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

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

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加快普通高中实验室、功能部室装备的规范建设,现制定《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一、指导方针实验室及功能部室建设应满足学校相关学科教育教学的要求,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器材,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和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实验实践和个性化发展。

二、包含内容《规范》包含物理实验室/探究室、化学实验室/探究室、生物实验室/探究室、通用技术专用室、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室、音乐专用教室、美术专用教室、体育室(馆)、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历史专用教室、地理专用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演示教室、图书馆(室)和视听阅览室等14个门类的实验室(功能部室)装备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建设原则实验室及功能部室的建设应坚持先设计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设计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改建、扩建实验室及功能部室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实验室及功能部室今后的发展;有利于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模式;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验环境;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有利于各种信息媒体传播设备的使用;注意营造浓郁的学科氛围;注意环境保护,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四、技术依据在学校实验室及各功能室的内部设施与布局等方面,根据建设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原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布的《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教备厅[1990]037号)和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教基[2006]16号)的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信息技术教育功能教室和图书馆(室)按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教基[2000]34号)及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五、建设和配备标准《规范》将实验室及功能部室装备分为“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两个层次。

“基本要求”是学校实验室及功能部室建设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应努力按照“规划建议”的指标进行建设。

同时,《规范》也留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创建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实验室及功能部室,以满足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要求。

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要求和数量,按陕西省教育厅2011年颁布的标准执行。

根据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普通高中标准班额为56人。

各校可根据班额人数的多少,相应调整学生实验台及分组实验仪器的配备数量。

六、实验室、功能部室建设环境要求1、实验室、功能部室的设置:同一学科的实验室、功能部室应设置在同一楼层;化学实验室宜设在楼房的第一层;生物实验室宜设在较高的层次或向阳的房间。

2、地面和墙壁: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留台阶。

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化学实验室的地面应耐酸碱腐蚀。

化学实验室、化学准备室和生物实验室的地面应设置地漏。

各室顶部和侧墙上部均应粉刷为白色。

墙裙(黑板边除外)应油漆成浅蓝绿色,油漆高度为1.0~1.1m,地脚线应油漆成深色。

内部环境应突出本学科文化氛围。

3、采光:应保证实验室(楼)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

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4、照明:采用自然光及辅助照明。

实验室照明灯具的数量、功率必须满足平均照度的要求。

灯具应垂直于黑板安装,悬挂高度距实验台面(桌面)为1700mm~1900mm,不宜使用裸灯。

实验台面的平均照度值不应低于300lx(勒克斯);书写板宜设局部照明,其照度值不低于500lx,书写板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书写板灯对学生和老师均不得产生直接眩光;生物观察室的实验台应设桌面照明灯;美术教室的桌面照度值不低于500lx。

5、遮光:生物模型标本室、光学实验室、微机教室、电子阅览室及美术教室的窗户应设遮光窗帘。

窗帘的基本要求:质量优良,淡色素雅;窗帘应比窗孔的高度长20cm,比窗孔的宽度大30cm。

6、通风换气:一般采取自然通风,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化学实验室、准备室、药品室应安装强制通风换气装置。

采用排气扇强制排风的,风扇应设在实验室外墙靠地面处,其中心距地面不小于300mm。

风扇洞口内外应设置安全防护罩,室外一侧应设有百叶防尘挡板。

采用通风到桌的化学实验室,应单独设置动力电源,单独控制。

7、环保:室内环境噪声白天低于55dB(分贝),夜间低于45dB;实验废液应收集并经处理,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水质标准后方可排放。

8、供水:物理实验室供水到室,化学、生物实验室供水到桌。

9、供电:实验室内实验用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置,分别控制,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10、用电负荷:实验室的配电线路负荷应留有余地,以满足现代教育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

11、安全: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闸)。

各室应配备有效的消防设施。

化学实验室应设置2个以上事故应急冲洗水嘴和1个简易急救箱,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检查更换。

12、信息传输:在各部室设置适用够用的网络信息接口,适当配置显示装置和音频、视频播放设备。

13、现代教学设备:教室和功能部室均应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14、学生桌的摆放:实验室及各功能部室第一排学生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00mm;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º;最后一排学生桌的后沿距后墙不小于1200mm,与前面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1000mm;中间过道的距离不小于600mm,靠墙过道的距离不小于550mm;两学生桌之间的净距离:双人单侧操作,不小于600mm;四人双侧操作,不小于1300mm。

七、管理人员素质各部室应配备数量充足、具有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

八、建设指标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设置指标陕西省标准化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设置指标陕西省示范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设置指标说明:1、学校规模小于12个班的,参照12~24个班的数据指标执行。

2、学校规模大于48个班的,以37~48个班的数据为基准,每增加4个平行班,理、化、生实验室及其附属用房各增加1套。

(一)物理物理实验是学生进行物理学习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是师生进行学科实验教学及实验操作的场所。

学校应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要重视对物理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物理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物理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它包含物理实验室、探究室、物理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等配套设施。

2、设备要求1)物理实验室注:规模较大的学校可考虑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实验室分开设置。

3)物理仪器室4)准备室(二)化学化学实验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是进行学科实验教学及师生实验操作的场所。

学校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和器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要重视对化学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化学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它包含化学实验室、探究室、化学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药品室、危险药品库(室)等配套设施。

1、功能要求2、设备要求3)化学仪器室5)实验员室管理,严格遵守危险药品使用登记制度。

(三)生物生物实验是学生进行生物学习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实验室是进行学科实验教学及师生实验操作的场所。

学校应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和探究活动;条件较好的学校应在保证实验安全、有序的前提下,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培养室和生物园地,为学生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条件;要重视对生物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和健全科学、规范的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生物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它包含生物实验室、探究室、仪器室、准备室、生物实验员室、培养室、生物园等配套设施。

1、功能要求2、设备要求2)生物探究实验室①生物园地是校园绿化的一部分,应与学校整体布局有机结合,能美化校园环境。

②生物园地面积:不小于300m2,要求阳光和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宜于动植物生长。

③园地可分植物区、动物区、水池,应有机结合。

④园地设施的供水、排水、用电系统,应有安全、保护设施。

(四)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科学、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反映先进技术,丰富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

倡导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旨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通用技术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必修课程。

通用技术专用教室是实施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空间。

按照省教育厅有关要求,必修模块(技术Ⅰ、Ⅱ)应设置设计室1个、制作室1个;3个选修模块(学校应从7个选修模块中至少选择3个开设课程)各设置专用教室1个。

1、功能要求2、设备要求3)专用教室4)教师室(五)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既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又是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

普通高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为培养未来信息社会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视野,勇于创新,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自身养成终生的好习惯、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1、功能要求2、设备要求注:①教室应具有良好的防雷设施,宜专线供电,地板防静电,并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

②地面装修可铺设防静电地板,也可使用地砖、地板革、水磨石地面。

防静电地板下的布线要有防鼠、防水保护措施。

地面开槽布线时,盖板要坚硬不变形、不漏水,且容易开启,方便维护。

③网络布线、电源布线必须符合国际、国内相关建设和验收标准规范。

所有网络设备应安装在机柜内,安装配线架和理线架,走线整齐,易于识别和维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