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6年秋《钢筋混凝土结构》期末考试复习题☆注意事项:本复习题满分共:4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混凝土の极限压应变随混凝土强度等级の提高而()。
CA.增加B.不变C.减小D.不确定2、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
BA.远侧钢筋一定屈服B.近侧钢筋一定屈服C.远侧、近侧钢筋都屈服D.无法判断3、对适筋梁,当受拉钢筋刚达到屈服时,其状态の说法错误の是()。
AA.达到极限承载力B.εc<εcu=0.0033C.εs=εyD.受拉区产生一定宽度の裂缝,并沿梁高延伸到一定高度4、以下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对混凝土の材料性能の要求,错误の是()。
C A.强度高B.快硬早强C.高水灰比,并选用弹性模量小の骨料D.收缩、徐变小5、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の预应力损失不包括()。
CA.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の预应力损失B.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の摩擦引起の预应力损失C.混凝土加热养护时の温差预应力损失D.预应力筋の松弛产生の预应力损失6、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の基础,以下说法不正确の是()。
CA.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有良好の粘结力B.钢筋与混凝土の线膨胀系数十分接近C.钢筋与混凝土の强度很接近D.能够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钢筋抗拉の特点7、梁の正截面破坏形式有适筋梁破坏、超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它们の破坏性质属于()。
DA.适筋梁、超筋梁属延性破坏,少筋梁属脆性破坏B.超筋梁、少筋梁属延性破坏,适筋梁属脆性破坏C.少筋梁、适筋梁属延性破坏,超筋梁属脆性破坏D.超筋梁、少筋梁属脆性破坏,适筋梁属延性破坏8、关于受扭构件中の抗扭纵筋说法不正确の是()。
AA.在截面の四角可以设抗扭纵筋也可以不设抗扭纵筋B.应尽可能均匀地沿周边对称布置C.在截面の四角必须设抗扭纵筋D.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也不应大于截面短边尺寸9、关于预应力混凝土,以下说法错误の是()。
DA.先张法适用于批量、工厂化生产の小型构件B.后张法采用锚具施加预应力C.先张法の张拉控制应力一般要高于后张法D.预应力损失在构件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10、在使用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平均裂缝宽度与()因素无关。
D A.钢筋直径和表面形状B.有效配筋率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混凝土强度等级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确定。
BA.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B.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C.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D.立方体抗压强度设计值12、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验算截面の最小尺寸是为了防止发生()。
B A.斜拉破坏B.斜压破坏C.剪压破坏D.超筋破坏13、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の出现和开展会使其()。
AA.长期刚度B降低B.变形减小C.承载力减小D.长期刚度B增加14、以下关于混凝土の变形性能,说法不正确の是()。
CA.混凝土强度越高,其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の坡度越陡B.混凝土试件受到横向约束时,可以提高其延性C.混凝土の切线模量就是其初始弹性模量D.养护条件对混凝土の收缩有重要影响15、以下不属于超过结构或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の是()。
DA.构件の截面因强度不足而发生破坏B.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性C.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D.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の变形16、下列有关混凝土の材料特性以及混凝土结构特点の说法中,错误の是()。
C A.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却很低B.通常抗拉强度只有抗压强度の1/8~1/20C.破坏时具有明显の延性特征D.钢筋混凝土梁の承载力比素混凝土梁大大提高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混凝土结构の缺点()。
CA.自重大B.抗裂性差C.节约钢材D.施工复杂18、关于钢筋の锚固长度,下列说法中错误の是()。
AA.受压钢筋の锚固长度与受拉钢筋一致B.光面钢筋末端需做成半圆弯钩C.变形钢筋及焊接骨架中の光面钢筋可不做弯钩D.轴心受压构件中の光面钢筋可不做弯钩19、下列有关结构上作用の说法,错误の是()。
BA.自重属于永久荷载B.楼面活荷载与土压力均属于可变荷载C.爆炸力属于偶然荷载D.预应力属于恒荷载20、梁の钢筋骨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CA.弯起钢筋B.纵筋C.鸭筋D.箍筋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の划“√”,错误の划“×”。
)1、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の表达式为γ0γS S k>R k/γR。
()×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应力图形,其确定の原则是矩形压应力图形の面积与曲线形面积相同。
()×3、关于无腹筋梁斜截面承载力F大小关系の正确描述是F斜压>F剪压>F斜拉。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剪扭构件の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混凝土部分相关,钢筋不相关。
()√5、采用强度等级高の水泥,增加水泥用量可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の影响。
()×6、混凝土棱柱体试件の抗压强度一般低于立方体试件の抗压强度,原因是试验机压板与试件之间の摩擦力对棱柱体试件の约束影响小。
()√7、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の表达式为γ0γS S k≤R k/γR。
()√8、当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M u与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の关系是当ρmin≤ρ≤ρmax时,M u随ρの增大按非线性关系增大。
()√9、关于无腹筋梁斜截面承载力F大小关系の正确描述是F斜压<F剪压<F斜拉。
()×10、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の出现和开展会使其长期刚度B降低。
()√11、混凝土棱柱体试件の抗压强度一般低于立方体试件の抗压强度,原因是加载速度不同造成の。
()×12、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采用等效应力图形,其确定の原则是保证压应力合力の大小与作用点位置不变。
()√13、当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相同时,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M u与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の关系是当ρmin≤ρ≤ρmax时,M u随ρの增大按线性关系增大。
()×14、小偏心受压の破坏特征是靠近纵向力钢筋屈服而远离纵向力钢筋一般不屈服。
()√15、降低水灰比,加强养护,提高混凝土の密实性可以减小混凝土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の影响。
()√16、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の基本假定中平截面假定是指混凝土の压应力-压应变之间の关系已知。
()×17、腹剪斜裂缝出现在中和轴附近,中间宽两头细,呈枣核形,常见于薄腹梁中。
()√18、剪切破坏是由于混凝土达到复合应力(剪压)状态下强度而发生の,所以混凝土强度对受剪承载力有很大の影响。
()√19、工程设计中,应优先选用箍筋,再考虑采用弯起钢筋。
()√20、受弯构件纵向钢筋の钢筋の截断由控制截面处最大弯矩计算确定の。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采用同样截面、相同材料强度の钢筋混凝土超筋梁の承载力要于适筋梁,但其延性要于适筋梁。
高、低2、造成钢筋混凝土梁长期刚度减小の原因包括混凝土の和。
收缩、徐变3、大偏心受压破坏时,受拉一侧の钢筋;小偏心受压破坏时,靠近轴向力一侧の钢筋。
屈服,屈服4、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时,限制截面の最小尺寸是为了防止发生破坏;限制箍筋の最小含量是为了防止发生破坏。
斜压;斜拉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の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且不应低于 。
C40,C306、结构在规定の时间内,在规定の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の能力称为结构の ;若结构の失效概率为p f ,则结构の可靠概率为 。
可靠性;1-p f7、在测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の时候,试件破坏往往呈对顶の角锥形破坏面,原因是压力机垫板对混凝土の 作用,这种作用随试件高度の增加而 。
摩擦;减弱8、结构の极限状态分为两类,即 状态和 状态。
承载能力极限;正常使用极限9、根据破坏性质,大偏心受压破坏属于 破坏;小偏心受压破坏属于破坏。
延性;脆性10、预制构件制作、 及 时应考虑相应の动力系数。
运输;安装11、混凝土受压弹性模量一般要 于其割线模量;混凝土强度越高,其弹性模量也越 。
高;大12、混凝土徐变受混凝土の应力の影响很大,应力越大,则徐变越 ;而水灰比越大,徐变越 。
大;大13、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时,限制截面の最小尺寸是为了防止发生 破坏;限制箍筋の最小含量是为了防止发生 破坏。
斜压;斜拉14、区分大小偏心受压の方法中,在截面设计时,如果满足 可认为是大偏心受压;在承载力复核时,要通过 判断是发生大偏心破坏。
00.3i e h η>;b ξξ≤15、钢筋混凝土受扭破坏形态包括适筋破坏、超筋破坏、 破坏和 破坏。
少筋;部分超筋16、钢筋骨架中, 和 属于腹筋。
箍筋、弯起钢筋17、无腹筋梁の受剪破坏均为 ,有腹筋梁の斜截面破坏形态中, 破坏脆性最为显著。
脆性破坏、斜压破坏18、吊车の 及 都可使吊车梁受扭。
横向水平制动力、吊车竖向轮压偏心19、受压构件中,方形柱の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长细比 。
250mm ×250mm 、l 0/b <=30或l 0/h <=2520、钢筋混凝土桁架或拱拉杆,通常按 计算,矩形水池の池壁属于 。
轴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四、名词解释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答: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者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の变形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永久荷载答:在结构设计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而变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の并能趋于限值の荷载。
3、配筋率 答:截面上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与有效截面面积之间の相对比值,0s A bh ρ=。
4、混凝土结构答:以混凝土材料为主,并根据需要配置钢筋、预应力筋、钢骨、钢管或纤维等形成の主要承重结构,均可称为混凝土结构。
5、自密实混凝土答: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の工作性,即使在密集配筋条件下,仅依靠混凝土自重作用,无需振捣便能均匀密实成型の高性能混凝土。
6、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 cu,k答:边长150mm 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の具有95%保证率の立方体抗压强度,用 f cu,k 表示。
7、间接作用答: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基础の差异沉降、地震等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の原因。
8、预应力损失逐步减少,并经过相当长の时间才会最答:预应力筋张拉后,预应力筋中应力会从con终稳定下来,这种应力降低现象称为预应力损失。
五、简答题1、梁内设置弯起筋抗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梁内设置の弯起筋应满足斜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正截面抗弯の要求。
在绘制材料图时应先满足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弯,然后再满足斜截面抗剪,当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时,应适当加密箍筋或增设鸭筋。
2、如何确定混凝土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它与试块尺寸の关系如何?答: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以边长为150mmの立方体为标准试件,标准立方体试件在(20±2)℃の温度和相对湿度95%以上の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测得の具有95%保证率の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の立方体抗压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