进了一系列优秀教材 • 师资队伍层次稳步提升 • 学科整体水平大大提高
第一讲
专业学科发展沿革与现状
第1页/共43页
本讲主要内容
• 1.专业学科发展沿革与现状 • 2.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要求 • 3.专业就业去向及前景
第2页/共43页
一 专业学科发展沿革与现状
• 专业发展沿革 • 专业发展主要模式 • 专业发展主要问题
第3页/共43页
专业发展沿革
• 历史回顾 • 改革开放以前:“对外贸易”专业属于
• 国际化问题 • 本土化问题 • 市场化问题 • 融合化问题
第12页/共43页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素质 要求
• 培养目标 • 课程体系 • 人才素质要求 • 专业培养的只是和能力模块 • 与相近专业的关系
第13页/共43页
培养目标
• 各院校和用人单位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中不断对其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进行调 整。目前,总体上看,本科层次国际经 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