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

2.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

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标准Data standard of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项目标准V1.0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0 年7 月前言为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 号),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运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统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审批和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函》(建城函〔2018〕222 号)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函》等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CIM 数据构成与内容;5.CIM 数据入库、更新与共享。

本标准由广州市建设科技中心负责管理,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奥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高普路1029 号二楼;邮政编码:510663)。

目次1 总则 (1)2 术语和缩略语 (2)2.1 术语 (2)2.2 缩略语 (2)3 基本规定 (3)3.1 一般规定 (3)3.2 CIM 分级规定 (3)3.3 CIM 分类规定 (5)4 CIM 数据构成与内容 (7)4.1 CIM 数据构成 (7)4.2 要素分类编码 (10)4.3 CIM 数据内容与结构 (11)5 CIM 数据入库、更新与共享 (12)5.1 数据入库 (12)5.2 数据更新 (12)5.3 数据共享与服务 (13)附录 A 时空基础三维模型数据内容及结构 (15)附录 B 资源调查与登记数据内容及结构 (28)附录 C 规划管控数据内容及结构 (41)附录 D 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内容及结构 (46)附录 E 公共专题数据内容及结构 (56)附录 F 物联网感知数据内容及结构 (66)本标准用词说明 (74)引用标准名录 (75)条文说明 (77)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 and Acronyms (2)2.1Term (2)2.2Acronyms (2)3Basic Requirement (3)3.1General Provisions (3)3.2CIM Grade Requirements (3)3.3CIM Classification Requirements (5)4CIM Data Composition and Content (7)4.1Composition of CIM Data (7)4.2Classification Codes of Elements (10)4.3CIM Data Content and Structure (11)5CIM Data Storage, Update and Sharing (12)5.1Data Storage (12)5.2Data Update (12)5.3Data Sharing and Services (13)Appendix A Data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3D Model of Space-time Basis (15)Appendix B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Resource Survey and Registration Data (28)Appendix C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Planning and Control D ata (41)Appendix D Data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46)Appendix 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Public Thematic Data (56)Appendix F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IoT Aware Data (66)Explan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74)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75)Addition:Explannation of Provision (77)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的分级分类、构成、内容与结构、入库更新与共享应用,指导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支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质增效和跨部门的共享应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规划和自然资源(含测绘)、城市住房和建设、交通管理、水务管理和园林市政管理等部门和相关单位,按统一的标准更新、共享和协同应用城市信息模型数据。

1.0.3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内容及其结构,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缩略语2.1 术语2.1.1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CIM)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数字孪生(Digital Twin)、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维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有机综合体,并依此规划、建造、管理城市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1.2城市三维模型three dimensional city model城市地形地貌、地上地下人工建(构)筑物等的三维表达,反映对象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等信息。

2.1.3数据交换data interchange在不同终端间发送、传输、接收城市空间基础数据的过程。

2.1.4数据共享data sharing使用者从提供者或数据公共服务机构获取和利用数据的行为。

2.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CIM—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OI—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DE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OM—数字正射影像Digital Orthophoto Map;LOD—多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

3 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CIM 数据应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的投影坐标系或与之联系的城市独立坐标系,高程基准应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准,时间系统应采用公历纪元和北京时间。

3.1.2 CIM 数据构成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应用需求的扩展与变化。

3.1.3 CIM 数据存储、传输、更新和管理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规定,保障CIM 平台正常运行。

3.2 CIM 分级规定3.2.1 城市信息模型应无缝集成二维空间信息、三维模型等实现二三维一体化,宜符合GB/T35634 和GB/T51301 的规定,将电子地图瓦片数据分级从20 级扩展至24 级,应采用金字塔式分级管理。

CIM 分级应符合表3.2.1 的规定。

表3.2.1 二三维一体的CIM 分级规定3.2.2 21 至24 级CIM 精细度(LOD)应与GB/T 51301 中BIM 精细度一致,可用项目级BIM、功能级BIM、构件级BIM 和零件级BIM 表达。

3.2.3 14 至21 级CIM 可侧重三维表达地形、水利、建筑、交通设施、管线管廊、场地、地下空间、植被及其它等要素表面,其精细度应参照CJJ/T 157 符合表3.2.3 的规定。

表3.2.3 CIM14 至21 级内容及精细度1 Ⅰ级模型是根据要素的基本轮廓和高度生成的三维模型或符号,对应CIM14-17 级,可采用GIS 数据生成;2 Ⅱ级模型是表达要素三维框架、外轮廓的基础模型,对应CIM18-19 级,要素凸凹结构边长大于1.0m(含1.0m)应细化建模,可采用激光雷达、倾斜摄影、卫星遥感等方式采集建模;3 Ⅲ级模型是表达要素三维框架、外轮廓、表面的标准模型,对应CIM20 级,要素凸凹结构边长大于0.5m(含0.5m)应细化建模,可采用激光雷达、倾斜摄影、高分遥感等采集建模;4 Ⅳ级模型是表达要素三维框架、外轮廓和表面细节的精细模型,对应CIM21 级,要素凸凹结构边长大于0.2m(含0.2m)应细化建模,可采用人工建模生成精细模型。

3.3 CIM 分类规定3.3.1 城市信息模型宜从要素、应用行业、数据采集、成果形式、时态、城市建设运营管理阶段和工程建设专业分类七个角度进行信息分类,见表3.3.1。

表3.3.1 CIM 信息分类4 CIM数据构成与内容4.1 CIM 数据构成4.1.1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应至少包括时空基础数据、资源调查与登记数据、规划管控数据、工程建设项目数据、公共专题数据和物联网感知数据等门类。

4.1.2 城市信息模型数据构成应符合表4.1.2 的规定。

表 4.1.2 二三维一体的城市信息模型数据构成类防汛抗旱矢量C(条件必选)水资源调查矢量C(条件必选)城市部件城市部件数据矢量C(条件必选)地籍分区矢量C(条件必选)宗地(关联竣工验收BIM 的场地元素)信息模型C(条件必选)不动产登记开发评价重要控制线国土空间规划自然幢(关联单体化建筑的竣工验收BIM)信息模型C(条件必选)逻辑幢(关联竣工验收BIM 的房间集合)信息模型C(条件必选)户/套(关联竣工验收BIM 的房间)信息模型C(条件必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矢量M(必选)评价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矢量M(必选)界总体规划矢量M(必选)详细规划矢量M(必选)村庄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自然资源行业专项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地质灾害规划/海洋规划/自然保护地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规划管控专项规划数据已有相关规划工程建设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数据项目数环保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水利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交通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住建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城管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工信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应急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其他专项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城市设计信息模型C(条件必选)原主体功能区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原城乡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原城市总体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原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矢量C(条件必选)策划项目信息(未选址)结构化数据C(条件必选)协同计划项目(已选址)矢量C(条件必选)项目红线矢量M(必选)立项用地规划信息结构化数据M(必选)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M(必选)批文、证照扫描件电子文档M(必选)据工程建设许可数据设计方案BIM 信息模型C(条件必选)C类报建与审批信息 结构化数据 M (必选) 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 M (必选) 批文、证照扫描件 电子文档 M (必选) 施工图 BIM信息模型 C (条件必选) 施工许可数据竣工验收数据施工图审查信息 结构化数据 M (必选) 证照信息结构化数据 M (必选) 批文、证照扫描件 电子文档 M (必选) 竣工验收 BIM信息模型 C (条件必选) 竣工验收备案信息 结构化数据 M (必选) 验收资料扫描件电子文档 M (必选)社会数据 就业和失业登记、人员和单位社保 结构化数据 C (条件必选) 法人数据 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团 结构化数据 C (条件必选) 人口数据 人口基本信息/人口统计/人口结构 结构化数据 C (条件必选) 公共 兴趣点数据引用 GB/T 35648 矢量 O (可选) 专地名矢量(条件必选) 题 地名地址数据 数 地址 矢量 C (条件必选) 据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与紧缩、投资、宏观经济数据社会化大数据消费、金融、财政微信、手机信令、浮动车等位置服务大数 据城市运行数据(水、电、气、公交刷卡等 运营数据)结构化数据C (条件必选)/O (可选)/O (可选)建筑监测数据设备运行监测 信息模型C (条件必选)市政设施监测数据物 能耗监测按城市道路(含桥梁)、城市轨道交通、 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环 境卫生、道路照明、工业垃圾医疗垃圾、 生活垃圾处理设备等设施及附属设施分类 O (可选)C (条件必选)联 雨量 O (可选) 网 气温O (可选)感 气象监测数据 气压 知 /O (可选) 数 据交通监测数据 相对湿度 O (可选) 其他O (可选) 交通技术监控信息 O (可选) 交通技术监控照片或视频 O (可选) 电子监控信息O (可选)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 按河道水质、土壤、大气监测指标分类 O (可选) 城市安防数据治安视频、三防监测数据、其他C (条件必选)4.2 要素分类编码4.2.1 要素分类与编码应符合表4.2.1 规定,要素个体可赋唯一的标识码区分。

相关主题